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虾苗培育有哪些技术要点,小龙虾如何培育虾苗
小龙虾虾苗培育有哪些技术要点?
(1)小龙虾育苗池的选择幼虾培育可直接利用抱卵虾池,也可以另外选择池塘进行。育苗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收获幼虾的多少。小龙虾育苗池的选择主要包括水源、面积和水深等方面的考察。
①水源:新建小龙虾育苗池的位置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净无毒、排灌水方便的地方。育苗池的进、排水系统应严格分开,以便管理和防治疾病。
②面积:育苗池最好是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塘,背风向阳,每口池塘的面积一般控制在300~1200米2为宜,以利于日常管理。如果池塘面积过大,不利于投饲,直接影响虾苗摄食的均匀性,同时遇有较大风浪冲击,就可能造成虾苗损伤;而如果池塘面积太小,池水的理化因子就更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导致池塘水质变化快,易死水,不容易控制。
③水深:育苗池水的深度应随着虾苗的生长速度逐渐由浅变深,最后稳定在08~1米即可。对不能控制水深的池子,在放养虾苗的初期,先要加以改造。如果池水太深,水温变低,水质不易培肥;相反,如果池水太浅,水质和水温将要受到影响,同时不能随着虾体的增大而扩大虾苗的活动空间,极不利于虾苗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对不利虾苗生长的池子加以修整,以提高利用率。
④其他。苗池坡比为1∶2,并建好防逃设施。注、排水要方便,进水用筛绢网过滤。如采用水泥池,面积为20~40米2,水深06~08米。
(2)小龙虾育苗池清整和消毒育苗池是虾苗的生活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与虾苗的成活和生长均有关系。因此,改善育苗池的环境条件是提高虾苗成活率的一个特别重要环节。消毒清整虾池是改善池子环境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①常规清整:入冬,待小龙虾出池后,排干池水,曝晒数天,再挖去池底沉积的淤泥,然后排出池底的余水。清出的淤泥经过1~2天风吹日晒后,挖出可作农家肥施用。如池塘中淤泥较少,只要在冬天排干水后,曝晒数天即可灌水养虾了。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如何提高青虾育苗的成功率?有哪些技术可以参考?
青虾养殖一直流传一句话叫“育苗成功等于养殖成功了三成”。一方面说明青虾养殖过程中,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育苗过程中存在一些限制“翻身”的因素,导致当地育苗成功率参差不齐,影响到青虾最终的养殖效益。“翻身”指虾苗幼体经过变态发育到仔虾的过程,是当地的称法。经过我们多年对塘口的实际调查和总结,提出“三步走”的育苗重点,来提高虾苗“翻身”率。
巧肥水
1、由于在进水后使用大量清塘药物(漂白粉、硫酸铜等),池塘有残留,影响藻类繁殖,应使用有机酸解毒产品“碧水安”彻底解毒,减少影响肥水的毒素残留,再进行肥水,提高肥水效果。
2、水质清瘦的池塘可适量引进其它鱼塘水或河水(5-6公分),目的是引进部分藻种后下肥,藻类繁殖速度快。
3、正确选择肥水产品,如“肥水肽Ⅱ”或“藻安生Ⅲ”是可溶性有机肥,使用之后肥水效果稳定。要减少化肥的使用(复合肥、尿素等),使用后容易水体变化快,水质指标超标,反而影响育苗成活率。
重营养
1、饵料营养
由于虾苗孵化出后凶从滋濉⒖废航锥危粲诟∮危ǖ构颐纾┳刺耸敝饕锹耸乘逯懈∮味希ü柙宓雀∮卧謇唷⒙殖娴雀∮味铮5窃谇嘞河绯靥琳饫嗵烊欢贤怀渥悖敬锊坏酱私锥蜗好缧枰氖浚栽谙好绶趸2-3天要及时补充悬浮性好、营养丰富的饵料,“利饵多Ⅲ”+“水产诱食酵母”可直接作为虾苗滤食的饵料,连续投喂8-10天,保障虾苗生长发育。
2、水体营养
虾苗蚤状幼体至仔虾阶段也就短短的8-10天,需要进行8-9次蜕壳,这说明此时对水体营养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对钙的需求,所以在育苗过程中,3-4天补充一次有机钙“活力钙”可有效提高虾苗变态发育的成活率。
防病害
在育苗中容易忽视防病工作,导致在清放(放虾苗)或毛塘(直接放抱卵虾)养殖时伤亡,出现腐壳、白尾、烂尾、肠炎等病症,且处理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养殖实践中我们得出疾病应以防为主的思路。
青虾幼苗水质中有一些药物的残留对青虾育苗危害很大,对于养殖户来说,无论是育苗青虾,还是养殖其它的水产,一旦水质造成污染,里面残留的有农药,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养殖的生物幼苗出现大规模死亡情况,这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对于青虾养殖户来说,在选择青虾幼苗的地点,一定要选择那种水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并且水源充足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青虾养殖成活率。
一定要在培育的过程当中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过滤,这样才能够提高培育的成功率。培育技术,水源管控,技术过滤技术,疾病预防技术,饲料喂养技术。
提高倾向疫苗的成功率,首先要选择正确的肥水产品。对于青虾补充一定的营养。
小龙虾苗种繁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才能增加小龙虾的效益?
