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鲳鱼养殖,淡水白鲳鱼
淡水白鲳鱼养殖
20斤左右
淡水鲳个体较大,生长迅速,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饲养一年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在广东,当年孵化的鱼苗,饲养到年底可长到5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最大的可达1千克;如果养到第2年可长到2千克左右。
淡水白鲳的耐低温能力较差,低温临界温度为10℃。当水温降到12℃时,就会失去平衡;8.5℃时呈休克状态,8℃时致死,水温16℃时开始吃食。淡水白鲳的生长温度为21- 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
淡水白鲳鱼养殖技术
春天,当岭南气温在19~26℃时,许多小水库、湖泊、大山塘的白鲳鱼,纷纷游窜寻找食物,它们的活动能力和鲤鱼、鲫鱼差不多。该鱼性情活跃,生长快,游窜抢吃十分凶猛。其垂钓方法如下:提前定点定位撒窝下诱:白鲳鱼食性颇广,既吃小鱼、塘虾、昆虫、蚯蚓、蚕虫等荤饵,又吃米饭、花生、豆渣、玉米、豆饼、酒糟、黄豆等。最佳钩饵可选择:①活红蚯蚓和黑蚯蚓;②活蚕虫、蜂蛹、小泥鳅、小鳊鱼、小杂鱼等。其次可用混合钩饵:①蒸熟玉米面窝头、混合炒香花生粉、炒香黄豆粉,虾粉,揉成团做钓饵。可用切成的米饭块做钓饵、可用酒糟,混合蒸熟玉米粉鱼粉、虾粉芝麻粉混合揉成团做钓饵。
选好钓具:白鲳鱼原产于南美洲亚马狲河流域,该鱼上下颌生有两排非常尖利的牙齿,其咬切食物如刀似锯,锋利无比。最好用超强力鱼线绑钩,才能防止鱼线被咬断。钩大白鲳,最好用2.4~2.7米硬调抛杆四五支垂钓;鱼线要八九磅;鱼钩要用长柄大鱼钩10~14号。
垂钓技巧;白鲳吃钩拉杆时,要快速网上扬杆,同时顺势拉引到水面,鲳鱼大者用抄网兜上岸;小者可顺势甩上岸,遇上较大的白鲳鱼,其左冲右窜力大,强拉硬提容易断线,可耐心遛它几个回合,等它没有力的时候,再用抄网兜其上岸。
淡水白鲳鱼养殖周期
6-8年以上。
银鲳是鲳科鲳属鱼类,身子呈扁平的椭圆形,身披亮银色细小的圆鳞,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我国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均有分布。
银鲳鱼生长周期较长,一条银鲳鱼长到一斤左右,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银鲳的生长速度在2龄前较快,而后逐年递减,体长年间增长第一年最大可达140毫米,2年210毫米,3年鱼长240毫米,5龄鱼叉长270毫米。
淡水白鲳鱼养殖专用饲料
。一般情况下,在水温超过20℃时,可将3 cm大小的鲳鱼投放至暂养池,培养密度为2 500尾/亩。将鲳鱼投放至池塘混养时,养殖密度为5 cm长鯵鱼苗200尾/亩、1.5 cm长对虾苗4 000尾/亩。暂养池培育鲳鱼时,可投喂卤虫幼体或者浮游生物,1周后投喂鱼糜与30%粉状鳗鱼混合物,做成团状投放至暂养池,每天投放3次,投放量大约是1 000~1 500 g/万尾。饵料逐渐向配合型饲料转化,共育3周后,便可投放至池塘养
淡水白鲳鱼养殖最新收购
白鲳鱼属于海鱼,它是近海中下层鱼类,但是还有一种淡水白鲳鱼,学名短盖巨脂鲤,1982年台湾将其从南美引进后,进行人工繁殖成功,随后由香港引入广东地区试养,并推广至全国,产量非常高。
鲳鱼属于鲈形目,鲳科。是鲈形目鲳科鱼类的统称,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鱼类。有海鱼,也有淡水鱼。淡水白鲳鱼是于1982年引进台湾的,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之后就开始推广鱼塘淡水养殖。1985年引入广东试养,1987年在内地经过人工养殖繁殖成功后慢慢推广至全国,现在养殖的白鲳鱼已经成为年产量非常高的名贵品种之一了。
淡水白鲳鱼养殖每亩利润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
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等分类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1、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2、单养、混养和套养。
3、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4、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池塘鱼类养殖技术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1、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2、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3、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4、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1、清塘消毒
①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②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2、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1、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2、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3、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4、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5、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5、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6、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7、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淡水白鲳鱼养殖温度
高于15℃
喂养鲳鱼,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淡水白鲳鱼养殖水ph值
水温:20-28℃。
黄鳍鲳又名银大眼鲳、银色单指鲳,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分布在广州的沿海地区,算是一种中国海水原生鱼,一般生活在咸淡水及海水中,偶尔也可以进入淡水,但是纯淡水的水质PH值必须是中性水或弱碱性水,水质变酸,会导致黄鳍鲳死亡。
黄鳍鲳幼鱼时期性情温和,可与不会被它一口吞下的小型热带鱼混养。成年以后相对暴躁,需要谨慎混养。
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