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殖场自动排污系统,养殖池排污系统

养殖场自动排污系统,养殖池排污系统养殖场自动排污系统,养殖池排污系统

养殖池排污系统平面图

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养殖化粪池建造标准

1、猪场的选址

选地。养猪场在选择养猪用地时要注意土地的的性质,不能选择用基本农田,并且要对该地块及周围地块今后的开发方向有所了解,避免所选地块与政府其他开发项日相冲突。

地势。养猪场要求地势高燥,场地的高度至少要在历史洪水的水平线以上,地下水位在2m以下,地势要求平坦但具有一定的缓坡,但是坡度不宜达大,不应超过20度,以便于排水排污。可避免地面潮湿,利于猪体的热调节及肢蹄的发育,可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袭。养猪场要求背风向阳,通风良好,这样可通过自然通风保持圈舍的温度及相对湿度,防止舍内有害气体大量的积滞。

周边环境。还要求根据养猪场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饲养管理特点等选择场址,要求猪场要距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1000m以上,并且要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者侧风向;距离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场以及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000m以上,周围3000m没有大型化T厂或者其他畜牧污染源。养猪场周边的交通要方便,供电要求电压稳定,少停电。

水质和供水量。养猪场用水量大,尤其是日前养猪场多为规模化养殖,每天的需水量都非常多,如果水源不足会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凶此猪场的选址还要注意水源是否充足。同时还要注意水质,要求水质要符合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水中的细菌含量不可超标,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不可过高,凶此在建猪场前还要到相关的机构检测该场地的地下水水量和水质是否达到标准。

排污。猪场排污一直以来都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规模化猪场,日产粪污量大,并且污水的日产量也因清粪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建场时要确定好污水处理场的位置,一般污水处理区应该设计在猪场地形以及风向的下游,这样便于排污,并且可以保证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空气质量。另外,在选址时,猪场的周围最好有较大面积的农田、果园等,这样可以将粪水处理后当作肥料使用,不但可以利于粪水的处理,还可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猪场的建场面积要地势地形以及养殖规模来定,猪场的生产区的总建筑面积要按年出栏一头生猪需0.7~1lT12来计算,其他区域则要根据实际的规模大小来确定,在计算占地面积时要将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等都考虑进去,还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2、猪场的布局

日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各功能区的细分布局影响着猪场建设投资、经营管理、组织生产、劳动效率、疫病防控,同时还影响着猪场的小气候条件,从而影响着养殖经济效益。凶此在定好场址后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区规划与布局。养猪场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畜管理区。生产区又分为猪舍、料库等;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建筑物以及职工的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等;病畜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在划分各区时要综合的考虑,既做到利于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又做到使生产达到有机的联系,凶此要根据风向和地势去场区进行划分。

生产区的猪舍根据种猪群、仔猪群和育肥猪群进行分区,各群要在不同的地段分区饲养,其中种猪群和仔猪群应设置在防疫较好的地方,不同猪群间要保持100~200m的卫生间距,种猪舍还细分为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空怀母猪舍。种猪舍要与其他猪舍隔开,并且要设置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与公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的刺激。分娩舍要与妊娠舍与保育舍接近,育肥舍则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且要与出猪台较近;生产区饲料料库的设置要在不需要外来运料车辆进入的前提下,还要方便饲料的运进与运出,同时还要与猪舍保持最短且最方便的距离,还应设置在猪场地势的高燥处。

管理区凶与外界的联系较为紧密,凶此要与交通线、销售点、电路、水源以及饲料供应地的距离较近,管理区应设置在场区内的上风口,并且场外运输与场内运输的车辆要严格的分开。另外,管理区还包括办公室、食堂和宿舍,这些地方应该独立设置。

病畜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与,该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的地方,并与猪舍的卫生距离保持在300m。病畜隔离区要与外界隔绝,要设置有单独的通道和出人口,与其他猪舍的距离保持在300~500m。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地也要与猪舍保持300~500m的距离,并且要严密的隔离。

猪场的四周要开有防疫沟,还要做好绿化T作,不但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利于防疫,还可以改善猪场的小气候,起到防暑、防寒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减弱噪声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凶此在对场区进行布局时不可忽略绿化的重要性。

space

养殖化粪池建造标准

1、养猪场的选址

1.1远离工业区和居民区

建造养猪场要综合考虑2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猪场周围3000m以内没有大型化工厂、采矿场、制革厂、屠宰场等污染企业。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公共卫生准则,不要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养猪场与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保持在1000m以上。

1.2土质的选择

养猪场对土质的要求并不高,越是贫瘠的地方,越适合建造养猪场。一般以沙质土壤为好,要求吸水性好、透气性强,质地坚硬。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建设养殖场,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次耕地,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1.3地势高燥,通风向阳

