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湖南养殖的名贵鱼,福建养殖名贵高端鱼
福建名贵淡水鱼
答:梅鱼,产于闽江支流乌龙江、福州洪塘、螺洲一带的江中。它无鳞、头扁,口有细齿,色白,味美。
福建的河流自成系统,独流入海。各河流分布的种各具特色。闽江有纯淡水鱼类131种,仅分布于闽江流域的鱼类有短头鳗鲡、福州鳗鲡、胭脂鱼、鳤鱼、长江鱥、贝氏、彩面…
黄甲鱼
黄甲鱼学名黄颡鱼,又称黄骨鱼。营养成分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益脾胃,利尿消肿。有很高食疗价值,适宜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适宜小儿痘疹初期食用。
福建淡水鱼种类
福建鱼不是海鱼,是淡水鱼
福建有没有淡水鱼特产
1.“蚝煎”,它选用上品“珠蛎”为主料,将鸭蛋、地瓜粉和切碎的蒜苗调匀,再用适量的猪油在平底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的时候蘸料吃既可以十分美味。
2.土笋冻,是厦门及晋江安海一带著名小吃,它是用生长在海滩泥中俗名“土笋”为主料,压破洗净熬煮,烹制冷却后盛入小杯盏中,凝成胶体,再用酱油、香醋、辣酱、花生酱、芥辣、蒜绒等佐料蘸食。
3.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香蕉、龙眼、袖子、菠萝等“六大名果”都是闽南漳州的特产。
4.深沪水丸是晋江深沪有名小吃,其形状有圆形、块状、鱼形几种,制作时将鱼肉剁烂、和以薯粉制成,色泽雪白晶亮,具有下锅膨胀力强、质地坚韧、入口清爽等特点。
福建名贵淡水鱼排名
福建广东两省淡水鱼中,价格高的鱼当属广东乐昌的罗家渡鲥鱼,此鱼体内脂肪肥厚、肉质鲜嫩、味美香甜、营养丰富,为名贵鱼类。罗家渡河段水急滩多,泉水岩洞随处可见,是鲥鱼得天独厚的产卵场和育肥场。这里夏日水冷如冰,溯江而上的鲥鱼游到此处,即泻尽肚中污物,变得更加细嫩,更为名贵。相传在我国唐朝被列为贡品,故而又被称作“皇帝鱼”。
闽南淡水鱼
鱼蛋蛋是鱼丸, 香港人习惯称之为鱼蛋。鱼丸又称“鱼包肉”,用鳗鱼、鲨鱼或者淡水鱼剁蓉,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富有沿海特色风味小吃之一。鱼丸是福建福州、温州、闽南、广东、台湾、江西抚州一带经常烹制的特色传统名点,属于粤菜或闽菜系。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
福建的淡水鱼
白鲫鱼、草鱼(市场大部分都是湖南过来的)、红莲鱼(胖头鱼、大头鱼、鳙鱼)、白鲢鱼(对了这就是之前美国说:造成他们重大损失而且泛滥的鲤鱼)、鲤鱼、青鱼、罗非鱼、鲶鱼、黄甲、武昌鳊鱼、彩云雕、白刀鱼(水库里的,骨头多)、草丽鱼(又称黑鱼、将军鱼)
福建常见淡水鱼类大全名称图片
1、中华水蛇
中华水蛇也叫泥蛇,中文学名中国水蛇,又名唐水蛇。体长0.5~0.7米,在动物分类中,中国水蛇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游蛇科、水蛇属。通常生活在小溪河、沼泽地、水沟、稻田及池塘中,栖息于淡水水域的水草下、淤泥里或有水的洞穴中,以淡水杂食性鱼类和蛙类等为食。
2、铅色水蛇
铅色水蛇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雄性全长370至430厘米,雌性全长392至445厘米。蛇体背面为灰橄榄色,上唇及腹面黄白色,背鳞外侧1至2行鳞片带黄色。头大小适中,吻较宽短,鼻孔具瓣膜,鼻间鳞1枚,上唇鳞8枚,背鳞中段19行,尾下鳞双行,上领骨后端具沟牙。喜欢潮湿的环境,大多为定栖,多于黄昏及夜间活动,食物以小形蛙类和蝌蚪为主,其次为小鱼。
3、黑斑水蛇
黑斑水蛇,游蛇科水蛇属物种,体中等大小,较粗壮,尾短。
4、赤链华游蛇
赤链华游蛇为游蛇科华游蛇属的微毒蛇(无法致人死亡),广泛分布于中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地,为中国特有种。中小型蛇类,全长493~681毫米,最长可达1060毫米。
5、腹斑水蛇
腹斑水蛇又名海豹蛇,是一种水栖蛇类,以食鱼类为主。
6、菱斑水蛇
菱斑水蛇,是一种水栖性的蛇类,主要栖息于河川、湖泊或沼泽中,性情较凶猛,如遇侵略者就会张口还击;具后沟牙,有轻微毒性。
名贵 淡水鱼
在马来西亚,有这样一种天价淡水鱼,名叫"忘不了鱼",一条野生的忘不了鱼市场售价高达1500元/斤,如此高价足以使绝大多数的名贵淡水鱼"汗颜"。
忘不了鱼
在马来西亚十大河鱼排行榜上,忘不了鱼名列榜首,风头尽显。忘不了鱼有一种特性,就是体内含有特殊的果香味,这与其长期食用风车果有关。风车果富含油脂,忘不了鱼可以通过摄食风车果积累脂肪,因此鱼肉不仅入口即化,还有一种特殊的果香味。
福建名贵淡水鱼有哪些
1、大眼鳜
大眼鳜又叫做母猪壳、刺薄鱼、羊眼桂鱼等,体型与鳜鱼相似,眼睛大,上颌后端不达眼后缘,生活习性与鳜鱼相似,常生活在河流、湖泊的流水环境中,性情凶猛,以鱼、虾为食物,最大个体可达2.5kg左右,鱼肉味道鲜美,鱼刺较少。
