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室内海水养殖水循环系统
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新技术
海洋水有两种循环方式:
1)海陆间循环:循环过程是,海水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被大气带到陆地上空,凝结降水达到地面,地面汇集进入江河,或下渗形成地下水,最后经江河或地下水进入河湖共同流入海洋,完成了海陆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到海面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落到海面上,形成海上内循环。
海水循环水养殖过滤系统
换水
最直接的方法,但成本高,除了盐钱,还有RO机或购纯净水的费用。而且麻烦,每次换水最好不超过总水量的5%,而且要确保盐已经完全溶解。没有溶解的盐会导致珊瑚烂皮,伤害鱼类腮叶。
活石
着名的柏林法就是靠高品质的活石来同时达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效果可以用神奇来形容。缺点的活石较贵,缸中造流要求较强。但基本上没有其他副作用,强烈推荐这一办法。
黑白球
一种带有内循环的封闭容器,白球是反硝化细菌的食物,反硝化细菌在容器中消耗NO3,产生氮气,达到反硝化目的。但可以处理的水量较少(每秒1-4滴),有可能会腐败导致翻缸。
硫磺珠+钙石
两个串联的封闭容器,通过硫磺珠上的反硝化菌消耗NO3,钙石可以消除溶出的微量硫酸。缺点是缸中硫酸盐会逐渐积累,处理水量也是不大。
厚底砂
铺相当厚的底砂来创造微氧区,培养反硝化菌。但要求有较好的翻砂动物或其他措施来防止腐败的出现,危险度极大。
活砂系统
通过在底砂下设置充水层来防止腐败,底砂用纱网分成微氧层和好氧层,是相对有效和安全的去除法。但要求较好的翻砂动物。而且要寻求较好的种砂来启动系统的菌层形成。
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浅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纳污能力差, 水交换能力更差, 海水自净能力有限, 渤海海水的更新周期为15 年。
一些海洋科学家认为, 大约需要200年左右才能够把这个已污染的渤海海水置换成一个正常的渤海海水。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有的永远难以恢复。
海水养殖净化水处理技术方案
水质
自来水暴晒3-7天除氯,然后兑好海盐,兑到1.020度,尽量不要超过,快到1.020度时要一点一点兑以免多了还要添加淡水造成浪费和麻烦,刚兑好的人工海水很混,就像石灰水一样,要经过24小时过滤和添加海水专用硝化菌,基本经过一个晚上水就清了,此时和混浊时都可以放龟,因为海龟对水质要求不严,而且它是靠肺呼吸,丝毫不会影响它,最好过滤器24小时开着,加入硝化菌后几乎不用换水,天天都很清澈,我每天就是添加被蒸发掉的淡水,每天用比重计观测一下海水的盐度,水质控制就是这样简单。
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再加适当的沉水过滤器制造人工洋流,模拟海洋环境。至于蛋白质分离器,个人觉得过滤系统好的话可用可不用。
水温
海龟是热带龟,虽然海龟温度低了也冬眠,但那是成体或亚成体,小苗子不要让它冬眠,那是很危险的,加热时,苗子的温度控制在25-28度之间,尽量不要低于或高于,越接近原产地温度越好。
食物
海龟是杂食的,鲜鱿鱼、带鱼、海带、海白菜、海水贝类、虾类,软体类,泥鳅,生菜,白菜,我以前为铁皮虾,大概7元/斤,现在我都是喂鱿鱼,要买鲜的或冷冻的,切成小块直接放冰箱里冷冻,喂多少就取多少,用温水化开,要是不想使他长的太快就不用天天喂,每隔1-3天喂一次都行,玳瑁就更长,每隔2-5天喂一次就行。
器材
1.必备
过滤器1个、海水盐若干、比重计1个、海水专用硝化菌1瓶
2.可选
加热管1个,温度计1个,蛋白质分离器1个
这都是硬件设施,当然,还需要您的耐心和仔细才能真正养好海龟。希望在养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大家共同分享进步!
