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瘸腿病什么原因,肉鸡发生腿病的原因是什么
肉鸡发生腿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随着肉鸡养殖效益和肉鸡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鸡只的出栏越来越早,生长越来越快,同时在饲养过程中由于营养和代谢原因导致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腿病作为现代肉鸡饲养的常见病已经越来越引起养殖户的关注,腿病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种:
遗传原因:如先天性发育不良:
营养性原因:如缺乏锰、维生素,钙磷比例不当等;
管理原因:管理不良或粗暴造成的骨折、外伤;疾病原因:如病毒性关节炎、脑脊髓炎、葡萄球菌感染等。
(1)鉴别诊断要点
①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肉用仔鸡常见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腱鞘、滑液囊膜和心肌发生炎症,病鸡表现关节肿大,跛行和瘫痪。
②葡萄球菌病: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葡萄球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该病的发生与外伤有关。发病时间多在40~60日龄,地面平养、网上平养较笼养鸡发生的多。
a.新生雏鸡脐炎可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其中部分鸡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1~2周内死亡。
b.可见病鸡精神、食欲不好,低头缩颈呆立。在胸腹部、大腿内侧、翅膀内侧皮肤,有的在头部、下颌部和趾部皮肤可见皮肤肿胀、相应部位羽毛潮湿易掉。皮肤呈青紫色或深红紫色。
c.肉鸡的中雏阶段多发生关节炎型的鸡葡萄球菌病。多发生于跗关节,关节肿胀,皮下水肿,关节液增多,病鸡行走不便、跛行喜卧。
③佝偻病和骨软症:钙、磷是鸡体内两种重要的常量元素,对骨胳的发育及血液凝固都有极大的影响。鸡只常因钙、磷不足、比例失调或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雏鸡佝偻病(软骨病)和成鸡骨软症。常见的病因有:日粮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其正常比例应为1.25∶0.7;维生素D不足;日粮蛋白质过高或脂肪过高,以及温度过高、运动少、日照不足等因素。
症状鸡只不愿走动、喜欢躁伏,生长发育迟缓。幼鸡爪和喙易弯曲,肋骨末端呈念珠状,关节肿大,有的拉稀。
④维生素B2缺乏症: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症是以幼鸡的趾向内蜷曲,两腿瘫痪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病因:常用缺乏维生素B2的禾谷类饲料;饲喂高脂肪低蛋白饲料;温度低时未及时补充维生素B2;患肠胃疾病等。
该病特征性症状是足趾向内蜷曲,两腿瘫痪,多在1~2周龄雏鸡发生腹泻后出现。
(2)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及时清除鸡舍中可能造成鸡只外伤的锐利物;做好防疫,尽可能减少造成鸡只感染疾病的机会,尤其是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溃的传染病。
②对于病毒性关节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对已发病的鸡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可将病鸡剔出,集中隔离饲养,症状严重的应淘汰。一般的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及鸡舍的定期消毒,使用碱性溶液或0.5%的有机碘液消毒,效果好。
③葡萄球菌的诊断比较容易,确诊后采取药物治疗是重要的防治措施。金黄色葡萄球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选择药物前必须做药敏试验。无条件的单位可选用该场不常用的药物。可选用氯霉素0.1%拌料,或氟哌酸0.04%拌料,痢特灵按0.04%拌料,连喂5~7天。据报道,按每只鸡2000单位青霉素饮水给药,每天1次,连用3~5天,效果十分明显。
④对于非疾病原因引起的腿病,应认真的在营养方面寻找原因。
⑤钙磷比例不当或钙磷不足,应在日粮配制时予以调整,选用优质的钙磷原料。通过日粮中补充骨粉或鱼粉进行防制,疗效较好。如果饲料中钙磷本身没有问题,就很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症造成的,应对病鸡投喂鱼肝油或补充维生素D。对于因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病鸡治疗时,可单独1次投喂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疗效快。
⑥维生素B2缺乏症必须早期治疗,对已出现脚趾卷曲、瘫痪的鸡,只能淘汰,无治疗意义。雏鸡一开食就应饲喂全价标准日粮,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3克核黄素,可预防该病发生。对病鸡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核黄素20毫克,连用1~2周,有一定的疗效。
16年夏季养殖肉鸡有那些疾病注意防犯
