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的虾吃抗生素吗,抗生素养虾是真还是假
对虾养殖抗生素使用量
南美白对虾的转肝期一般发生在放苗后18天左右或者体长约2厘米的时候,到40天左右完成转肝,转肝期间肝脏消化能力逐步提升,转肝完成之后南美白对虾将会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在转肝期,对虾的肝胰腺逐渐发育成熟,肝胰腺绒毛和肝小叶生长并伸长,从一个整体慢慢转化成肝脏和胰腺,并在肝胰腺周围逐渐形成一层白色的包膜。我们都知道,养虾就是养肝胰腺,肝胰腺的健康状况直接关联着对虾的健康状况,肝胰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说对虾什么时期最应该保肝,那一定是转肝期!转肝期是对虾养殖管理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管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对虾的生长和抗病能力,损失巨大。转肝期的对虾由摄食天然饵料变成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饵料的转换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对虾自身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肝脏的解毒排毒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个过程很容易受到自身和外界菌群环境的影响,导致对虾的转肝不能顺利完成,引发肝萎缩,肝坏死,肝发白、肿大等疾病。所以在这期间我们一定要做好保肝的工作,帮助对虾顺利转肝。影响对虾顺利转肝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1环境恶化池塘底部环境恶化,导致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PH值指标不合格,藻相、菌相的失衡,这些都会损害对虾的肝脏,肝脏的防御功能就会下降,从而引起肝脏的病变。2药品滥用抗生素、消毒药和杀虫药及其他药品的滥用,导致体内大量毒素蓄积,会直接损害肝胰脏引发一系列疾病。3营养不足肝脏是集消化、吸收、储存营养和能量、免疫、解毒和排毒等重要功能为一体的器官,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不足会直接影响肝脏发挥正常的功能,比如肝脏解毒排毒能力会下降,代谢受阻,这样肝脏很容易发生病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该如何帮助对虾顺利转肝呢?1换水改底在转肝期要做到水质达标,保持水环境的稳定,注意改低,确保池塘底部环境良好,保持藻相,菌相的平衡。2适度减料饵料的转换需要给对虾一个适应的过程,转肝期间可适度减料来减轻肝脏的负担,转肝后对虾摄食量会增加,我们可以少量多次的投喂,建议每天的增加量不宜超过5%。3谨慎用药像中药中的黄柏,乌头、抗生素、杀虫药等药物都会对虾产生刺激,损害对虾的肝脏,对肝脏造成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们在选择药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使用带有刺激类的药品。4做好保肝工作从虾苗期就开始进行保肝,在饲料中添加保肝产品胆汁酸。为什么添加胆汁酸?胆汁酸可以促进对虾顺利转肝,提高转肝期的成活率,改善对虾肝胰腺的健康,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可与体内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细菌内毒素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从而避免毒害物质对转肝期肝胰腺的损伤。长期使用胆汁酸,还可以降低肠炎、白便、偷死等的发病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对虾的生长速度。对虾转肝期的是否顺利直接决定着南美白对虾一生的肝脏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上几项工作,来确保养殖效益。文章来源山东龙昌动保官方网站。
养殖虾用药
每亩用药50克。
拌沙撒入溏内即可,药发挥作用后虾就会自动游到岸边任人捕捉,捞后放入清水中清醒。
水深时用量增加,反之则减。
江河中,拌好沙后在河的上游撒入水中,捕捞者在两岸边拾虾,或可用虾网挡住虾路网捕。药的用量为10-50克,可根据水的深浅、水面的宽窄、水的流速等具体情况,药量从少到多试用。
对虾养殖施肥和用药技术
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做好消毒和清塘工作,一周后开始注水,并用微生物制剂活化塘底,适当施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之后就可以放苗了,可以先取30尾试水,成活后按照每亩4-5万尾投放。投放后需要定时定量进行喂养,并要经常换水,保持池塘的干净。
什么抗生素能让虾好
近几年来,对虾发病率、死亡率高,传染发病时间越来越提前,在虾病中以弧菌类和纤毛虫类引起的疾病大为突出,并且一般的普通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显著,用苏sH一l药物防治,效果很好。
1.症状 我们于1991年7月在江苏省响水县海珍品养殖总公司进行试验。试验点为该公司的13分场,11个塘口,每个塘口45亩。水深1 .1~1.2米,每亩放入暂养虾苗6 500尾(2厘米)左右,6月下旬水中盐度在8~10编,8月底至9月份为3~12编,7月上旬后虾池5~10夭换水20厘米,水色呈乳白和暗灰色,7月23~25日全场虾池发现病虾,其病症是: 长毛虾和软皮虾—虾的游泳足、鳃叶、虾体表、口器周围及触角附肢等部位长毛,色发黄,壳薄而软,部分虾胃部有残食,病虾在池中乱游,无弹跳力,不脱皮不生长,在池边陆续有死虾出现。黄腮病—鳃丝、虾体发黄,鳃丝发粗水肿,似有黄土附着,鳃壳被鳃丝肿涨向外,盖不下鱼丝,未发现死亡。烂鳃病—鳃丝呈涤褐色或黑色,鳃丝末端溃烂,鳃壳内层膜破坏,壳似透明,在池边有死虾
对虾养殖抗生素使用量多少
养殖的虾一般不会含有激素,因为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如果养殖时对其投喂激素会导致虾难以存活;而且为了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局通常还会定期对虾的产区进行检查,所以养殖的虾一般都能放心食用。
