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土塘桡足类大量繁殖的技巧,桡足类的养殖方法

土塘桡足类大量繁殖的技巧,桡足类的养殖方法土塘桡足类大量繁殖的技巧,桡足类的养殖方法

桡足类培育

可以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桡足类养殖

野生的鱼虾适应了小溪里高溶氧的环境,所以必须养在有充氧过滤的鱼缸中,保证一厘米的鱼有一升以上的水。一周内不要喂食,待消除应激反应后再适当的喂食。

溪虾的食物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桡足类生活史

(一)桡足类的小型培养:在室内进行。

1、培养目的:从生物饵料的角度出发,室内小型培养的目的,是研究培养种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史;食性和饵料;环境因子;培养方法等,为大量培养提供资料。

2、桡足类的小型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种的选择:

①选择的培养种,应当是鱼、虾类的优质饵料。

②对环境适应力强的近岸半咸水种类,容易培养。

③食物链短的滤食性种类,适宜大量培养。④发育快,排卵次数频繁,产卵持续时间长,繁殖量大的是较理想的种类。

⑤在天然水体中大量出现的优势种,容易大量培养,值得重点培养研究。

(2)驯化:方法是用桡足类原生活水体的水把采回的桡足类先养在一个稍大的容器内,试养数天,使其适应实验室的条件。包括温度、盐度、光照等的驯化。

桡足类的培养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桡足生物有哪些

世界上有一种动物只有一只眼睛,它是一种桡足类生物。这可不是神话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实际上,这种生物的个头…非常非常小,它可能都没有一粒米大。

这样小的生物,住在全世界的海洋和湖泊里面。它们的身体是透明的,长着长长的触角,而且只有一只眼睛。

桡足类主要特征

海洋浮游动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各类水母)、轮虫动物、甲壳动物、腹足类软体动物(翼足类和异足类)、毛颚动物、低等脊索动物(浮游有尾类和海樽类)以及各类动物的浮性卵和浮游幼体等,其中以甲壳动物,尤其是桡足类最为重要。

还有一类浮游单细胞生物兼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具能动的鞭毛,兼备自养和异养的能力),植物学家把它列为甲藻门鞭毛藻类,动物学家把它归入原生动物鞭毛虫纲。

桡足类的幼体

黄颡鱼最大能长到0.8斤一条,通常个体0.2-0.8斤/尾左右。

黄颡鱼的体长最长大概是20㎝,黄颡鱼刚被孵出的前1~3天,体长为5.0~8.0毫米,从自身卵黄囊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

到第4天以后卵黄囊基本消失,体长长到8.1~9.0毫米,这阶段开始从外界摄食,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幼体,9.0毫米以上仔鱼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行外源性营养。全长13.1~14.00毫米的仔鱼,随鱼体生长,口径增大开始摄食大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和一些原生动物。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

桡足类繁殖特点

 由于各水域中营养物质的组成、浓度、水温、溶解氧的差异及微生物的来源不同,因此其种类、数量差异很大。

清水型水生微生物,在洁净的水域中,因营养物较少,微生物数量也较少。在每毫升水中一般只含几十个到几百个细菌,并以自养型种类为主。常见的细菌有绿硫细菌、紫色细菌、蓝细菌、柄细菌、赭色纤毛菌、球衣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等。此外,还有许多藻类(如丝状绿藻、硅藻等)、真菌(水霉菌属和绵霉菌属)、原生动物(如钟虫及其他固着型纤毛虫等)和后生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等。

腐败型水生微生物,在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水域中,数量较多的是细菌,每毫升水中可达几千万个甚至几亿个,以异养菌为优势。异养菌分解有机物,起重要的净化作用。常见的微生物中,细菌以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产气碱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菌为主,此外还有芽孢杆菌、生抱梭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弧菌、螺菌、假单胞菌,有的甚至还含有伤寒、痢疾、霍乱等病原体;藻类有绿藻、裸藻等;原生动物有草履虫、屋滴虫、小口钟虫等。

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培育

鱼苗培育前的准备工作

(一)、鱼苗池的选择 鱼苗池的选择标准:要求有利于鱼苗的生长、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等。具体应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因为鱼苗在培育过程中,要根据鱼苗的生长发育需要随时注水和换水,才能保证鱼苗的生长。

