小型鱼缸过滤棒,养殖过滤棒值
养殖过滤棒ph值多少合适
高清滤材可以降低ph,我们常见的水族生化滤材,例如白环,陶瓷环,细菌球等滤材都是可以稍微提高水质的ph值的,而除了火山石可以降低ph值,所以选择滤材比较关键。这些提高ph值的滤材会在使用的前三周至五周进行提高ph值,但是水体大的话,量也需要跟着大,这样才有效果。最好用的滤材我觉得其实还是珊瑚骨,它提升ph的效果比陶瓷环细菌屋这些要好很多。不过如果滤材全部使用珊瑚骨,水质就会慢慢地变硬。
滤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对于新手也非常好操作,既可以培养硝化细菌系统,还可以利于改变水质,最安全的增加ph值方法也就只有过滤了。
降低ph值。
降低ph值的方法比较多,我们鱼友最经常用的无非就是懒人叶了。
榄仁叶是一种高大型的乔木植物,冬天的时候会落叶。
养殖过滤棒ph值多少合适使用
第一格子放物理过滤,白棉、黑棉、藤棉之类的,如果是干湿分离的,上面放这些,下面放滤材,第二个摆放滤材,第三格放水泵;如果是四个的底滤槽,同理,中间的两个放滤材,前后上面说的一样。
鱼缸底滤滤材的摆放和讲究
1、过滤第一步干湿分离盒,尽量多的放置过滤棉。
2、干湿分离盒下面,第一格过滤,全部放优质的藤棉,藤棉上再放两层白棉,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白棉和藤棉放到滤格中,四边不能有缝,否则过滤效果会大打折扣,千万注意!所以棉的尺寸都要略大于滤格尺寸,买的时候量一下,而且新买的使用前都要在水里泡一泡。
3、第二格全部放细菌屋,(4格底滤第二格和第三格都放细菌屋),细菌屋的性价比高,是现在多数鱼友的培菌首选。不过有两点注意一下:第一是买细菌屋要买一般价格的,不要买特别便宜的,质量没保障,也不要买特别贵的,质量是好但性价比不高,反正出这些钱还不如买NO1(声明:没有为NO1做广告的意思)。第二是现在的细菌屋PH值普遍很高,所以新买用之前应该在水里先泡个三五天,并且每天换换水,这样使用后对缸中水的PH值影响会小很多,请大家重视。
4、最后一格除了潜水泵和加热棒以外可以放些麦饭石(一米八的缸放5斤是非常合适的,供大家参考),麦饭石可以释放多种龙鱼所需的微量元素,能活水,吸附细菌,双向调节PH值等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滤材,我是非常推崇的。(声明:麦饭石的作用是有科学认证的,大家可以到百科去查,我绝没有为麦饭石做广告的意思。)最后再说一点:定时定量的换水和流量合适的潜水泵对保持良好的水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养殖ph值多少才算正常
6.5~9都正常。
水产养殖对水体比较关注的指标基本上有这几个:PH,DO(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水温,盐度。还有个别的会关注一下总碱度和硫化氢。
PH: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环境下比较适合生存,比如在ph7.5-8.2之间。淡水鱼类对ph的适应范围能更广一下,在ph6.5-9.0之间都可以。说句题外话,在观赏鱼养殖中,有专门玩草缸的爱好者,这种草缸的水环境要求是弱酸性。
养殖水质ph值多少为好
总碱度:
淡水或低盐度养殖对虾,总碱度要求大于75mg/L。海水养殖对虾,总碱度要求大于100mg/L,育苗总碱度要求大于120mg/L。在虾病流行季节或雨季,池水总碱度最好调到120–150mg/L。
总硬度:
总硬度指的是钙和镁的总浓度。总硬度含量高,除了可以稳定水质和底质的pH值,增强水的缓冲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并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有机物的分解矿化,从而加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大多数淡水鱼、温水鱼适宜的总硬度在50mg/L左右,海水养殖通常在80-120mg/L。1个德国度(CaO)=10mg/L=10ppm。
养殖过滤棒ph值多少合适用
主要就是调节稳定PH值,跟火山石差不多,因此很多鱼友都是把珊瑚砂和火山石搀和在一起铺缸的,稳定水质之余,还能成为硝化细菌的温床,此外,珊瑚砂和火山石放在缸里,一红一白真的很好看,比光秃秃的裸缸更出效果。
珊瑚砂由于含碱性物质,经过其过滤的pH值一般为7.0~8.5,不断释放的钙离子、镁离子能提供较高的硬度和稳定的酸碱度,因而适合用于养殖海水鱼或者三湖鱼的过滤系统中。
使用8-16个月后需要更换。由于含丰富的孔隙结构,还可作为生物过滤系统的载体,大量培养硝化细菌。属海洋天然滤材,最大的特点是微孔丰富,适宜大量的生化细菌生存,可作为下层铺设滤材。
养殖水ph值多少为正常
水温
对于不同的养殖鱼类,对于水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根据水温分类的时候,一般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三个基准温度。我国四大家鱼的适温范围在20-32度,罗非鱼为24-35度,虹鳟为12-18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于水温的变化和感知也是不同的,适宜的水温变化对于鱼类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变化,可以加速幼体的发育速度,提高雌体的生殖能力,促进水体鱼虾蟹的生长。
但是温度变化太大,超过3度以后,鱼体的应激性加大,会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废黜,生体机能紊乱等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下苗的时候,需要适水下苗,减少因为温差带来的应激,另外放苗之后可以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VC、免疫增强产品等。
盐度
盐度对于鱼体的存活、代谢、摄食、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淡水鱼类能够耐受较大的盐度,最佳盐度可以增加机体的摄食以及增强机体的防疫机制。淡水鱼类的盐度一般在2-5,鲤鱼、鲫鱼在盐度为4的时候,生长速度最快,食蚊鱼在盐度为2时,生长速度最快,对于大多数淡水鱼类,2-3的盐度,是维持体内渗透压,维持机体代谢的最佳盐度。但是盐度过大,会导致鱼体生体机能紊乱,渗透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鱼类直接死亡。
对于盐度调节措施,海水类鱼类可以直接添加海水,淡水类需要盐度调节的,可以通过人工调配的方式,进行调节。
