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饲养竹林鸡,怎么养殖竹林鸡
怎么养殖竹林鸡繁殖
斑鸠的繁殖与育雏
1、产卵:
野生种鸟一般春秋季节交配产卵。人工饲养可采取给雌鸟人工注射雌性激素的方法,促其短期内发情,可使每月都能产卵。
2、孵化:
将产后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应调节温度及相对湿度。确保出壳率在98%以上(斑鸠很少有未授精卵)。
斑鸠
3、雏鸟管理:
雏鸟刚孵出时应注意保暖,及时让雏鸟饮水,选用万分之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饮用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雏鸟出壳后,一般6至8小时有觅食行为,食物最好选谷子或碎米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也可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1周后在饲料配比中可加入20%的稗籽、稻谷等其它植物种子,2周后可投喂稗籽、稻谷等多种植物种子。
由于人工养殖密度大,易感染疾病,应做好网箱内的卫生,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并定期进行防疫。发现病鸟应隔离治疗,死鸟应深埋或烧掉,并对该网箱内所有鸟进行消毒处理。 斑鸠生长期很短,一般4至5周龄便可长成鸟出售,4个月后性发育成熟。
斑鸠
以上就是有关斑鸠的知识介绍。
怎么养殖竹林鸡繁殖方法
密度一亩地50只以内为好。
竹林养鸡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竹叶腐殖质下面容易长虫子蚯蚓对鸡来说是大餐,散养过土鸡的一个遇到过老鹰,鹞子危害鸡群,一旦被盯上隔三差五会光临,竹林如同防空洞能很好的防老鹰。
竹林养羊不太适合,羊是草食性动物,竹林里面杂草少,竹叶生长缓慢,养山羊灌木林更适合
竹鸡能人工养殖吗
竹鸡不是十分畏人,如果不受到侵扰,可在与人体相隔3~5米的可视距离内觅食或打斗。竹鸡常在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地方结群活动,3~5只或10多只不等,时常排成单行队形行进。夏季多在山腰和山顶活动,冬季移至山脚、溪边和丛林中觅食。晚上一个个在横树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紧靠取暖,如果某只竹鸡因病或其它原因跌落,其它竹鸡将会挤过来填补它的空余位置。竹鸡以杂草种子、蔬菜叶、嫩芽、颗粒型果实以及较小的昆虫为食。
人工饲养多食玉米、小麦、稗子等,也吃面包虫一类的昆虫。竹鸡善鸣叫,鸣声尖锐而响亮,雌性发出单调的“嘀、嘀”短声,雄性声音及声调酷似“扁罐罐、扁罐罐”,常连续鸣叫数十次,至其精疲力尽方止,故四川地区称之为扁罐罐 。人工引诱其发声时,一般模拟公鸡的叫声,竹鸡听到叫声后,会以为有不速之客侵入,用类似的叫声回应,并迅速向入侵者靠拢,母鸡往往紧随公鸡之后助阵。特别在繁殖期连鸣不已。
竹林可以养鸡吗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竹林养鸡是个不错的养殖场,那么在农村竹林里养殖鸡,会有哪些优势呢?下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竹林要有自家的使用土地权,有自己家的竹林就不需要什么承包费用了,竹林都是山岭,每年都要除草整理竹林,这个事情有竹林的村民都是知道的,每年的冬季草木枯了,是整理竹林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这个季节去修山。对于养殖鸡的竹林来说,可以把整理山这件事简单化,养殖鸡时候,自己家竹林就是鸡最好的乐园,养殖大批量鸡可以松土增肥的效果。竹林也给鸡带来大量野外食物,这样养殖的鸡价值也会高很多。
在竹林建一个长久使用的鸡舍,还是很有讲究的。可以使用竹林的竹子建鸡舍是最好的材料了。
竹林养殖鸡,自己建鸡舍可以带来很多优势,不仅节约养殖成本,也可以节约养殖时间,竹林放养的鸡,只要按时投喂食物就可以了,鸡基本不会离鸡舍太远,到了喂养的时间,呼喊一声,鸡几乎都会呼呼的赶来,有的听到脚步声也会大老远赶过来,所以竹林养殖鸡还是很方便的。
农村放养的鸡价值会高很多,毕竟在竹林放养的,鸡各方面都胜过圈养的鸡,所以土鸡也是得到大家的喜欢,虽然价格比其他的鸡更贵一些,大家都是很乐意接受的。而竹林养鸡,鸡舍建设不反考虑鸡的生存,能够遮风挡雨,还有就是考虑鸡生蛋的问题,虽然避免不了鸡在外面生蛋,但是有了鸡舍,还是有很多鸡在鸡舍生蛋的,这样有利于捡鸡蛋,鸡舍也能够守护好鸡蛋。土鸡蛋在市场上很热销的,如果是纯竹林放的鸡和鸡蛋都是很受欢迎的。
竹林养殖鸡有很多优势,但是也不能太随意了。竹林养殖鸡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防备的:
1、野外动物的袭击,例如黄鼠狼、鹰、蛇等等
2、喂养问题,每个时间段喂养
3、人为破坏,或者狗的捣乱,农村的狗也是破坏养殖的一大杀手。自家的狗还是会保护鸡,毕竟它很有灵性,知道是自家的东西。
4、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竹林养殖户,自己去发现预防,养殖形成自己的养殖方式才是最好的。
竹鸡养殖技术
山上密不透光的地方从来都不会有竹鸡,太光秃秃的地方也没有。
竹鸡最喜欢的地方是抬头就能看到天,又便于自己隐藏,所以不是很密的灌木丛里经常能看到它们。竹鸡和家鸡一样喜欢晒太阳喜欢在沙里打毛,而且到繁殖季节喜欢单独占地盘,抢地盘就会打架。你在葡萄架下面养的话,既要让它们晒太阳又不能让它们飞走了,有些问题一时难解决,我建议你先去看看人家的养殖场再作打算.
