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病治疗-有方法吗,鹅副粘病毒流行特点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对发展养鹅业危害严重,各养殖户应采取措施,做好疫苗预防工作,确保养鹅业健康发展。
临床症状
1、病鹅以呆立,拉稀,消瘦,肌胃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为特征的疾病。
2、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多数病鹅初期拉白色稀粪,中期拉白中带红稀粪,后期转拉绿色稀粪;病鹅精神不振,离群呆立,减食或不食,1~2天后出现瘫痪,有些病鹅从呼吸道发出“沽沽”声。
3、发病后期,有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部分鹅有头肿大,眼流泪,脚骨发紫,喙与掌部发紫等症状,多数在发病后3~5天死亡,也有少数急性发病鹅无明显症状而在1~2天内死亡。该病鸡、鸭也会发生。
病理变化从食道末端至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病变。最具特征的消化道病变是在食道末端腺胃及与之相连的肌胃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极易剥离;呼吸道中的特征性病变是气管环出血,整个肺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粒大甚至黄豆大的淡黄色结节,颇似鹅曲霉病的病肺结节。
防制措施
1、平时应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调整鹅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鹅舍及用具,对4~8周龄的仔鹅可全群喂服维生素和抗菌药物、或在饲草中添加自制大蒜酊。
2、在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及早接种疫苗,对已发病鹅群,要分病鹅和假定健康鹅区别对待,已发病鹅用蛋黄治疗,未发病鹅使用“鹅副粘病毒疫苗”紧急接种;10~14日龄雏鹅每只肌注0.3毫升,青年鹅每只肌注0.5毫升,大鹅每只肌注1毫升,或种鹅产蛋前20天时肌注0.5毫升/只,疫苗可在常温下避光保存,使用方便。免疫效果好。
3、全场清除粪便、污物、彻底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处理。
4、不要随便到外地引种,以防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鹅副粘病毒病的接种
3-4 日龄 用鹅副粘病毒活疫苗1头份,用0.3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或用鹅副粘病毒灭活苗, 每羽0. 3-0.5m l, 皮下注射。
若该场、户前几批鹅小鹅瘟或副粘病毒病发病时间特别早(即小于5 日龄) 则表明该场地的病毒污染严重,这种情况使用疫苗免疫往往难以奏效:应首日用小鹅瘟、副粘病毒二联抗血清皮下注射, 每羽0. 5m l, 第7d用小鹅瘟、副粘病毒二联抗血清皮下注射, 每羽1m l。
鹅副粘病毒病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主要病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鹅死亡率可高达90%~100%,是严重阻碍当前我国养鹅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鹅副粘怎么治疗,看看鹅副粘病毒症状有哪些。
鹅副粘的主要症状
发病鹅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应迟缓,离群嗜睡,静卧于一隅。排出的稀便,混有大量气泡,颜色呈现灰白色、暗红色、黄绿色或墨绿色,有的甚至粪便呈水样
鹅副粘的治疗方法
预防和治疗鹅副粘病,就用达龙独立健,可饮水,可注射,性价比高,使用简便。特异性针对新流行病副粘、流感、黄病毒、腺病毒,一举五得。
如何诊断鹅副粘
根据患病鹅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确诊则需要采用实验室诊断方法。一般可采取发病鹅只的静脉血,制成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其试验结果呈现鹅副粘病毒病阳性。
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料中病毒核酸,试验结果亦呈现鹅副粘病毒核酸阳性,由此可以确诊。
鹅副粘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管理,注重环境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一旦鹅群有疫病发生,要对发病鹅只及时隔离治疗,对病死鹅采取深埋或者焚烧处理。
由于本病还可感染其他种类家禽,因此,不同种类家禽尽量不要混合饲养,以防止交叉感染,并进行病原检测,证实鹅群健康无病后方能混养。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