第二,池形整齐,最好鱼池应向阳、长方形东西走向。这种鱼池水温易升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因此;对鱼苗生长有利。

第三,面积和水深适宜。面积为0.067~0.2公顷,水深1. 5米为宜。面积过大,饲养管理不方便,水质肥度较难调节控制;面积过小,水温、水质变化难以控制,相对放养密度小,生产效率低。

第四,池底平坦,汲泥厚度少于20厘米,无杂草。淤泥过多,水质易老化,耗氧过多对鱼苗不利,拉网操作不方便。水草吸收池水营养盐类,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

第五,堤坝牢固,不漏水,底质以壤土最好,沙土和粘土均不适宜。有裂缝漏水的鱼池,易形成水流,鱼苗顶水流集群,消耗体力,影响摄食和生长。

(二)、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

1.清整鱼池 一般每年进行1次,最好是在秋天出池后或冬季进行。方法是:先把池水排干,经过日晒,杀死病虫害,并使土壤疏松,同时整修加固损坏的池埂,堵塞漏洞裂缝,平整塘底,铲除杂草,挖出过厚的淤泥,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池塘肥力。鱼苗放养前1个月要进行第二次排水。日晒后进一步修整,给鱼苗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2.药物清塘 利用药物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鱼体寄生虫、病原菌,是改良水质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清塘落般在鱼苗放养前10~12天进行。若时间过早,鱼苗放养时往往又会重新出现一些有害生物;时间过晚,药物毒性还没消失易毒死鱼苗,或是池水尚未变肥,浮游生物欠缺,影响鱼苗生长.在北方鱼苗池的清整和消毒一般在5月10日前必须结束。清塘常用的药物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清塘是最有效、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作用原理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能杀死野杂鱼和鱼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生石灰清塘可分干塘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一般采用干塘清塘法,在水源不便或无法排于池水的情况下才带水清塘。

干塘清塘:先把池水排低至5~10厘米,在池底四用挖若干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小坑内,加水化开后,不待其冷却即向全池边缘和池中心均匀泼洒,甩量一般为75~150千克/0.067公顷(1亩,下同)。为了提高清塘效果、次日可用铁耙将池塘底泥耙动一下,使生石灰与淤掘充分混合。干塘清塘时不要把水完全排干,否则泥鳅钻人泥中杀不死;另外石灰浆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产生碳酸钙沉淀,起不到清塘效果。因此即使是经一冬天暴晒完全干涸的池塘,用石灰浆全泣均匀泼洒后,也要马上向池中注入5厘米深的水,让生石灰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带水清塘;是在水深1米左右,将溶化好的石灰浆趁热向池中均匀泼洒。用量一般为150~250千克/0.067公顷。注意事项:①清塘所用生石灰必须是块状,存放时间不可过长,否则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变成粉粒状的磷酸钙而失效。②影响生石灰清塘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的硬度、ph值、生石灰的质量、操作技术、池水多少、池底淤泥量等。生产中要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灵活增减生石灰用量。水的硬度高,ph值低,淤泥厚的池塘,应适当增加生石灰用量。③修建在盐碱坞或池水碱性大的池塘以及急需放鱼的池塘;不要用生石灰清塘而应改用漂白粉清塘。④清塘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遇有小风时,要在上风头顺风撒药,操作时要戴口罩和手套,以免人体受伤。⑤撤生石灰3~4天后,再将底泥翻动1次,使没反应的生石灰充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免放鱼后起毒害作用。然后可向池塘注水。用生石灰清塘注水后8~10天,才能向池内放鱼。 用生石灰清塘的好处:生石灰遇水后可使ph值上升到11以上,杀死一切生物,消毒彻底;生石灰能使底泥的结构变得疏松,增加透气性,加快淤泥中有机质的分解由于改变了淤泥的胶状结构,被底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释放出一部分,提高池水的肥度;钙本身是植物及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施用生石灰能起到施肥的作用。实践证明,用生石灰清塘,等于给池塘施了1次肥,相当于每0.067公顷施25~50千克厩肥的肥效;生石灰还可以中和泥中的有机酸,缓冲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池水保持稳定的酸碱度,呈中性或徽碱性,改善了水质,有利于鱼类生长;还能促进轮虫冬卵的萌发,有利于浮游动物繁殖;混浊的池水,施用生石灰后可以降低池水的混浊度,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