人工养殖的虾一般不会含有激素,因为虾(以及其它一些水产品)对于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对其投喂了激素或者是其它化学物质,则会导致虾难以存活;而且为了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业局还会定期对虾的产区进行检查,因此买回家的人工养殖的虾一般都能放心食用。
对虾养殖抗生素使用量大吗
对虾肠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细菌性肠炎。主要以弧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居多,此类池塘多伴随着底质的恶化,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细菌性肠炎其症状为:病虾消化道呈红色,胃部最明显,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界限不清,对虾体表颜色加深。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
2、藻毒素中毒。养殖水体中有害藻占优势后,在其生理活动过程中和死亡后释放藻毒素到水体中,或者对虾摄食了有害藻类,导致对虾的中毒诱发肠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养殖户也经常发现。水体中一旦出现有害藻占优势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不用一周,对虾出现肠炎是大概率事件。
3、饵料当中的毒素对对虾肠道的影响,诱发肠炎。如变质的饲料当中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黄曲霉毒素,被对虾摄食之后,对对虾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对虾肠道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出现炎症。
对虾肠炎的处理建议
1、症状比较轻的池塘。建议使用优质的“乳酸菌群”+粗蛋白饲料(如米糠,麸皮)浸泡2小时后直接投喂,调理对虾的肠道。也可以使用“聚能菌素”、“水维康”(复合益生菌)等进行拌料投喂。
2、情况严重的,需要使用抗菌素(如血立止,诺立康等,含量为10%的国标产品每100克拌料10千克)+渔乐健,以及水产复合多维拌料内服。连续使用3-5天,之后再用活菌拌料内服,调理肠道,较少肠炎复发的概率。
在内服的同时,建议外用“安洁”(聚维酮碘)或者“铂立康”、“噬菌肽”消毒剂1-2次,杀灭池塘底部的病原微生物,最好使用氧化型底质改良剂(如“底复壮”、“氧复壮”、“铂源盾-底盾”“底源康”等)改底1-2次,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如果是养殖水体藻毒素中毒导致的肠炎,需要先使用“解毒保肝素”进行解毒,视情况连续使用1-2次。之后在大剂量地使用“水维康”、“藻毒分解素”,压制池塘内的有害藻,调节养殖水体的藻相。
养虾 抗生素
大棚养殖虾时,要在地势开阔的场所挖出宽度在二十四米、长度在四十米的池塘,并向其中注入干净无污染的河水,然后在池塘四周使用保温材料搭建大棚,并使用双层塑料膜覆盖,为虾提供温暖的环境。
2、提供食物
虾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吃水中的水草、藻类、浮游生物以及有机碎屑等食物,养殖时要每天为其提供一次饲料,饲料使用红虫、丰年虾、水蚤、水草以及专用虾粮以及青菜,让虾摄入均衡的营养。
3、定期换水
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如果使用静水养殖,最好每隔三天为其更换一次水分,且换水量控制在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使用流水养殖,则应该注意水源的干净,以免使用污染水源,造成虾死亡。
4、病害防治
养虾时要定期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病害产生的概率,并定期对虾池进行清理,将其中的食物残渣、杂草等清理干净,避免残渣在水中发酵,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虾的健康。
海虾养殖激素抗生素
真正的北极虾生长在北极附近,人工无法养殖。
目前,销往中国的海产品主要是煮熟的北极甜虾。活蹦活跳的甜虾在捕捞上来后,马上在船上进行预煮、分级、冷冻、包装,整个加工过程不到半小时,这就充分保证了虾的新鲜度。冰岛的北极甜虾闻起来是虾,吃起来也是虾,嚼起来还是虾。北极甜虾不同于厦门常见的海虾,每只的大小都差不多,头部偏大而且这个部位的膏很特别,一粒一粒的,有点像蟹仔,肉质鲜美甘甜,有嚼头。
基围虾养殖用抗生素吗
基围虾不加激素的,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基围虾是一种广盐性虾类。适应盐度范围广,能在3%的海水直至淡水水域中生长。生存温度为5度—37度,适宜生存水温为17度-32度,冬季水温降至5度—6度也能生存。垍頭條萊
栖息底质以沙泥最常见,具有潜底习性。当天气寒冷.透明度大时隐藏在底泥中,深度可达8—10厘米;适温期白昼也常潜伏于底质中.仅露出两眼和触须。黄昏时进行捕食,夜间活动较多。对低氧忍受力比对虾强,能在pH值7.O-9.0水中正常生活。萊垍頭條
养殖虾 抗生素
自己种的食材要安全一些,还有是国家食品检验合格的食材。
对虾养殖用药
首先要确症: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我判定为桃拉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一般幼虾急性死亡,成虾慢性死亡。
防治方法:A、用0.2至0.3克/m3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2天,隔2天后再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0.2克/m3、光合细菌3克/m3和沸石粉20克/m3、EM原露3克/m3;B、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2克免疫多糖及三黄解毒散,连用5至7天。可以救一部分虾,如果对虾规格已经达到上市的标准,最好马上起水全部上市,以减少损失。无论我说的怎样,请您一定要确症,如果是桃拉病毒感染,请及时处理。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