PH
在养殖水体中,一般将水体的酸碱度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强酸性(ph<5.0),弱酸性(ph5.0-6.5),中性水体(ph为6.5-8.0),弱碱性(ph为8.0-10),强碱性(ph>10.0)。养殖淡水中的ph一般为6.0-9.0,海水为8.0-8.5,鱼塘可以根据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碳酸钙的溶解以及离子缓冲系统调节ph。
水体的ph改变以后,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是养殖鱼类的血液ph也会发生改变,破坏运输氧气的能力。Ph过高过低,直接会腐蚀鰓丝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而死亡。降低ph会影响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导致植物缺氮。Ph也会影响很多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产生的毒性影响,例如氨氮、硫化氢等,由于ph的改变,会加大它们的毒性,从而毒害鱼类。
我们在调节池塘ph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酸类或者碱类进行调节。当水体呈酸性的时候,一公顷一米水深的池塘可以使用30kg的生石灰提高1个ph;当水体呈碱性时,使用醋酸、盐酸、有机酸调节,也可以使用明矾一公顷一米深的池塘用15kg;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制剂的调节和消除有机物、浮游动植物的调节等方式来调节ph。
溶氧
溶氧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指标。溶氧的高低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应激反应,从而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系数,鱼类的发病情况,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但是溶氧过饱和,也会容易引起气泡病。
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以及空气中大气压强压进的溶氧,消耗氧气的主要因子有养殖动物、藻类、有机质、浮游动物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解决溶氧的来源问题,更要解决好溶氧的去处问题。
溶氧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合理使用增氧机、化学制剂等增加氧气;溶氧的消耗可以通过优化池塘藻类结构,培养有益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杀灭池塘有害浮游动物的方式降低溶氧被消耗。
氨氮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残饵粪便、底泥释放、以及死亡的藻类等。在养殖过程中,氨氮也是影响养殖动物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一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浓度不宜超过0.02mg/L,但是新开挖的池塘,一般要求必须有一定氨氮,如此水体才能肥起来。氨氮过高,鱼类会产生中毒现象,严重的直接会导致鱼类生理性缺氧而死亡。
为了防治养殖水体中氨氮超标,我们不仅仅要定期检测水质,还要及时清理池塘的残饵粪便,分解有机质,保证水体溶氧充足,而且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增加溶氧,促进池塘硝化作用的进行。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以及植物体内被摄取的硝酸在硝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以及氨基酸过程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亚硝酸盐会被硝化为硝酸盐。养殖水体中最好是不能测量到亚盐的存在。
在养殖池塘中,一旦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在水中积累,大量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将鱼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让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过高还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被迫害,抗病能力降低,养殖鱼类更容易受疾病的袭扰。
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池塘优质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和残饵粪便,增加池塘溶氧水平。有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在5-6mg/L的时候,硝化速度随着溶氧的升高而加速;当ph在7.8-8.9之间的时候,硝化速度可以保持在90%。所以我们不仅仅在使用常规手段控制亚硝酸盐,也要通过调节ph、溶氧来控制亚盐。
硫化氢
还原性的硫化氢是在含硫化物在池塘底部缺氧的情况下,被微生物还原生成的。水体中的硫化氢毒性会随着ph、水温、溶氧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升高或者溶解氧降低,硫化氢毒性加强;ph增加,硫化氢会降低毒性。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浓度为>0.4mg/L,当然,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没有是最好的状态。
消除硫化氢的危害可以通过提升ph和水体中的溶氧,加强对于底部的管理,分解残饵粪便和有机质,避免使用硫酸铵,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铁剂,消除硫化氢的毒性。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