海水养殖水处理设备
1)设计合理容量的物理过滤区、搭配合理的物理滤材:实践证明物理滤材白棉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和粗细搭配才能完善物理截留作用,如果白棉厚度不够或者水流过强,都会导致粪便直接通过物理过滤区,导致物理截留失败。
(2)降低下水水流强度:只有降低下水水流强度才能强化物理截留能力。同时提高白棉的有效利用率。通俗的说就是增加雨淋管的开孔密度或者直接使用雨淋板,使得下水水流均匀分散,水流强度下降。这样的生物滤材的残渣和鱼类排泄物就不会在强水流的作用下通过白棉进入生物过滤区。
(3)抛弃水浸式过滤选择干湿分离的过滤形式:白棉全部浸泡在水里,会弱化物理截留,污染的白棉藏污纳垢,会迅速败坏整个水体。2年以前由于经济拮据,为满足饲养更多龙鱼的渴望,我曾经在东营当地的两家龙鱼专卖店干过一段时间。其中一家就是这种水浸式过滤,一年龙鱼死亡20余条。
(4)利用滴流:滴流过滤自出现以来,这种强大的水质处理方式就被很多水族迷所宠爱。由于充分曝气,溶解氧增加,硝化系统更健全。CO2容易逃逸,使得水质酸化期延长,更适合饲养大型鱼。但是滴流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高高架设在鱼缸后方,欠缺应有的美观。没有足够的高度很难完全发挥滴流过滤的优势,因此要在底部过滤上结合滴流过滤,完全利用滴流的优势还有难度。除非你可以牺牲鱼缸的一个侧面来完全做成溢流式滴流下水。
(5)物理过滤区要设计防堵溢流区。设计完美过滤的初衷是创造优良水质,降低饲养管理强度。所以物理过滤区需要设置防堵溢流区,做到防患于未然。
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取海水循环水养鱼系统中沉淀池底部污泥,经厌氧培养训化制得水解种污泥;取水解种污泥与培养液混合,经厌氧培养驯化制得反硝化活性污泥;取水解种污泥与海水养殖废水按体积比为1∶8~10混合、水解温度为20±2℃、pH为6~7,水解反应为8~10h,制得海水养殖废水的厌氧液;取反硝化活性污泥与海水养殖废水的厌氧液按体积比为1∶3~5混合,在20±2℃、pH为7~8的条件下,反硝化反应。
海水养殖循环水系统
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16市2020年年底前亟待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单(青岛市)》、青岛市2020年6月12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攻坚任务行动电视会议及胶州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部分省环委会反馈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胶环委办〔2020〕19号)等工作部署安排,为切实加大海水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减少渔业养殖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制定方案如下。
反馈问题
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要求清理整治海水养殖污染,驻区督察发现,滩涂养殖禁养区内约有400多公顷海水养殖需清理,限养区内有近5000公顷海水养殖需逐步退出,2000余家工厂化海水养殖场手续不全、治污设施不配套。
我市现状
青岛市问题清单的禁养区和限养区养殖问题均属于即墨区。我市因新修订海岸线一直未发布,故尚未确定海水禁养区和限养区,待出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后,可能存在禁养区养殖清理、限养区整治规范等类似问题。我市海水池塘养殖和工厂化育苗存在手续不全、治污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且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础条件差,且多为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不具备改善养殖条件的资金实力,后期升级改造面临极大压力。
整改目标
全面排查管辖海域渔业养殖现状,加快推进清理整顿工作。妥善解决工厂化养殖场手续不全问题,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根据青岛市海水养殖污染控制方案,推进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升级改造。完成规划禁养区清理整治和限养区内养殖管控工作;减少入河入海污染负荷,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养殖用水达标排放率达到85%以上。
整改措施
1、合理规划水产养殖空间。根据省自然资源厅海岸线修测结果和国家海洋公园调整措施,结合胶州实际适时出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并根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要求进行整治。对规划禁养区范围内的海水养殖进行逐步退出,对规划限养区内的海水养殖继续进行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对养殖规模进行合理管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九龙街道办事处)
2、完善海水养殖相关手续。我市工厂化育苗设施建设年代久远,环评、土地等手续不全,需分类调查,进行补办手续或其他配套设施改造。(责任单位: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分局、九龙街道办事处)
3、加强产品及水质安全管控。围绕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按照青岛市海水养殖污染控制方案,加强养殖水质监测及排放前尾水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养殖用水排放前规范化处理示范工作,并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加强渔业养殖投入品管理,加大养殖水产品抽检力度。推动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法开展水产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养殖尾水监测,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放口,保障水域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分局、九龙街道办事处)
工作进度安排
(一)养殖主体排查(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海水养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养殖企业、个人进行登记造册。对重点区域内渔业养殖排放水进行监测,全面摸清海水养殖现状、池塘和工厂化(育苗)养殖手续办理情况,确保“零遗漏”,建立详细台账。配合青岛市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完成青岛市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指导方案。
(二)全面治理( 2020年9月至 2022年12月)
坚持“边查边改”原则,对非法养殖及不符合渔业养殖排放水标准的养殖企业、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置,规范渔业养殖投入品使用;对企业、个人养殖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对排放水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确保排放水安全。根据青岛市海水养殖污染控制方案,制定辖区内具体工作方案,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养殖尾水和养殖废弃物治理。