竹林能不能养鸡
稻田养鸡可行吗?豪无疑问稻田养鸡不可取,即然是稻田,稻田内必然有水,而鸡的特点是喜欢陆地活动,万一出现雨水天气,一但管理出现漏劲,必然造成鸡的死亡,损失很大。所以不适合不利于鸡的生长和喂养,同时在稻田养鸡,天敌很多,而蟒和蛇又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间接性地对小鸡造成了伤害,因为是稻田比较平坦开阔,陆地上的动物也会对小鸡产生威胁和伤害,小鸡一但遇到伤害难以逃生。建议您养鹅养鸭,鹅和鸭的习性和特点,适应在有水的地方活动,而稻田是最佳选择,鹅和鸭养成以后,销售不成问题,南方人大多喜欢食用鹅鸭,经济效益一定很好。以上是个人建议,谨供您参考。
竹林里养鸡
山里面养鸡赚钱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健康越来越注重。农村养的土鸡土鸭这些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了。
还有很多年轻人,大老板专门回家创业,养跑山鸡,跑山猪这些。不用愁销量,利润空间还很大。过春节的时候,你要是不熟都拿不到货。
首先你要有足够的场地,供鸡鸭或者是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足够觅食的地方。满山遍野跑的鸡,吃起来口感好很多,这也是他为什么价格这么贵的原因吧。当然还有天天吃虫啊,吃草啊长大营养价值应该要高一些吧。
有了足够的场地,还要有一个育苗的地方,刚捉回来的小鸡是不能直接散养的,你要喂到一定的时候才可以放出去。
然后你还要搭个棚,让鸡晚上有休息的地方,并每天晚上在这里饲喂,因为鸡在外边不可能吃饱的,你每天要定时,定量 ,定点的喂养,让它们每天都会回到这里吃食和休息,避免在野外发生危险。
水是不可以缺的,每天都要保证有新鲜的清水供它们随时喝,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你可以到当地的畜牧站具体了解一下,这个钱不能省,很重要。
竹鸡有养殖的吗
我们说竹鸡有人工饲养和野生的,通常人工饲养的会好一些对人不太惧怕,野生的性子比较烈,而且在野外生活惯了,一下子把他放在那么居住的笼子里,难免会出现,撞笼的情况,我们在购买时要问清店主,要买人工饲养的,不要野生的
如果是自己抓的野生的竹鸡,在饲养的时候,尽可能的找一个大一些的笼子,给它足够的空间,会减少撞笼的情况
在刚刚回家饲养的时候,人不要经常的去靠近它以免引起惊吓,给它一个熟悉环境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它也会慢慢调整心态
在喂食方面,要少喂一些,不要喂过太饱,保持半饥饿状态,水不要断,
这样大概过一个月左右,人可以慢慢的据接近他由远到近,次数由少到多,同时试着给它喂一些食,尽量找一些它喜欢吃的,比如,面包虫,玉米渣之类的,培养感情,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要有相当的耐心,让它对你产生依赖感,逐渐的也就不怕人了
买来的竹鸡如果是好几只,可以凑成对,生蛋,孵出小竹鸡,从小饲养,就更不怕人了。
竹林养鸡技术
【想在家养土鸡,生产虫子喂鸡,降低成本,是个好思路】
养虫子喂鸡,即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鸡的免疫力。这样养出来的土鸡,叫虫子鸡,味道鲜美,很受欢迎好处。目前,养虫子喂鸡方法很多,采用养殖什么虫子来喂鸡呢?下面我就和伙伴们分享我的经验和看法。