1.3.1地势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便于排水。低洼地带蚊蝇聚集,容易导致疫病的滋生和蔓延。山区有部分养猪场建在河道中,一方面不利于泄洪,另外也不利于防疫。

1.3.2通风及采光

建设养猪场要做到通风向阳,但要减少冬春季节风雪侵袭。特别是山区,要注意避开冬季西北方向的风口,防止“贼风”侵袭。

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通风、向阳、干燥、卫生”。

1.4交通便利,水电配套

为了保证防疫需要,减少噪音污染,养猪场离交通主干道至少1000m以上,并有专用道路与主干道相通。

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最好用深井水。河水和池塘水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不适宜作为养猪场水源。同时,电力供应要有保障。

1.5禁止在保护区修建养猪场

不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地建场,开工时要具备环保局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2、猪场的规划布局

养猪场要想做到布局合理,首先要懂得养猪场如何分区。原则上养猪场分为4个区,即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包括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区应该建在猪场大门外;生产管理区主要包括办公、饲料加工贮存、水电供应设施等;生产区为各类猪舍及生产设施;隔离区包括隔离猪舍、兽医室、粪污处理设施等,该区是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的重点。

2.1四区排序

按照夏季主导风向,生活区在主风向最上方,依次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这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2生产区布局

生产区内各猪舍的布局要考虑转群方便,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种公猪舍和空怀母猪舍相近,妊娠舍和产房相临,仔猪舍要靠近育肥猪舍。按照规模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即配种→妊娠→分娩→培育→生长→肥育→出栏进行,种猪舍在上风向,依次为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猪舍位于下风向,临近装猪台。

2.3猪舍间距

猪舍间距要综合考虑光照、通风、防疫、防火、占地等方面的因素,过大则占地太多,过小不符合标准化要求,通常以不少于前排猪舍高度的3倍为宜。

2.4净污道分离,雨污分离

2.4.1净污道分离

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所谓净道即喂料和管理通道,污道是指运送粪便和病、死猪的通道。两者要分开,包括场区大环境和猪舍内小环境2个方面,都要实行净、污道分离。

2.4.2雨污分离

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粪污处理利用能力相对较低。为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养猪场要做到雨污分离。这样,雨水走明道,污水走暗道,通过排污管进入密闭式化粪池。山区地形有一定的坡度,不易堵塞。平原区铺设排污管道时,要留出一定的坡度,同时,建议在各猪舍排污口设沉淀池,将污泥、粪渣等杂物沉积后,再排出污水,不易堵塞。

3、猪场防疫及无害化处理

标准化养猪场宜采用“自繁自养”饲养模式,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确保养猪场生产安全。

3.1消毒池

猪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宽度与大门口相同,长度相当于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长度,深度为30cm左右,没过车轮胎即可,水泥结构,池内经常放有消毒液。

3.2消毒通道

进入场区要有专用消毒通道,即防疫消毒室。常用的有喷雾消毒、紫外线消毒以及在地面附着物上喷洒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进入生产区门口有紫外线消毒室,工作人员在此消毒,更衣换鞋。

3.3粪污处置

对于猪舍排出的粪便污水,提倡采用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先干清,后用少量清水冲洗,清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杀毒灭菌。沼气池的容积要足够大,视养殖规模而定,以保证完全利用养殖场的粪污。

3.4病死猪处理

有条件的养猪场可购置焚尸炉对动物尸体进行焚烧,彻底杀毒,处理重大动物疫病通常采用此种方法。没有焚尸炉的养殖户,可在粪污处理区建造尸体处理井,将病死猪投入专用埋尸坑,使其腐败,埋尸坑一般直径3m,深10~13m,要求底部和四周用不透水材料制成。

养殖池排污系统平面图纸

商铺的排污图纸可以去所以区市政管理部门查询。

室内养殖池管道排污图

自己清洗不了自来水管,这需要用水、气分段注入水管,再经排污端排出。吉创环保科技,清洗自来水管的脏污,直接就都完事了,哪用的着自己弄。

养殖场污水池图

养殖场粪污处理需要污水池过滤池

工厂化养殖池排污设计图

100-1000平方米。

虾池面积多在100~1000m2不等,池深1.2~1.5m。水泥池壁一般为砖石结构,砂浆抹面,池角成弧形,避免伤害对虾额角。为提高水温延长养殖期,还可建成塑料大棚或具透明屋顶的温室。在沿海地区还出现许多“小水体+水泥池+温棚”的简易工厂化养殖,温度、水质等总体环境可控。养殖池水的流动及增氧是工厂化养虾的必需条件,使池内水质均匀,还便于排污,保持池内水质清洁。

养殖污水处理池结构图

用手工计算就采用老办法,先认真看好水池的结构图,分清钢筋排号,从主筋开始,而后负筋、箍筋、等,一项项算下去,注意的是,(你算的是预算用量?还是施工用量?)若前者,就按预算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就行了,若是后者,就应该注意下料的综合长度,搭接长度,弯勾长度及10以下的拉伸增长度!