随着近两年龙虾的火爆,很多人都加入到了龙虾养殖大军中,所以在这鱼龙混杂的行业中,会有很多人不熟悉小龙虾苗种的繁育。有的是在藕塘繁育,当然最早的是在小龙虾成虾养殖池直接开展小龙虾苗种繁育。在现在这个阶段,小龙虾都在开始打洞繁殖,在原塘里进行苗种繁育,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投资少,管理简单。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繁苗数量无法准确把握,苗种繁育过多,成虾养殖规格小,水草保护难度大,养殖风险高,并且小龙虾品质较差,二是近亲繁殖,小龙虾个体会越来越小。
苗种繁育外部条件:
加强捕捞,清除池塘中的所有敌害生物。对于小龙虾来说,池塘中所有的鱼,虾,蟹,老鼠,鸟,青蛙等都是苗种的敌害。所以育苗前一定要除杂。施肥:小龙虾孵化生长需要营养,需要饵料,并且刚破膜出来的小龙虾不可能进食,所以需要施肥增加水体营养,培育天然饵料。水草养护,密度合适,营造好的生态环境。
种质改良:
成虾养殖超过两年的,要考虑小龙虾种质退化的问题,在在7~9月份引进外源亲虾,引进的时候你定要距离远一些,确保引进的小龙虾种质优良。在养殖两年以上的,可以考虑彻底清一次塘,将塘里的虾都清除掉,重新放种虾进行繁殖,或者第二年直接放虾苗。
数量控制:
对于种虾数量的控制,这是不好把握的一个量,量过大,第二年种虾过多,量过小,第二年虾苗少。但是通过前面两年对养殖塘里的情况了解,有的塘里有很多洞,但是第二年虾苗也很少,当然这基本是敌害生物的问题,出去外部因素,只要养过一年的,在7~9月份塘里有虾的,第二年虾苗基本都不会少。所以我们在放种虾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心。一般塘里放种虾是雌雄比例为2~4:1,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进行产子育苗。
一定要注意池子的深度,也要注意保证足够的水源,要适当的添加一些有机肥,并且要投放足够的食物。要定期的换水。
加强捕捞,清除池塘中的所有敌害生物。对于小龙虾来说,池塘中所有的鱼,虾,蟹,老鼠,鸟,青蛙等都是苗种的敌害。所以育苗前一定要除杂。
小龙虾从同伴那里抢食时非常残忍。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饲喂时应给予足够的饲料,并且在饲喂时应注意饲料的均匀性。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将导致争夺食物,并破坏水质并引起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喂食,并尝试尽可能小心地照顾它们。 尽管小龙虾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但我们仍然需要定期对小龙虾进行一些身体检查,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当然,最常见的症状是金钱毛虫病和出血病,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定期撒石灰以预防这些疾病。 小龙虾特别喜欢挖洞,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必须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否则捕捞时不会过多。一般的保护措施是在放养前和池底附近布置防逃逸网。 建议使用水位来控制水温,并定期改善繁殖池底部的环境,以确保有足够的溶解氧并稳定水的pH值。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