确定要养哪种虫子、使用何方法的原则和标准,依据我这几年摸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就是要能省工省力、投入少、成本低,产量能够满足每天喂鸡所要的量。下面我就和伙伴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看法:
如果你是想养个几十只鸡,比如,养50只鸡,按照每天每只鸡50克(一两)的食量计算(不能全部喂虫子,鸡会生病的),一天平均要生产5斤左右的虫子,一个月下来也要150斤左右。那就在你的养鸡场地内,挖上7~10个土坑(要间隔好,具体方法介绍很多了,这里不再说了)用稻草、腐烂树叶埋到坑里,倒人米汤后盖上,八天后就会有白蚂蚁等虫子了。你循环轮流这样做,基本上够这几十'只吃的。这个办法最简单,也不要什么投入,很是适合这种规模的。
当然,也有其他很多办法,比如,养蚯蚓、蝇蛆、黄粉虫、黑水虻等虫子的,这要设施投入、掌握养殖技术,需要养殖原料和人工,算起来成本也不低。对养殖这样规模的人来说,费时、费力、费钱,很不划算。尽管理论上和专家们说得简单,实际做了就知道了。
如果你是想把养鸡作为经营,一年想挣个几万元甚至更多,常年养,上面说的办法就不可行了。一批养个200~300只,一年循环养殖出栏个600只鸡来计算。一个月大概要一千斤左右的虫子,一天平均30多斤,这么大的量,只有靠人工设施养殖才能满足。那么,在现有的蚯蚓、黄粉虫、蝇蛆、黑水虻四个品种的虫子养殖中,又该选择哪个品种呢?
1.蚯蚓:养殖技术不难,但是,要每月达到1000斤以上的量,场地要大,人工投入多。还有致命一条,新鲜(活的)蚯蚓不能直接喂鸡,直接用新鲜蚯蚓喂鸡,鸡会生病。要做成干的打烂后投喂,很费工,要配套烘干、粉碎设施,烘干粉啐新鲜蚯蚓,人工投入不少,也要不少费用(电费、煤炭、柴火费用)。
2.黄粉虫:设施投入太大(要2~3万元),养殖过程很费人工,技术要求也高。我养殖过小规模的,测算成本达到4元/斤左右。这种养殖成本的虫子拿来养鸡,不能做。
3.蝇蛆:设施投入比黄粉虫小,1~2万元可以拿下来。养殖技术也比较简单,养殖成本不高(一斤在1元左右做得到),原料来源也广、便宜,生产的产量也高,就是一年出栏1000~2000头只鸡,也不难做到。缺点就是冬季气温低、不好养,南方地区稍微配套一些取暖设施,勉强可以。北方地区就没有办法了。还有就是夏季蝇蛆化蛹(变成苍蝇)时间短(5~7天),要计划好产量,不然对环境造成破坏。
4.黑水虻:近2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昆虫养殖。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设施投入与蝇蛆养殖差不多,但养殖管理比蝇蛆养殖更省事,技术要求不难,产量比蝇蛆高,原料来源更丰富,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养殖成本在1元/斤左右。
【结论】小规模养鸡,用挖坑养白蚂蚁方法最好。如果场地不允许、不能这样做,就养黑水虻(小投入2000~3000元的设施费用就行):大规模养殖的,首选养殖黑水虻,其次是蝇蛆。其他品种建议不要养,会很后悔。
关于想养鸡生产什么虫子最好?我把这几年本人的实操经验不保留地分享给伙伴们了。
关于蝇蛆、黄粉虫、黑水虻的养殖方法,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有借鉴意义的话请你点个赞。以便于今后互学互鉴,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更快取得成功,达到自己挣钱目标。我将很乐意为伙伴们分享自己经验。谢谢!
