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公众号

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公众号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公众号

怎么养羊与羊病防治?

牛羊防疫技术 1、生物药品的种类 生物药品一般有疫苗、菌苗、类毒素和抗病血清。

疫苗是用病毒制成的生物药品,有活疫苗和死疫苗。菌苗是用细菌制成的生物药品,也分为死菌苗和活菌苗。生物药品对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保存不当就会失去作用。一般的生物药品要保存在 4 ℃暗处,活菌苗及弱毒苗在 -20 ℃下保存,使用时避免高温和日光直射。生物药品的使用和保存要按说明书进行。购买疫苗时须带冷藏瓶。

养山羊怎么防病治病?

水肿病又称大头病或者肿头病,是在山羊养殖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疾病。病因目前还未见报道,但其症状与溶血行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水肿病极为相似,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推测可能与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得了水肿病的山羊呈现嘴唇、眼睑、下颚、耳朵及整个头部都发生高度水肿。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山羊都有发生。一般很少引起死亡,但山羊羔羊如果患此病,就会较为严重。对羔羊还可伴发脑水肿,引起脑损伤,后遗神经症状,意识不清,行走和采食呈酒醉状态。 对水肿病的防治主要还是要保持羊体和山羊圈舍卫生,科学养殖。对于得了水肿病的山羊可以采用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3-6毫克,每日两次,连续三天。对羔羊应注意预防脑水肿,可静脉注射高渗液和强心利尿剂,如50%葡萄糖注射液等,以促进液体的吸收与排泄。对耳部的严重水肿,可用碘伏消毒后穿刺防水。

农村养羊常见病有哪些,怎么防治?

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羊多为最急性,突然发病,眩晕,可视黏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

临床症状:羊发生该病多为最急性或急性,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结膜发绀;从眼、鼻、口腔、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暗红色或黑色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即可死亡,羊病情绪缓和时,表现为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黏膜发绀,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数小时内即可死亡。

防治措施:(1)预防:在发病率高的地区,每年应坚持给羊注射∏号炭疽芽孢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对疑似炭疽病的羊,要严禁剖检、剥皮和食用,病羊尸体应深埋,病羊离群后,全群用抗菌药3天,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污染垫草、粪便等要烧毁;对污染的羊舍、用具及地面要彻底消毒,可用10%热碱水或0.1%升汞溶液或20%-30%漂白粉等连续消毒3次,每次间隔1小时。(2)治疗:应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病初,可皮下或静脉注射炭疽血清50毫升,4小时后若体温不退,可再注射30毫升。对亚急性病羊,可用青霉素治疗,按每千克体重1.5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8小时一次,连用3天。

口蹄疫

本病又称“口疮”或“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患羊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常于口腔黏膜、蹄部皮肤上形成水疱、溃疡和糜烂,有时病变也见于乳房部位。口腔损害常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发生水疱和糜烂,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若单纯口腔发病,一般1-2周可望痊愈;而当累及蹄部或乳房时,则2-3周方能痊愈。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为1-2%。羔羊发病则常表现为恶性口蹄疫,发生心肌炎,有时呈出血性胃肠炎而死亡,死亡率可达20-50%。

防治措施:

(1)预防:第一,无病地区严禁从有病国家或地区购进动物及动物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第二,无口蹄疫地区,一旦发生疫情,应采取果断措施,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全部扑杀销毁,被污染的环境严格彻底消毒。第三,口蹄疫流行地区,坚持免疫接种。用与当地流行毒株型一致的口蹄疫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接种动物。第四,当动物群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确定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和威胁地区,实施隔离封锁措施,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治疗:羊发生口蹄疫后,一般经10-14天可望自愈。为促进病畜早日康复,缩短病程,特别是防止继发感染和死亡,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及时对病羊进行治疗。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洗漱,糜烂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酊甘油(碘7克、碘化钾5克、酒精100毫升、溶解后加入甘油10毫升);蹄部可以用3%来苏尔或3%紫药水洗涤,干后涂拭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等,并用绷带包扎;乳房可用2-3%硼酸水洗涤,再涂拭青霉素软膏或其他防腐软膏,并定期将奶挤出以防止发生乳房炎;恶性口蹄疫患畜除局部治疗外,可补液强心(用葡萄糖盐水、安钠咖),或口服结晶樟脑,每日两次。

