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养殖肉鸽,生态农业养殖技术
农业生态养殖简介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 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 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 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 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 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 成本下降40%。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 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 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 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第五种: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 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 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第六种:鸡-猪-鱼模式
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1000元。
第七种:牛-鱼模式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千克。
第八种: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
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料繁
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鱼,鱼塘淤泥作肥料。
第九种: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
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
第十种:家畜-蝇蛆-鸡-牛-鱼模式
家畜的粪便喂蝇蛆,蝇蛆是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鱼塘淤泥是优质有机肥料。
第十一种:鸡-猪模式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作农田肥料。每40只肉仔鸡1年的鸡粪可养1头肥猪(从仔猪断奶至育肥到75千克)。
第十二种:鸡-猪-牛模式
用饲料喂鸡, 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 牛粪作农田肥料。这样可大大减少人、畜、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
生态养殖介绍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生态农业养殖项目简介
三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9年08月0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李庆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态农业项目开发;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农业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转让、咨询服务;果蔬种植及销售;家禽养殖;鱼、虾、蟹的养殖和销售;林木养育和种苗;林产品初加工及销售;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乡村旅游开发;水产品的冷冻加工与销售;农林产品加工;药材种植;动物养殖;食品经营:预包装食品的销售;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运营管理;农业、林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
生态养殖项目简介
农村果园里边养鹅养鸡,鸡鹅吃虫吃草,都是生态养殖
农业生态养殖简介范文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要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政策利好频出,中经汇成认为,实施农业种养结合战略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养殖简介怎么写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为促进生态改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明确目标,实现“五个明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将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还不足、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等,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而言,要实现“五个明显”。
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退化耕地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的农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
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耕地生态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幅提高。
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农业减排固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用能效率有效提升。
聚焦关键,“三加强、一打造”
农业农村部介绍,聚焦绿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提出了“三加强、一打造”重点任务。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与“二调”相比,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规划》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退化耕地治理。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75亿亩;“十四五”期间累计治理酸化、盐碱化耕地1400万亩。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白色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
同时,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生产环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工环节,坚持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消费环节,健全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农产品过度包装治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添动能
“针对科技方面的短板,《规划》提出强化科技动能,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推进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完善绿色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升级,加快绿色高效技术装备示范推广;建设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载体。
加快绿色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先行先试,引导小农户应用绿色技术。
加强绿色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鼓励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创新创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绿色种养,提供专业化全程化绿色技术服务。同时,培养绿色技术推广人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作用,增设农业绿色发展专业,在生产一线建立科技小院、实习基地,指导科研人才参与绿色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介绍
还有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光伏大棚、观光农业、鱼塘-台田、猪-沼-果、果园养鸡等等。
生态养殖种植
农村生长有草是农村的一大特点,再加上一些必须种植庄稼的秸秆。天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青饲料。有了饲料怎么搞好生态养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我觉得应该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根据本村的人口土地面积,种植农业作物的种类,能够产生多少秸秆饲料,来决定适宜饲养什么和饲养的数量。
饲养的方式可以分组,国家出资并建设生态的养殖厂所,专人管理,并配备以乡为单位的巡回检查兽医。
农业生态养殖简介模板
其内容为:在总的国民经济和大农业发展计划指导下,确定畜牧业发展方向;产值、牲畜、畜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拟定畜牧业生产规模;大牲畜和小牲畜、家畜和家禽、主要畜种和搭配畜种、产品牲畜、役畜和种畜、母畜和仔畜、肉、奶、毛、皮、蜂的比例;不同畜种的地区布局;各区的畜种结构;以及为实现规划所确定的目标,需要的人工、半人工草场、饲草料基地、畜牧场、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种畜场、饮水工程、兽医站等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
规划的目的是:各地区在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协调和确定每一畜种的比例,建立合理的畜群结构,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以便充分利用当地的畜牧业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