怎么养殖竹林鸡繁殖技术
竹子如何进行移植:
1、移竹栽植,即连竹秆带竹鞭挖出栽植。
选择秆直、基部粗、枝叶繁茂、分枝较低、无病虫害、胸径2~4公分的1~3年生母竹;根据最下一盘枝条的方向确定去鞭的方向,挖掘时留来鞭30~40公分,去鞭50~70公分的长度截断,断面要光滑;起竹时注意保护鞭芽,少伤鞭根,不要摇动竹秆,否则容易损伤竹秆和竹鞭的连接处(俗称螺丝钉)而影响成活率;母竹挖起后,留枝4~5盘,削去竹梢;栽植时要使鞭根舒展,覆土深度要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公分,防止竹秆摇晃,应设立防风支架。
2、截秆移蔸。
栽植方法同上法相似,只是在母竹基部离地面15~30公分处截断竹秆,用蔸栽植。此法有利运输,栽后也容易管理,竹蔸不易失水,成活率高;但新竹细小,成景成材都较缓慢。
竹子的移植栽培技术:
1、整好地是移竹成功的基础
近几年,移植的竹种主要有乌哺鸡竹、淡竹、斑竹和孝顺竹。其中乌哺鸡竹、淡竹、斑竹为散生竹,孝顺竹为丛生竹。散生竹竹干为地上茎,地下茎为竹鞭,竹鞭上有芽和根,其是竹子的生长繁殖器官。整理好移植竹子的地块是给竹苗提供必要的成活环境,是移竹成功的关键。整地的方法通常是全垦整地,挖穴植苗,要求整地深度一般为30~35cm,进行深翻细耙,破碎土块,促其风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整地破垡的同时,捡去土壤中的石块、砖块、草根、树根等杂物,有利于竹子的生根、行鞭,减少跑鞭、鞭竹数量和杂草的生长量。土块大小不超过5cm直径,上下土层均匀。
大多数竹种忌水湿,因此,平坦地移竹,整地时要隔2~3m(黏土、砂土3~4m)开1条步道排水,步道宽30~40cm、深20~30cm,同时做好排水系统,大雨过后无积水,免受涝渍,以提高成活率。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新植竹园的满园速度与基肥(除密度和质量外)有较大的关系,因新竹成活后就能吸收到肥料,进行正常的同化作用,积累养分进行繁殖。由表1可以看出,在土壤相同、整地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施肥不同,竹子的成园速度有一定的差异。可见在移竹工程中,进行合理的整地,使地面基本平整,无积水水凼;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能够有效促进竹子的繁殖,提高总株数和新株数。
2、选择优质竹苗,挖好竹苗是移竹成功的关键
竹苗的质量对移竹质量影响很大,优质的竹苗移植后容易成活和满园,劣质竹苗不易栽活,即使成活了也是发笋少,难满园。由表2可以看出,竹苗质量非常重要,一般要求竹苗龄1~3年,干绿色,干径2.5~3.5cm,粗细适中,枝下高1.0~1.5m,带鞭45~50cm,根系完整,其中去鞭长度25~30cm,有几个鞭芽,带土球20~25kg,竹鞭竹根都包在土内。这样标准的竹苗移植后成活好,走鞭快,发新竹多,容易满园、成景。
挖掘竹苗时,第一,竹苗要无病虫害;第二,弄清竹鞭来去的方向,留来鞭15cm,去鞭25~35cm,挖成一个长形的土球,并包扎好,保证鞭芽完好;第三,异地竹苗需进行长途运输,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湿,用雨布把竹苗包裹好,免被大风吹袭失水,在装车时再进行干叶补湿,保证竹苗健壮优良。
3、精工栽植
竹苗运到后,应立即落穴栽植,穴长60cm、深35cm、宽35cm。栽植时,先用表土垫穴底,一般厚度10~15cm,然后去掉包扎苗的包装,小心地将竹苗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根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填土时要防止伤鞭根和鞭芽。在天气干旱和土壤干燥的时候,要向穴内适当浇水,再覆土。比竹苗原来穴土部分深3~5cm,上部培成馍头形,再加盖1层松土,周围开好排水沟,防止下雨积水烂鞭。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栽竹壅土踏实,上盖1层松土,再把包扎竹苗土球的草绳等杂物覆盖在
竹苗周围。移竹季节也十分重要,适时移竹,成活率高,发笋好,成景快;反之,成活率低,发笋少,难成景。
4、精细管理是快速成景的关键
4.1浇水保湿促成活
新栽的竹苗经过起挖、运输、栽植等一系列活动,鞭根受到损伤,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或短时间暂时丧失。如土壤水分不足,竹苗的鞭根吸水困难,不能满足枝叶蒸腾的需要,会失水枯死。如果雨后林地排水不良,土壤空气缺乏,竹根不能进行正常的吸收代谢,鞭根就会腐烂,同样会影响竹苗成活。因此,移植的竹苗只有在土壤疏松、湿润,又具备足够代谢水分的条件下才能生根成活。竹苗移植后要加强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方可确保成活。
4.2设支架固定,松土除草,确保成活
移植后,应及时检查,对大竹苗设支架,防止风吹摇动竹根,影响生根成活。同时在竹苗四周松土除草,细土培蔸,覆盖锄下来的杂草,减少水分蒸发,以利竹苗成活。
4.3合理施肥,确保成活
施肥促进新竹生长,提早成园。在新移植竹园中,各种肥料都可以施用,迟效性的有机肥,如土杂肥、塘泥、植物残体、青草等,既可增加竹园肥力,又可改善土壤,冬季施用7.5t/hm2左右,对越冬竹的鞭芽有好处。速效性的化肥,在生长季节施用较好,最好在松土以后,穴施于竹蔸附近,促进竹鞭根吸收,促进新竹发育、生长。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