(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清塘的效果与生石灰相似,药性消失快,对急于使用的鱼池更为适宜;漂白粉遇水产生次氯酸和新生态的氧,能杀死敌害生物和细菌,但没有生石灰改良水质和施肥的作用。漂白粉用量:带水清塘每0.067公顷水深1米用15千克,等于每立方米用20克(即使池水达20ppm浓度),也可以干池清塘,每0.067公顷用量为5千克。使用方法:将池水排低至5~10厘米,将漂白粉在瓷盆内用清水溶解后,立即遍池泼洒,两天后可向池中注水,池塘注水1周后方可放鱼。注意事项;漂白粉极易吸潮分解,放出的新生态氧对金属有损坏作用,因此贮藏漂白粉时应密封在陶瓷容器内。不可用金属容器,放在用凉干燥处,防止失效。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并要在上风头泼洒药剂,以防中毒和腐蚀衣服。放鱼前最好用试水鱼进行试验后再大量放鱼。(3)睛塘净清塘:清塘净是近几年由鱼药厂家生产的清塘用鱼药,它的优点是用量少,劳动强度小,易于操作,对野杂鱼;各类病原苗,寄生虫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药性消失缓慢,放鱼时需先放试水鱼。

(三)、放苗前检查池水水质

放苗前1~3天要对池水水质做一下检查。其目的是: 1.测试池塘药物毒性是否消失方法是从清塘池中取一盆底层水放几尾鱼苗,经0.5~l天鱼苗生活正常,证明毒性消失,可以放苗。 2.检查池中有无有害生物 方法是用鱼苗网在塘内拖几次,俗称“拉空网”。如发现大量丝状绿藻,应用硫酸铜杀灭,并适当施肥,如有其他有害生物也要清除。

3.检查池水的肥度 观察池水水色,一般以黄绿色、淡黄色、灰白色(主要是轮虫)为好。池塘肥度以中等为好,透明度 20~30厘米,浮游植物生物量20~50毫克/升。如池水中有大量大型枝角类出现,可用0.5 ppm敌百虫,全池泼洒,并适当施肥。

鱼苗放养

(一)、放养密度

鱼苗的放养密度对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鱼苗生长缓慢或成活率较低,发塘时间过长,影响下一步鱼种饲养的时间。密度过小,虽然鱼苗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但浪费池塘水面,肥料和饵料的利用率也低,使成本增高。放养密度对鱼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实质上是饵料、活动空间和水质对鱼苗的影响。鱼苗密度过大,饵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小(特别是培育后期鱼体长大时),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因此鱼苗的生长就较慢、体质较弱,致使成活率降低。 在确定放养密度时,应根据鱼苗、水源、肥料和饵料采源、鱼池条件、放养时间的早晚和饲养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目前,鱼苗培育大都采用单养的形式,由鱼苗直接养成夏花,每0.067公顷放养10万~15万尾;由鱼苗养成乌子,每0.067公顷放养15万~20万尾;由乌于养到夏花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0.067公顷3万~5万尾。在北方由于无霜期短,为了延长苗种生长期,培育大规格鱼种,各地普遍利用塑料温室大棚进行早繁或南苗北运的方式,比传统育苗提早15~20天,从而延长了苗种生长期。

(二)、培养下池前的适口饵料

鱼苗下池时能吃到适口的食物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在生产实践中应引起重视。具体操作是在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1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这种方法也称“肥水下塘”。它的技术要点在于掌握合适的施肥时间,使施肥后浮游物的繁殖正好适合下塘鱼苗摄食的需要。池塘施肥后,各类浮游动物出现,首先是原生动物,其次是轮虫,再次是枝角类,最后为桡足类。这是由于它的成熟时间和繁殖速度不同所致。鱼苗从下塘到全长15~20毫米;吃食食物大小的变化一般是:轮虫和无节幼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而鱼苗下池时的适口饵料是轮虫,因此池中出现轮虫繁殖的高峰期正是鱼苗下池之时。这样刚下塘的鱼苗不但有充足的适口饵料,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有丰富的适口食物。这样有利于鱼苗的生长而且成活率高。所以适时施基肥和鱼苗适时下塘是养好鱼苗的重要关键。