羊布氏杆菌病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布氏杆菌分牛、羊、猪三型,每型还有若干生物型,其中羊有3个亚型。致病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羊型、猪型和牛型。

临床症状:主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母羊受胎率下降、孕畜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等病变,有点病羊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等。

防治措施:畜牧兽医及饲养工作人员,由于接触病羊及其产品,特别是对病羊助产时接触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而感染。羊饲养单位应建立健全兽医防疫卫生制度,加强防病知识的宣传,注意个人防护,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必要时对健康人员注射疫苗。常用布氏杆菌疫苗有

(1)布氏菌活疫苗(M5株)用于预防牛、羊布氏杆菌病,免疫期为36个月。皮下注射1头份,或滴鼻1头份,或口服接种25头份。注意事项:在配种前1-2个月接种较好,妊娠母畜及种公畜不进行预防接种;接种时应做局部消毒处理;对人有一定的致病力,预防接种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或引起过敏反应;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做无害化处理。

(2)布氏杆菌活疫苗(S2株)用于预防羊、猪、牛布氏杆菌病。免疫期:羊36个月,牛24个月。用法及剂量:口服接种疫苗不论年龄大小羊,每只4头份;注意事项:稀释后,限当日用完。拌水饮服或者灌服时,应注意用凉水。若拌入饲料中应避免使用含有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发酵饲料或者热饲料。

动物在接种前、后3天,应停止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饲料和发酵饲料。本品对人有一定的致病力,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用过的木槽可以用日光消毒。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膘情较好的青年绵羊,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

临床症状:病羊往往来不及表现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慢者,不愿行走,运动失调,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体温高到41℃,口腔、鼻孔流出红色带泡沫的液体,病程极短,多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死尸迅速腐败膨胀,可视黏膜充血呈暗紫色。

防治措施:

(1)预防:常发区定期注射羊厌气菌病三联苗或五联苗或羊快疫单苗,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克。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严防寒冷袭击或吃霜冻饲料。

(2)治疗: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天两次;或口服磺胺嘧啶,每次5-6克,连服3-4次;将10%安钠咖与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注射。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急死、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

临床症状:多呈急性病例。病羊突然不安,迅速倒地,昏迷,呼吸困难,继而窒息死亡。病程慢的表现为初期兴奋不安,空嚼咬牙,转圈或撞击障碍物,随后倒地死亡。病羊濒死前,出现腹泻,粪便混有黏液和灰白色假膜,有恶臭气味。鼻流白沫,口色苍白,在昏迷中死亡。本病一般体温不高,病程为1-4小时(长者不超过24小时)。

防治措施: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做到精、青、粗和多汁饲料均匀搭配,防止羊食入过多的精料或采食过多的多汁嫩草。在本病流行季节前,给羊注射一次羊快疫、猝殂、肠毒血症三联菌苗。当年出生的羔羊,宜在哺乳期和断奶后各注射1次三联苗,两次间隔40-50天。

治疗:本病死亡快,多数羊来不及治疗。病程稍长时,可采取下列治疗方法:

(1)用土霉素肌肉注射,每天3次;

(2)将青霉素与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每隔6小时注射1次,连注3-4次;

(3)在严重脱水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10%安钠咖,每隔3-5小时注射1次。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由B或C或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等可参与致病。

临床症状:潜伏期1-2天。病羊精神不振,孤独呆立,卧地不起。有时先表现腹痛,继而发生腹泻、粪便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恶臭;后期排出带有泡沫的血便,高度衰竭,迅速死亡。有时病羔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但表现出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若不紧急救治,常在10小时左右死亡。

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羊夏季抓膘冬季保镖工作,保证新生羔羊健壮,乳汁充足,增强羔羊抗病力。做好计划配种工作,避免在寒冷季节产羔,注重羔羊保暖。产羔前对羊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产羔后,用碘酊消毒脐带。做好预防接种,通常在每年秋季给母羊注射五联苗或单苗,产前2-3周再接种一次。做好药物预防,可在羔羊生后12小时内,口服土霉素,每天1次,连服3天,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2)治疗:病初可用土霉素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调灌服,每天两次;或用青霉素、链霉素联合注射。对发病较慢、排稀粪的病羔,将磺胺脒、鞣酸蛋白、次硝酸铋、碳酸氢钠混合后,水调灌服,每天三次。对已下痢12天以上的羔羊,可灌服增减乌梅汤,每天1-2次。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对初生羔肌注0.5-1毫升能起到保护作用,肌肉注射3-10毫升,则能治疗有明显症状的病羊。