2、翘嘴鳜
翘嘴鳜又叫做桂鱼、桂花鱼、胖鳜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分布在我国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大部分河流湖川中,其中以长江中下游水域较多,是一种温水性底层鱼类,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已经开始人工网箱养殖,但苗种暂时没有解决。
3、斑鳜
斑鳜又叫做岩鳜鱼,外观与鳜鱼相似,有4枚腮耙,侧线鳞104~124,头部有黑色小圆斑,体侧有很多环形斑,在河流和湖泊中均能存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各水系,特别喜欢生活在流水环境中,个体较小,一般体长100~300毫米
4、波纹鳜
波纹鳜又称癞头桂、铁鳜鱼、花鲫鱼、母猪壳等,生活在水质好的河流中,与其他鳜鱼类似,是高氧底栖淡水鱼。常生于河底的石缝中,水草丰富的缓流中,性情凶猛,是一种小型肉鱼类,以小鱼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个体小,一般为100~150毫米,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等水系。 5、暗鳜
暗鳜又叫做石板鲫鱼、茶叶片、石头鳜、梧不卷等,其体侧扁平,背部弧形,上下颌几等长,口小,上颌后端到达眼中部,眼大,腮耙6~8,侧线鳞64~70,幽门垂10个左右,体色较暗。
6、柳州鳜
柳州鳜目前只分布在广西柳州柳江,大多数栖息在深水和岩洞里,以小鱼和虾为食,身体侧扁,头低平,背缘呈浅弧形;嘴大,下颌稍稍超过上颌;眼睛较大,侧上位的上颌牙呈绒毛状,特征与斑鳜相似。
福建淡水鱼图片大全
1、刺鳅
为刺鳅科刺鳅属的鱼类,俗称刀割、刀鳅、纳追鱼。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我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
2,芝麻剑,
学名斑鱯,是属于无鳞鱼类的一种,这种鱼只栖息于淡水之中。野生的芝麻剑鱼,喜欢栖息在川急的河水之中,尤其是岩石较多,以及水底有乱石堆或洞穴等区域,芝麻剑喜欢藏身于此。
3,青衣鱼
学名叫“桂华鲮”,目前主要分布于西江流域,最大可长到10公斤上下,是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的鱼种。
因为其体表覆盖一层青底红纹的鳞片,非常的瑰丽优雅,所以民间多称青衣、沉香鱼、青龙鲤等,可以说是名字与外形交相辉映。
4,华鲮
分布于湖北、湖南、西江和北江等地区,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沉香鱼。形似鲮鱼,鳞片厚,色泽青稍黑,有淡红点,唇下勾,肉质嫩滑,做鱼生,更是色、香、味俱全。
5,白甲鱼
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白甲、南方突吻鱼、爪流子、香榄鱼、红尾榄、平头榄、滩头鲮。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体修长,侧扁,头短而宽,吻圆锥形,口下位,横裂。
6,光唇鱼
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俗称溪石斑鱼、罗丝鱼。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
7,条纹二须鲃
俗名黄金条、瓜核、红目鮘仔、红目猴鲫仔、五线鱼,鲤形目,鲤科,二须鲃属。产于广东广西及其附近省区,是小型鱼类,体呈纺锤形,体长5到8厘米,全身金黄色,身上散布着许多棕褐色斑块,背、腹、臀、尾鳍均为砖红色。
8,鲴鱼
俗称来摆、沙雅。广西境内种类有圆吻鲴、斜颌鲴、银鲴、黄尾鲴。
9,异鱲
鲤科,异鱲属。类似南方常见的长鳍马口鱲。体侧扁,腹部较窄,腹鳍甚至肛门腹棱明显。分布于珠江流域的广西上林县大明山、南宁市周边、广东南部河流、福建九龙江、漳河水系以及海南岛部分河流。国外分布到越南的局部地区。主要生活于山溪或小支流。
10,缨口鳅
分布于浙江省境内水域、海南岛昌江水系、广西马山、清江及洞庭湖和都阳湖水系等地,常栖息于山溪多岩石的水体。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可以细分为浙江原缨口鳅、云南原缨口鳅、信宜原缨口鳅、平舟原缨口鳅等。
福建名贵淡水鱼种类
武夷山的河鱼有倒剌、白鳜和黑鳜、大口鲶、花鳗、黄尾鲴、鳖鱼、大鲵、蝾螈等鱼。
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贯穿其中,蜿蜒十五华里。又因它有三弯九曲之胜,故名为九曲溪。它全长约10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廊。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