养殖池底排污设计

第一条 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

畜禽放养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

第六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第七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二)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三)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四)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本办法颁布前已建成的、地处上述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应限期搬迁或关闭。

第八条 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九条 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第十条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索取资料,采集样品、监测分析。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

检查机关和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畜禽养殖场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

第十四条 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将畜禽废渣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

第十五条 禁止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

第十六条 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

第十七条 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排放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畜禽养殖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提出限期治理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畜禽养殖场应向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提交的限期治理计划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上述综合利用方案的落实情况。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储存的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

(二)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的。

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 本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

地方法规或规章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规定严于第一款确定的规模标准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本办法中的畜禽废渣,是指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养殖场污水处理池标准图集

(1)将池塘污水通入蓄水池,经自然沉降实现固液分离,除去污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过滤后的一次净化水流入预处理池;

(2)一次净化水在预处理池的沉水植物塘污水处理区进行处理,定期测定水中TP、TN、COD、BOD含量,若达到TN≤25mg/L,TP≤1.0mg/L,COD≤100mg/L、BOD≤30mg/L的标准,即为二次净化水,流至重金属处理区;若未达标则通过回流管流回进行循环处理;

(3)二次净化水在重金属处理区进行重金属吸附,定期测定水中Cu、Pb的含量,若达到Cu<1mg/L、Pb<1mg/L标准,三次净化水则送至固定化酶反应装置;若未达标则通过回流管流回进行循环处理;

(4)三次净化水流经固定化酶滤板处时与聚氨酯泡沫悬浮体上负载的亚硝酸盐还原酶进行充分反应,降低污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处理后的水流经检测站,对水中的亚硝酸盐进行数值监测,当NO2-<20mg/L后,即为四次净化水,则流入有机蔬菜无土养殖基地;若未达标则通过回流管流回进行循环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设计图

牛蛙养殖污水如何处理

可以使用传统的焚烧,掩埋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蛙养殖场污水进行处理,但是这些传统方法污水净化效率慢,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人工成本较高。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原理

1. 初沉池。初沉池为坚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6-0.7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利用空气将其提至污泥池。

2. 接触氧化池: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总停留时间一般要4小时以上,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

3. 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二只竖流式沉淀池并联运行,上升流速为0.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至污泥池。

4. 消毒池与消毒装置:消毒池规范:“TJ14-74”标准为30分钟,处理医院污水时,消毒池可增加1-1.5小时停留时间。消毒装置是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池与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则少加药。

5. 污泥池:经过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处理后,流入污泥池的污泥很少,污泥池清理方法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1-2年清理一次即可。

(6) 风机房、风机:风机房设在消毒池的上方,风机房进口采用双层隔音,进风口有消声器、风机过滤器,确保运行时无噪声产生。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单台风机运行寿命一般为30000小时左右。

养殖池排污系统平面图怎么画

我的步骤啊:

1将需要整理系统图的平面管线复制出来2接下来打开两个视口。一个放平面,一个放拷贝出的相应管线平面,在后者中参考平面视口把拷贝出的平面管线做相应的45度旋转和加竖向管线,整理出系统图……另:原来画图细致,在画平面图时给管道负相应的标高值(我当初负值不必是精确地,表示出上下关系即可),然后系统图时直接用天正或理正生成,当然生成的图多少别扭些,接下来就开两个视口,用上述方法系统图参考平面图,给生成的系统图作相应调整(管长位置等),顺眼为止……希望能够帮到你

养殖池排污系统平面图怎么看

污水图纸要平面图结合剖面节点图一起看。

养鸡


养殖场自动排污系统,养殖池排污系统
  • 把7只分别装进3个笼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笼子里放几只
  • 把7只分别装进3个笼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笼子里放几只 >> 把7只分别装进3个笼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笼子里放几只...

    养殖场自动排污系统,养殖池排污系统
  • 福寿螺能喂鱼,踩碎福寿螺喂鱼
  • 福寿螺能喂鱼,踩碎福寿螺喂鱼 >> 福寿螺能喂鱼,踩碎福寿螺喂鱼...

    养殖场自动排污系统,养殖池排污系统
  • 刚从养鸡厂捉回小鸡要注意什么问题,养鸡场抓来小鸡要养多少天会长大
  • 刚从养鸡厂捉回小鸡要注意什么问题,养鸡场抓来小鸡要养多少天会长大 >> 刚从养鸡厂捉回小鸡要注意什么问题,养鸡场抓来小鸡要养多少天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