(三)、鱼苗下塘时注意事项

鱼苗放入培育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鱼苗能否独立生活。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否则,过早下塘易造成鱼苗大批死亡。 (2)凡是运输的鱼苗,须先放在鱼苗暂养箱中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特别是长途输运的鱼苗,血液内往往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造成鱼苗处于麻醉甚至昏迷状态。 肉眼观察,可见袋内的鱼苗多数沉底成团。如果将这种鱼苗直接下塘,成活率极低。因此,应先放入暂养箱中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韵溶氧,使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箱内逆水游动,即可下塘。 (3)鱼苗下塘前先喂食,以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和成活率。将鸭蛋放在沸水中煮1小时以上,越老越好。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待鱼苗饱食后,肉眼可见鱼体内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一般每10万尾鱼苗喂1个鸭蛋黄。 (4)注意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在鱼苗下塘前,从池塘中取一脸盆底层水,放几尾鱼苗,试养半天到1天。如鱼苗活动正常,证明毒性已消失,可以放苗。 (5)注意温差不能太大。鱼苗下塘前所处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不能超过3℃,否则,应调节鱼苗容器中的水温,使其逐渐接近于池塘水温后,方可下塘。 (6)注意池中是否残留敌害生物。放养鱼苗前用密眼网拉1~3遍,如发现池中有大量蛙卵、蝌蚪、水生昆虫或残留野杂鱼等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消毒。 (7)如池水过肥则应加些新水。如池中大型浮游动物过多,可用百万分之1~1.5的2.5%敌百虫杀灭,也可每1/15公顷放13厘米左右的鳙鱼20~30尾吃掉大型浮游动物。尔后将鳙鱼全部捕出后再放鱼苗。 (8)下塘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放在避风处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己游出“有风天则应在上风处放苗”,否则,鱼苗易被风浪推至岸边或岸上。

饲养管理

(一)、饲养方法

鱼苗培育阶段,几种养殖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因此培育的方法一般以施有机肥料为主,同时补充投喂人工饵料。按照施肥种类的不同,鱼苗培育有以下一些方法: ①大草培育法:这是两广地区传统的鱼苗培育方法。大草泛指凡是无毒而茎叶较柔嫩的植物,包括莱类和栽培的草类(如 象草)等,都作为大草用来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其具体操作是在池边浅水处或四角处堆施,一般以150公斤左右为一堆。待草料腐烂分解,水色渐呈褐绿色,每隔1~2 天翻动一次草堆,促使养分向池中央水中扩散。约7~10天后 将不易腐烂的残渣捞出。投草的量一般根据培育鱼苗的种类来定,施水性鱼类,草量可大些,如培育鲢、鳙鱼等;而培育草鱼鱼苗的池塘,投草量可少些。 该方法的优点有:肥料来源广,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肥水的作用较强,浮游生物繁殖多。缺点是:追肥时一次投放量和相隔时间仍较多较长,导致浮游生物繁殖的数量不均衡,水质肥度不够稳定,并降低了水中的含氧量。 ②豆浆培育法:用黄豆磨成豆浆泼入池中进行肥水和喂鱼, 目前已改单一的豆浆培育为豆浆和有机肥料相结合的培育方法。实践证明,豆浆一部分是直接被鱼苗摄食,而大部分则起肥料的作用,繁殖浮游生物,间接作为鱼苗的饵料。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黄豆磨浆前须先加水浸泡,至两片子叶中间微凹为佳,出浆率最高。豆浆磨好后滤出豆渣,立即投喂; 豆浆泼洒必须均匀,少量多次。一般每天泼洒2~3次,每亩水面每天需用黄豆3~4公斤磨成的浆,5天后增至5~6公斤,以后根据水质肥度再适量增加。 豆浆培育鱼苗方法较简单,水质肥度较稳定,夏花体质强壮,但黄豆使用量较多,成本相对较高。 ③粪肥培育法:利用各种畜、禽粪尿和人粪尿用作鱼苗培育池的肥料,通过预先充分发酵腐熟,将粪肥加水稀释后向全池均匀泼洒。施肥量和间隔时间必须视水色、鱼苗浮头情况和天气 等灵活掌握。一般鱼苗下塘后每天施肥1次,每亩50~100公斤。该培育方法的注意事项是粪肥必须预先经过充分发酵腐熟,避免生鲜粪直接施入池塘。一般在池塘边挖一大坑,其大小视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然后生鲜粪倒入坑中,再加入适量的石灰,这样即可使粪肥发酵,还可杀灭粪中可能有的部分病菌、寄生虫及寄生虫卵等,防止或减少疾病传播。这一操作规范往往被多数人所忽略,从而引起鱼病,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除上述培育方法外,还有混合堆肥培育法,草浆培育法,有 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培育法等等。培育方法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方法,才能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日常管理