在肉鸡养殖中会发生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一)胸囊肿胸囊肿就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用仔鸡最常见的疾病。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胸囊肿的产生是由于龙骨外皮层受到长时间的磨擦和压迫等刺激,造成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里面逐渐积蓄一些粘稠的渗出液,成为水泡状囊肿。囊肿初期颜色较浅,面积较小;后期颜色变深,面积也变大。肉用仔鸡早期生长快体重大,在胸部羽毛未长或正在长的时候,胸部与地面或硬质网面接触,长期伏卧,不断压迫刺激,很容易产生这种疾病。肉鸡采食速度快,吃饱就俯卧休息,一天当中有68%~ 72%的时间处于俯卧状态。俯卧时体重的60%由胸部支撑。这样,胸部的受压时间 长压力大,胸部羽毛又长得晚,由此导致胸部囊肿现象的出现。在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的鸡只,胸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各种腿部疾病使鸡的伏卧时间更长,磨擦机会更多,所以凡发生腿部疾病的肉用仔鸡基本上都兼有胸囊肿发生。 在笼养时胸部与硬质金属网面磨擦,往往更为严重。要减少胸囊肿发生率,必须针对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①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潮湿板结,保持松软干燥和一定厚度,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②尽量不采用 金属网面饲养。③适当促使鸡只活动,减少伏卧时间。
(二)腿部疾病 腿部疾病是肉鸡生产中存在的第二个大问题。随着肉用仔鸡生产 性能的民高,腿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在增加。在正常情况下,骨胳的生长速度与整个机体的生长速度保持一致,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白于育种工作的进展,饲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控制的改善,使肉用仔鸡的早期生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这就打破了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原有平衡性。肉用仔鸡的腿部疾病主要是由于鸡体肌肉组织和骨胳组织之间生长发育不平衡引起的。不少试验证明,早期实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可使腿部疾病大为减少,甚至根除。但是,这 在生产上不可能实行,因为肉用仔鸡饲养的技术目标就是加速生长。肉鸡的腿部疾病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但是引起腿病的直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类。
①遗传性腿病,如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等。
②感染 性腿病,如化脓性关节炎、鸡脑脊髓炎、病毒性健鞘炎等。
③营养性腿病,如脱健 症、软骨症。B2缺乏症等。
④管理性腿病,如风湿性和外伤性腿病等。 预防肉用仔鸡腿部疾病,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主要从营养方面、管理方面及防病方面去努力。比如,在营养方面肉鸡容易因缺磷或缺锰引起腿部疾病,在饲料中最好采用磷酸氢钙,因磷酸氢钙中的磷比骨粉中的磷吸收利用率高;饲料中锰的 含量应在80ppm左右为好.
(三)腹水症肉鸡腹水症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发生与环境条件、饲养管理、 营养及遗传等都有关系,而且在肉鸡生产中屡有出现。尽管引起腹水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肉鸡腹水的直接原因都与缺氧密切相关。通过大量调查和实验,发现腹水症随着海拔的升高与饲料含硒量降低成直线关系,同时腹水症的发生率与鸡体内血红蛋白浓度高低成正比。缺氧条件下,红血球增多(1个红血球带4个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液变稠,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变小,心脏工作压力加大,形成血液从心脏压出与回流不同步。回流缓慢,血液在腹腔血管中滞留时间变长,血液内压增加,使血浆渗出液也增加,并积蓄在腹腔,形 成腹水症。为什么一些土鸡和野鸡很少发生腹水呢?这与肺泡外层交换氧气的血气屏障膜的厚度有关。土鸡和野鸡的血气屏障膜较薄,二氧化碳与氧气交换时通透性好;而肉鸡 由于遗传育种的原因,血气屏障膜厚,交换气体的通透性差。硒和维生素E能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发生降解, 防止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破坏,保护细胞膜的完整功能,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良好,从而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另外,饲料中长期过量添加呋喃唑酮,可能造成慢性中毒,也会引起肉鸡腹水症大量发 生。肉鸡腹水最早从2周龄开始发生,4周龄严重,直至死亡。关于腹水症的病理解剖、 诊断等。 控制肉鸡腹水发生的措施:
①改善环境通气条件,特别是早春育雏密度大的情况下, 应充分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
②肉鸡饲料含硒量不应低于0.2ppm,维生素E也须适 量增加,
③当早期发现肉鸡有轻度腹水症时除检查并改善以上措施外, 还应在饲料中补加维生 素C用量是0.05%。以控制腹水症的发展。
大肠杆菌,呼吸道病,夏天冷热应激,鸡中暑、霉菌什么的都要注意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