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养殖气候,梅花鹿养殖场地气候条件
梅花鹿养殖环境
梅花鹿全身是宝,因此具有较高养殖价值。但是如何养殖梅花鹿却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以下必备条件:
1.场址: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风向、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这是选场的主要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千克~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750千克~2000千克(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倍~3倍)。梅花鹿是反刍动物,较牛羊食量低,更耐粗饲料,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枝落叶、蒿草都是鹿的好饲料。 由于梅花鹿的生理特点属野生习性,饲料转化率非常高,所以一般青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区可常年不给精饲料,使饲料成本比一般寒带地区节省30%~40%。
梅花鹿适应什么地方养殖
长春市“双阳区”、“东丰县”为全省梅花鹿产业发展两大核心园区
梅花鹿养殖环境温度要求
养殖梅花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场址选择
1、地形、地势和土壤。鹿场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坡度的沙质或少石的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条件。这是选场的主要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750~2000千克(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3倍)。梅花鹿是反刍动物,较牛羊食量低,更耐粗饲料,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枝落叶、蒿草都是鹿的好饲料。由于梅花鹿的生理特点属野生习性,饲料转化率非常高,所以一般青饲料能满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牧草区可长年不给精饲料,使饲料成本比一般寒带地区节省30%~40%。
3、水源条件。建鹿场前要对场内的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对水质还要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检验,并注意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对于井水或泉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应以枯水期能满足生长和生活用水需要为标准。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地附近被污染。
4、社会环境。鹿场的场地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鹿场最好建在当地居民区的下风向,并在下风向3000米以外,以避免各种复杂环境造成对鹿群的惊扰或传染疾病。
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第一,要有足够大的养殖场地。每只梅花鹿需要3~4平米圈舍和7~10平米活动场地,具体可以根据养鹿数量进行计算。
第二,足够的经费。在养殖8~10只梅花鹿的情况下,最低需要5~10万养殖成本,包括简易养殖场建设、购买种鹿、饲养成本等。
第三,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第四,种苗引进也是养鹿的关键,要在比较安全可靠的大型养殖场来进行购买。
梅花鹿养殖条件与环境
一)地形、地势和土壤条件
鹿场场址应选地势较高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o 坡度的沙质或沙石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二)饲料条件
这是选场的主要条件。鹿场最好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供应各种饲料的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 一400 千克,需要粗饲料1 20 ( )一1 500 千克(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 一3 倍),需饲料地面积0 . 1 一0 . 2 公顷,需采草场或山场0 . 3 一0 ' 5 公顷,需草原0 . 5 一0 . 7 公顷。圈养放牧的、具有500 一1 0 ( ) 0 只鹿的中等牧场,每只梅花鹿需1 公顷、马鹿需1 . 5 公顷放牧场。在确定放牧场之前,必须进行牧地植物学和饲料产量的调查。
(三)水源条件
建场前要对场内的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对水质要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检验,并注意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对于井水或泉水的水量,应以枯水期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为标准。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址附近被污染的水源。
梅花鹿怎样生态养殖
1、定时定量定点投喂。
投喂次数要相对固定,每天定时、定量喂给多类饲料,每餐的饲喂量以投喂以后两个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准,如果2个小时内吃完,下一次的投喂量可以适当增加,如果两个小时内剩余量比较多,下一次投喂可以适当减少。
一般饲喂次数以每天3次为宜,我们自己在养殖过程中基本每天就饲喂2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
2、保持梅花鹿饲料量及饲料种类的相对稳定。
梅花鹿对采食的饲料具有一种习惯性和适应性,当饲料组成发生骤变时,不但会降低梅花鹿的采食量,而且还会影响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情况,会使梅花鹿的消化机能紊乱和营养失调,影响梅花鹿的健康。因此,在变换饲料时必须逐渐进行变换,让梅花鹿充分适应。
3、充分供应饮水,保证饮用水的清洁。
夏季天热时应随时添加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南方地区;冬季以饮温水为宜,防止冻结,特别是北方地区。每个地区环境气候不一样,一定要根据天气变换而变换,尽量为鹿群创造自由的饮水条件,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梅花鹿养殖环境怎么样
梅花鹿养殖前景是不错的。河南气候是适应梅花鹿生长的。比起牛羊之类牛羊是比梅花鹿好样。毕竟梅花鹿属于特种养殖。有些病症可能没有牛羊那么简单好管理。养殖前请到当地政府部门问询清楚。有没有什么要预防的。
梅花鹿养殖环境要求
1.梅花鹿本身的毛皮就是其保护色,可与周围颜色混为一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2.梅花鹿四肢健壮,奔跑速度快,也可防御敌害3.梅花鹿雄鹿的鹿角也是比较有杀伤力的4.其次梅花鹿的视觉听觉嗅觉都非常敏感可以提前预警.5.在梅花鹿群中在大多数梅花鹿进食的时间有专门放哨的梅花鹿,如有危害提前告知其它梅花鹿.
梅花鹿养殖环境噪音要求
1、养殖场所的选择:梅花鹿的养殖场应该选择在地势高且干燥、有一定的坡度,土壤具有一定的砂质且少石的地方。
2、水源条件:建立梅花鹿的养殖场前应该对养殖场的地下水位、周围的自然水源有一定的了解和调查,同时对这些水源中的无机盐含量有所了解。我们还需要对这些水源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保证一年四季都可以获取足够的养殖水源。
3、饲养条件:尽量选择一年四季牧草都较为繁茂的地点。同时对养殖场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把握,尽量选择空气质量好和噪音污染少的郊区。对于完全圈养的梅花鹿,平均每只每年需要消耗400千克的精饲料和2000千克的粗饲料。
4、社会环境条件:建议将梅花鹿的养殖场所建在当地居民区的下方向4公里以外,以避免周围环境对梅花鹿的环境影响和疾病影响。同时以避免了养鹿场所产生的气味、噪音等对居民区的影响。
梅花鹿养殖环境条件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鹿的嗅觉、听觉、视觉发达,感觉灵敏,遇到突然声响及意外情况常出现“炸群”。 饲养管理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1. 饲料调制 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2.饲养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1.2公斤。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0.5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适时配种,提高繁活率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梅花鹿1.5岁开始性成熟,2岁半-3岁配种较好。母鹿9月-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头-5头母鹿、1头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容易准胎。科学收茸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以后产量逐年提高。收茸必须讲究科学,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1半月后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