(一)分期注水 鱼苗饲养过程中分期注水是加速鱼苗生长和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分期注水的方法是:在鱼苗入池时,池塘水深50~70厘米;然后每隔3~5天加水1次,每次注10~15厘米深。注水时需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害虫进入鱼池,同时避免水流直接冲人池底把水搅浑,注水时间和数量要根据池水肥度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二)巡塘 每日早晨和下午各巡塘1次,早晨巡塘要特 别注意观察鱼苗有无浮头现象,如有浮头应立即注入新水或 采取其他措施。要在早晨日出前捞出蛙卵,否则日出后,蛙卵下沉水中不易发现。观察鱼苗活动、生长和摄食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饵施肥数量,随时消灭有害昆虫、害鸟、池边杂草等。及时发现和治疗鱼病,做好各种记录,以便不断总结经验。 (三)控制好水色、水质 池水呈绿色、黄绿色、褐色为好。透明度以25~30厘米为宜。饲养后期容易出现微囊藻等蓝藻繁生,鱼吃了不消化而影响摄食人工饲料,同时这些藻体 会产生毒素,对鱼苗和浮游动物有害,可在早晨藻体上浮聚集在池塘下风处时用生石灰泼洒在上面,将其杀死。一般连续泼洒2~3天,即可将微囊藻杀灭。

(三)、拉网锻炼与分池

(一)拉网锻炼 鱼苗下塘20多天后,一般已达3厘米左右,应及时分池转入下阶段鱼种养殖。出塘前要拉网锻炼,锻炼的目的是增强鱼的体质,提高分塘和运输成活率。因为拉网使鱼受惊,增加运动量,使肌肉结实,并增强各个器官功能。 同时,幼鱼密集在一起,相互受到挤压刺激促使分泌大量粘液和排出粪便,增加耐缺氧的能力,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大量粘液和粪便污染水质,这对提高夏花运输成活率是十分有利的。另外,拉网锻炼还可以发现并淘汰病弱苗,去除野杂鱼,估计鱼数,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安排。拉网锻炼应选择晴天的上午10时左右进行,天气阴雨、闷热和下午均不好。拉网前应停食,拉网速度要慢些,与鱼的游泳速度相一致,并且在网后用手向网前撩水,促使鱼向网前进方向游动,否则鱼体容易贴到网上,特别是第一次拉网,鱼体质差,更容易贴网。第一次拉网将夏花围集网中,提起网衣,使鱼在半离水状态密集10~20秒后,放回原池。如夏花活动正常,隔天拉第二网,将鱼群围集后,移入网箱中,使鱼在网箱内密集,经两小时左右放回池中。在密集的时间内,须使网箱在水中移动,并向箱内撩水,以免鱼浮头。若要长途运输,应进行第三次拉网锻炼。拉网锻炼应注意的事项:一是拉网前要清除池中水草和青苔,以免妨碍拉网或损伤鱼体。二是鱼浮头当天或得病期间,或天气闷热、水质不良以及当天喂过的鱼都不应拉网。三是拉网要缓慢,操作要小心;不能急于求成,如发现鱼浮头、贴网严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把鱼放回鱼池。四是污泥多且水浅的池塘,拉网前要加注新水

