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祖师的灵光寺寺名的由来,瑗垮北鐏靛厜瀵虹殑浼犺
相传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七月,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出巡视察,由潮安乘船到梅州,经过松口蓬辣滩时,忽遇狂风暴雨,船将覆没。这时,船上的梅御史和随从们胆战心惊,挤成一团。就在这危急之时,忽然一声巨响,随即风停雨止。这时只见一位和尚登船而来。他手挥佛尘,合掌闭目,盘腿坐在船中,口中念念有词。霎时,船中的水尽退,风平浪静,化险为夷。
一天,梅御史来到阴那山圣寿寺进香,见佛殿中供着一尊木雕佛像,与船中所遇救命恩人一模一样,十分惊异,向寺僧一打听,才知他是圣寿寺的开山祖潘了拳,生平轶事极多,49岁坐化成佛,称为渐愧祖师。梅御史听后,即拨出白银千两,扩建修寺。五年后,工程竣工。梅御史念惭愧祖师威灵广大,便将“圣寿寺”改名为“灵光寺”。 灵光寺有“三绝”。 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 其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经常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是什么原因呢?传说是因为殿顶的藻井所起的作用,把烟味“吃”掉了。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称为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我国,这样的菠萝顶仅有两处,另一个是北京天坛的方形藻井。这个菠罗顶妙就妙在它会把大殿内的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而不会使殿内游人被烟呛着。 其三绝是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外国看教堂,中国看寺庙”,来到美丽的世界客都中国梅州,就要参观游览下千年古刹灵光寺。在这里,富有很多的神奇故事和美妙的传说。
首先,要从它的名字开始讲起,灵光寺它座落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腰约海拔500米处。最初是一位唐代高僧潘了拳来这里开山建茅寮,圆寂后于唐朝咸通二年(公元861年),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为“圣寿寺”,至今已有1140多年的历史。而在明洪武18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为灵光寺。那么为什么要改名呢?这里有一段传说。相传明洪武十三年七月,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出巡视察,由潮安乘船到梅州,经过松口蓬辣滩时,忽遇狂风暴雨,河水迅猛上涨,木船随风漂荡,江水涌入船舱,船夫举篙失灵,船将覆没。这时,船上的梅御史和随从们,胆战心惊,挤成一团。就在这危急之时,忽然一声巨响,随即风停雨止。这时只见一位和尚,登船而来。他手挥拂尘,合掌闭目,盘腿坐在船中,口中念念有词。霎时,船中的水尽退,风平浪静,化险为夷。
一天,梅御史来到阴那山圣寿寺进香,见佛殿中央供着一尊木雕佛像,与船中所遇救命恩人一模一样,十分惊异。向寺僧一打听,才知他是圣寿寺的开山祖潘了拳,生平轶事极多,四十九岁坐化成佛,称为惭愧祖师。梅御史听后,即拨出白银千两,扩建修寺,五年后工程竣工。梅御史念惭愧祖师威灵光大,便将圣寿寺改名为灵光寺。
除了这个传说以外,还有“生死树”、“茶泉”、五色雀、无笃石螺、片生熟鱼等美妙传说。 阴那山总面积682公顷,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814种,其中用材植物67种、药用植物401种,动物100多种。其中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12种,如云豹、蟒蛇、穿山甲、苏门羚、白鹇、大灵猫、桫椤、白桂木、穗花杉、巴戟、秀丽锥等。阴那山是粤东第一名山,有众多旅游景点,如玉皇顶观日出、五指峰观云海、五指峰、茶泉等。 人称粤东群山之祖,阴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罗浮、南华鼎峙齐名,并称“粤东三胜”。