羊传染性脓疱病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及疣状厚痂为特征。

临床症状:潜伏期4-8天。临床上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及混合型,以唇型较为常见。

(1)唇型: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若为良性经过你,则经1-2周,痂皮干燥、脱落而康复。若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痂垢;痂垢不断增厚,基部伴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影响采食,以致病羊日衰而死亡。个别病例常伴有继发感染,如引起深部组织化脓、坏死,口腔黏膜发生水疱、脓疱和糜烂,肺炎等。

(2)蹄型:于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水疱、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病羊跛行,长期卧地,衰竭而死。

(3)外阴型:母羊表现为黏性和脓性阴道分泌物,在肿胀的阴唇及附近皮肤上发生溃疡,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发生脓疱、烂斑和痂垢。公羊表现为阴鞘肿胀,出现脓疱和溃疡。

防治措施:

(1)预防:进羊时做好检疫消毒,勿从疫区购羊或畜产品。保护羊的皮肤和黏膜不受损伤,经常捡出饲料、垫草中的芒刺;加喂适量的食盐和其他矿物质,防止羊啃土或啃墙引起损伤。

(2)治疗:及时隔离病羊,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垢痂,除去垢痂后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2%龙胆紫、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每天1-2次。蹄型则将蹄部置于2-3%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分钟,连泡3次;或用3%龙胆紫溶液、1%苦味酸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涂拭患部。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急性症状时,可导致消瘦,体重下降。

症状:

(1)急性型:常因在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感染所致。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消失,体温升高;很快出现贫血、黄疸和肝脏肿大等症状,重者多在数天内死亡。

(2)慢性型:多见于耐过急性型期或轻度感染后的病羊。主要表现为贫血,黏膜苍白,眼睑及体躯下垂部位(如下颌间隙、胸下、腹下等)发生水肿,被毛粗乱,易断;食欲减退或消失;肝肿大和肠炎。经过1-2个月后,病情逐渐恶化,衰竭死亡;或拖到春天,饲养管理条件改善后可逐步恢复。

防治:

(1)预防: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在寒冷地区通常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分别进行一次全群驱虫;在温暖地区,1年可进行3次驱虫。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一是在湖沼池塘周围饲养鹅鸭;二是药物杀灭椎实螺;三是处理好粪便及病原污染物,病羊的羊粪应收集起来泥封发酵,病羊肝脏和肠内容物应深埋或烧毁。

(2)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有硫双二氯酚(别丁),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但服药后有拉稀现象,可自行恢复正常(4月龄以下羔羊不宜服);丙硫咪唑(抗蠕敏),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15毫克,对成虫具有良好的驱除效果。

螨病

螨病有称羊疥癣、疥疮等,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短期内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

症状:病发初期,因虫体小刺、刚毛和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可见羊不断在圈墙、栏柱等处摩擦;在阴天、夜间、通风不好的圈舍及随着病情的加重,痒觉表现更为剧烈,继而出现丘疹、结节、水疱,甚至脓疱;以后形成痂皮和龟裂。当患疥螨时,常始发于羊皮肤柔软且毛较短的部位,主要是头部如唇、口角、鼻面及耳根部位等,病变逐渐向周围蔓延形成如干涸的石灰,故称为“石灰头”。当患羊瞒病时,病始发于被毛稠密和温度、湿度比较恒定的皮肤部分,如背部、臀部及尾根部,以后再向体侧蔓延,很快感染发病。常见用口啃咬蹄蹬患处,羊毛湿润,冬季患处挂白霜。

防治:

(1)预防:每年定期对羊药浴。应对新调入的羊隔离检查后再混群。经常保持圈舍卫生、干燥和良好通风,并定期对圈舍和用具清扫和消毒。及时治疗和隔离可疑羊。

(2)治疗:一是局部疗法,可选用杀虫脒,配制成0.1%-0.2%水溶液涂搽患处;在患处直接涂搽兔癣一次净,此药是由山东农业大学兽药厂生产;辣椒烟叶合齐,配方为辣椒500克、烟叶1500克、水1500-2500毫升,混合后煮沸,熬至500-1000毫升,滤去粗渣,使用时加温到60-70℃,每天一次,连用7天;二是药浴疗法,此法适用于养羊较多、气候温暖、普遍发病或预防用药等情况;三是可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针剂或片剂进行治疗,注射或服用7天后再用药1次。在治疗的同时,要对病羊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

酸中毒

症状:通常在进食大量精料后6-12小时出现症状。起初,病羊抑郁、低头、垂耳,腹部不适,然后侧卧,不能起立,昏迷而死。叩击病羊瘤胃部位,有震水声,眼结膜充血。病程约持续12-18小时。

防治:

(1)预防:羔羊进入育肥期后,改换日粮不宜过多,让瘤胃微生物在适应期内能自行调整。育肥圈应有较大面积,防止羔羊抢食,日粮中可进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可缩短瘤胃适应期。

(2)治疗:在发现早期症状时,即灌服制酸剂(碳酸氢钠、碳酸镁等)。方法是取450克制酸剂和等量活性炭混合,加温水4升,胃管灌服,每千克体重10毫升,可同时灌服青霉素。

十瘤胃积食

即瘤胃充满多量食物,使正常胃的容积增大,胃壁急性扩张,食糜滞留在瘤胃引起严重消化不良的疾病。该病临床特征为反刍、嗳气停止,瘤胃坚实,疝痛,瘤胃蠕动极弱或消失。可继发于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腹膜炎、皱胃炎及皱胃阻塞等疾病过程。

诊断:发病快 ,采食、反刍停止,初病不断嗳气,随后嗳气停止,腹痛摇尾或后蹄踏地,腹痛,咩叫。后期病羊精神萎靡,左侧腹部轻度膨大,肷窝略平或稍突出,触诊硬实。瘤胃蠕动初期增强,以后减弱或停止,呼吸促迫,脉搏增数,结膜发绀。严重者可见脱水,发生自体酸中毒和肠胃炎。

防治:严格饲养管理制度,加强对羊群检查,建立合理的饲喂和放牧操作程序。治疗应遵循消导下泻,止酵防腐,纠正酸中毒,健胃,补充液体的治疗原则。消导下泻可用石蜡油、人工盐或硫酸镁,芳香氨醑,混合口服。止酵防腐可用石蜡油、陈皮酊。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静脉注射。心脏衰竭的,可用10%安钠咖注射液或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肌肉注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衰竭时,可用尼可刹米肌肉注射。

十肠胃炎

症状:病羊不愿行走,大多躺卧,眼半闭,将头弯向侧方,对周围事物无反应。食欲消失,反刍停止;口腔黏膜发红、干燥,眼球下陷;有时表现腹痛不安;鼻梁、耳根、角根、四肢末端变冷。腹泻是胃肠炎的主要特征症状,常为持续性,有恶腥臭味,粪中有黏液、脓液和血液,但粪量不多;如不及时救治,病羊3-5天后往往发生严重失水和中毒,以致昏迷死亡。

治疗:对严重腹泻病羊,可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另外配合收敛剂如鞣酸蛋白或次硝铋。为防止胃肠内容物腐败,可选用内服0.1%高锰酸钾每天1-2次或灌入淀粉浆,内加磺胺脒和碳酸氢钠。为吸附肠内有毒物质,可内服药用炭。失水严重时,可用葡萄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或1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也可用苦参每千克体重1克,研为细末,加水冲开1次投服,每天1剂。

养殖技术


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公众号
  • 怎么挑选公猪的好坏,公猪的好坏怎么定
  • 怎么挑选公猪的好坏,公猪的好坏怎么定 >> 怎么挑选公猪的好坏,公猪的好坏怎么定...

    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公众号
  • 刚移栽的一叶兰怎么养殖,一叶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刚移栽的一叶兰怎么养殖,一叶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刚移栽的一叶兰怎么养殖,一叶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养羊技术与羊病防治公众号
  • 养殖螺蛳和野生的区别,抓野生小螺蛳养殖
  • 养殖螺蛳和野生的区别,抓野生小螺蛳养殖 >> 养殖螺蛳和野生的区别,抓野生小螺蛳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