桡足类养殖技术

生物学特性 金虎斑鱼体形圆梭形,体质强健;体背橄榄绿色、腹部乳白色,体侧绿色至金黄色,有6个与体长方向垂直排列的暗色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桔红色,有时呈鲜红色。 金虎斑鱼属广性淡水鱼类,生长适温1~40℃,有常年摄食生长的习性。其pH值适应范围6.5~8.5,当氧气下降到每升3.8mg时、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忍耐性。 在天然条件下金虎斑鱼主要摄食小鱼、小虾、水生无脊椎动物。体长2.5~3.0厘米的仔鱼,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5~8厘米时大量摄食浮游动物,8厘米后转向以底栖动物为主;人工养殖金虎斑鱼能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繁殖 1.催产 在天然水域,金虎斑鱼雄鱼1年性成熟,雌鱼需2~3年。雌鱼产卵约3000粒~4万粒。金虎斑鱼最佳催产水温为16℃~20℃。当水温稳定在16℃左右,即可进行人工催产。提前2小时选择成熟亲鱼暂养网箱中,并辅之以缓流水刺激。催产剂有鲤鱼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等。雄鱼采用一针注射,雌鱼采用两针注射,一般8~24小时后可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产卵授精时为提高授精率,雌雄鱼比例应在1比2以上。 2.孵化设施 孵化容器为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圆锥形孵化桶。直径60厘米,高100厘米,有效容积100升,每个孵化桶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 3.孵化方法及条件 金虎斑鱼卵为缓沉性卵,透明状,呈淡绿色;如不透明,呈白色,则为死卵。孵化用水经过过滤、生物处理、紫外线杀菌消毒和暴气等工艺的处理,进水管口直接通到孵化桶圆锥形底部,采用反冲式流水孵化技术,通过调整适当水流量反冲底部,使卵保持悬浮状态。水流不宜太大,以免反冲力过大伤害胚胎。孵化前用双氧水消毒鱼卵,预防水霉病,每桶放卵5万粒。进水溶解氧含量要求在7毫克/升以上,孵化最适水温为16~18℃,水温不得超过20℃,否则孵化率下降和畸形率提高;水质差或浑浊往往引发水霉病。所以,水温的控制和水质极为重要。整个孵化过程应在室内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并且每天要剔除发白的死卵,以防止水霉滋生。其孵化期长短取决于水温,一般14℃时需12天、18℃时5天就可出膜;在14~18℃的范围内,孵化率约为85%,受精卵孵化一般在5—6天内完成。 4收苗 在孵化桶下方设有收苗设施,即在容器中放置80目收苗网箱,水位在20—30公分。水流不能大,以免“贴苗”。鱼苗破膜后直接流入收苗网箱,当网箱内鱼苗达到一定密度时,记数后,将鱼苗转入育苗池中。也可用碗直接从孵化桶内带水捞取,并记数后,将鱼苗转入育苗池中。 养殖生产 1、仔鱼生产。池塘粗养时面积要求3亩~5亩最为适宜,水深1.0米~1.5米为好,在放养前注意培肥水质,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5万尾~10万尾;半精养是用数平方米到数十平方米的水泥池来养殖金虎斑鱼,一般每平方米放数千尾鱼卵;精养时注意放养密度,一般起始密度为每亩10万尾~20万尾。 2、鱼种养殖。鱼苗长至2~3厘米时,需合理放养,一般为每亩0.5~0.6万尾,集约化养殖可提高到每亩0.7~1万尾。养殖过程中采用肥水法养殖,当其体长达到1.8厘米后,可经过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3、成鱼养殖。池塘面积5~15亩、水深1.5~2.5米。规格10~15厘米的鱼种、每亩放养1500~3000尾。采用少量施肥、结合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方法,做好日常管理,并搭养些花、白鲢等鱼类。年底平均个体可达15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

养鸭


土塘桡足类大量繁殖的技巧,桡足类的养殖方法
  • 不能人工养殖的鱼有哪些,有哪些鱼不能养殖
  • 不能人工养殖的鱼有哪些,有哪些鱼不能养殖 >> 不能人工养殖的鱼有哪些,有哪些鱼不能养殖...

    土塘桡足类大量繁殖的技巧,桡足类的养殖方法
  • 鸭子抱窝正确方法,鸭子抱窝图片大全
  • 鸭子抱窝正确方法,鸭子抱窝图片大全 >> 鸭子抱窝正确方法,鸭子抱窝图片大全...

    土塘桡足类大量繁殖的技巧,桡足类的养殖方法
  • 龟鳖的养殖场,龟鳖养殖场名称大全
  • 龟鳖的养殖场,龟鳖养殖场名称大全 >> 龟鳖的养殖场,龟鳖养殖场名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