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海拨1297米,登高望日出,若云龙吐珠;纵目远眺,可望潮州、汀州和梅州,诗人有五指峰巅极目舒,白云深处望三州的咏叹。阴那四面皆山,山势雄迈,泉石清奇,石石有景,美不胜收 阴那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阴阴那山位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那山风景区范围6.6平方公里。山顶五峰并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说。阴那山突起于梅江河谷平原之上,山势雄奇,峰峦叠翠,冬季山顶有积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云的特色。从半山腰上的灵光寺沿山登6750级石阶可到海拔1297米的最高峰――玉皇顶。历代名人墨客游览此处,留下许多诗词墨宝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平面宽14.52米、进深14.75米,呈四方形,是明显的唐代建筑平面结构。殿内供奉有:最前面供奉的就是灵光寺的开山祖师,也就是惭愧祖师――潘了拳师父;再往后是千手观音、地藏王菩萨、目莲菩萨和佛法僧三宝大佛。大佛后面供奉有送子观音;左侧山墙供奉有太子菩萨、六祖慧能和文殊菩萨;右侧山墙供奉有普贤菩萨和定光古佛;殿后立面供奉有伽蓝菩萨和达摩祖师
大钟铸于明朝(1485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重约二千斤,口径约1.5米,高约1.8米。刻有一对联“一百八名钟声,唤醒人间春梦;九十三峰山色,显呈我佛禅机。
在灵光寺门前有两株古柏,一生一死,都有三人合抱那么大,高达七丈左右,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奇怪的是,生树与死树,经过千百年,仍保持同样高大。这里也有一段传说:
相传一年夏天,潘了拳百里外买回两株柏树苗,因为天气炎热,回到寺里,柏树苗已经晒死了一株。他不愿把枯树苗丢掉,同样栽下。栽树时,他念道:“树苗,树苗,快长快高,生死同种,生死同高。”说得也奇,死树苗果然长了起来,可就是有枝无叶,枯而不倒,和生的同样高大,挺立在寺前。 从灵光寺右侧进去约0.5公里的地方,山谷中有条小溪,长年流出清彻的溪水,清凉可爱。但是,每当春雨连绵,久雨之后,泉水变赤,类似茶色,人们称茶泉山谷叫茶坑。传说潘了拳当年来到阴那山,上山伐木结茅修炼。他姐姐同情弟弟孤身一人,寻找而来并住下,照顾潘了拳的起居生活。
潘了拳除了修行苦练外,还经常上山打柴。有一日,潘了拳在山谷里砍柴,姐姐看见天气炎热,便泡好了一大壶赤汤山茶,送到山上给弟弟解渴。当她来到山上,看见树木繁茂,荆棘遍山,只听得斧锯之声和相闻呼唤之声,,却看不到弟弟的身影,于是叫弟弟上来喝茶。可是在山谷深处,不容易上来,就叫姐姐把茶水从山上倒下去。他合拳闭目,嘴里似乎叨念着什么,结果,一条茶泉流到他面前,随即弯下身去,两手捧起茶水痛饮起来,从此,茶流之处成了一条水沟,并长流不止,至今仍同茶水一样的颜色。又据传,清明前后,雨水特别多,待茶坑流出茶泉时,天更将放晴了,故又有茶泉报晴之说。 梅州灵光寺祖师宝殿的殿顶四角,有四条雕刻木龙。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夏日的中午,寺里的和尚忽然发现四条木龙不见了,到了傍晚,木龙又回到原处。第二天又是如此。第三天中午,那和尚躲在房里,窥视殿顶,想看个究竟。果然那木龙慢慢地离开原位,偷偷地向西去。和尚随即跟踪而去,走到二里远的深潭处,只见四条木龙在那里乒乓乒乓地游泳。那和尚不声不响地回到寺里,想到了一个降龙之计:打制了四个铜铃,分别系在四条木龙的脖子上,第二天中午,木龙又要动身,铜铃便“铃铃”地发出响声,木龙顿时胆颤心惊,再也不敢偷去游泳了。几天后,木龙脖子下的铜铃又响了起来,那和尚以为木龙又想偷去游泳,便从房里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左方角的木龙未动,只是铃声作响,其它三个铜铃哑然无声。接着,一群善男信女从左方走进寺来。客人一到,铜铃便不响了。右方的铜铃作响时,右方便有一群客人走进寺庙。
传说木龙被系上铜铃之后,改邪归正,将功补过,以铜铃作为迎客的信号,故有木龙迎客之说。
白鹇
白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