(三) 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
加强生态型、集约型、质量安全型养殖模式推广,重点推广虾蟹贝混合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节水、环保、少排放再利用上下功夫,保证我市海水养殖业用水“又好又省”。
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新技术有哪些
池塘内循环
池塘内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将池塘养殖传统的散养模式变圈养模式。池塘內循环系统主要由养殖水槽、推水装置、投料装置、增氧装置、集污及排污装置、挡水墙、养水区、推水设备等组成,该系统的最大特别就是能有效控制养殖鱼类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剩余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后,再变为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既有效减少了水体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
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
泰国虾农Arunsopha的内封闭循环养殖模式,其系统由四种不同类型池塘配合在一起工作。第一种类型池塘用于养虾,池塘配有增氧机和集污系统,养殖污水流经第二种类型池塘,该池塘饲养有罗非鱼,罗非鱼用于处理虾池的残饵等有机物,并净化水质。然后,罗非鱼会进入第三种类型的池塘,该类池塘中饲养有尖吻鲈或鲈鱼,用以控制罗非鱼的种群数量。该池塘的水会通过落差进入第四类池塘,在添加了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并进一步净化后返回到养虾池。
水产养殖仿生学系统
水产养殖仿生学的重点在于让池塘水体模拟自然的河口条件,利用浮游动物大量增殖作为养殖虾类的营养补充并且有益菌可以调节水质。一般的操作是前期用发酵好的米糠等泼水培养桡足类,同时投喂发酵豆粕、花生麸等,全程不使用商业饲料。定期在池底缓慢拉动链条或绳索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同时可以释放底泥营养,起到改底、调水、培养浮游动物的作用。
生物絮团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如糖蜜、葡萄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及增加产量等作用的一项技术。
离岸深海网箱养殖
由于近岸养殖易受人类活动,特别是陆源污染的影响,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问题、食物安全问题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除了研究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外,发展离岸深海养殖技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海水养殖新方向与趋势。目前国际上深水养殖技术的研发主要聚焦于鱼类网箱和养鱼平台方面,关于深水抗风浪筏式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则很少。简单来说,就是把大海当成一个很大的水净化池了。
红树林-水产养殖藕合模式
通过在海边种植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P含量,减轻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红树林恢复后在其水域生态放养斑节对虾或南美白对虾,养成后以有机虾的名号出售,获得不错的收益。
生态湿地
生态湿地的技术就是使用人工湿地生态环境净化池通过水循环来净化部分养殖排水水质,实现养殖废水对环境零排放。通过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了输出的渠道。同时还能提高水体溶解氧,为其它物种提供或改善生存条件。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还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
鱼菜共生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由于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石,鱼菜共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模式的水耕和水产养殖技术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系统。
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
高位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就是通过四周增设的增氧机不断运转,使塘水产生水平环流,残渣产生“水力聚污”现象,并向中央底部聚集,再由中央排污管和水泵将池塘底部污水抽到池边宽十多米的水槽里,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分离水中悬浮有机物,停留20——40分钟后,固液自然分离。溢出水槽的水,水层厚度小于0.3毫米,经过30——60度坡度的池壁斜面,利用薄水层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脱氮解毒,最后返回池里。
浮动湿地和浮岛
浮动湿地和浮岛很容易理解,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植物,以减少水体的污染,增加水的透明度,去除营养物质、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此方法适用于水产养殖、湖泊、水道、池塘、水坝和其他淡水体,当然海水同样也是适用的,不过要找到适合海水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新技术研究
第这些白色的液体是公生蚝的小蝌蚪,它们会和母生蚝的卵子相遇,孵化成尘埃般大小的生蚝宝宝。近几年来,人们过度捕捞野生生蚝,导致它的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我们现在吃的生蚝95%都是来自生蚝养殖场。人们会将生蚝养在海边的软王桶中。生蚝六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繁殖,每当繁殖时节来临,工人就会将生蚝放进水温为20到30度之间的繁殖草里游动,从而让母生蚝排卵。这时母生蚝会喷出卵子,公生蚝则喷出小蝌蚪。12小时后,生蚝宝宝就会被孵化出来。当生蚝出生以后,他们会用海水稀释浮游植物混合物,泵送进生蚝容器里。因为这些刚出生的生蚝宝宝十分渺小,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的,只有放在显微镜上才可以看到。
第从他们开始孵化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有壳,且会游泳。等待大约半个月大时就会长到1/3毫米长,这时工人就会将它们转移到循环水里,使其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氧气。随着生蚝逐渐。大工人也会将他们转移到更大的瓶子中,等到他们四到六周大时,就可以前往漂浮在港湾中的生蚝养殖场了。在这里,他们会被放进装有循环水的网箱中,让生蚝宝宝食用浮游植物。未来的六周左右,它们的体积会长到大约四毫米,这时工人会用塑料软网袋装起它们,放在金属架子上,接着把金属架悬浮在海里,让它们生活在海里三个月。随着生蚝慢慢长大,工人也会将它们转移到越来越大的软网袋中。
第现在他们的平均长度大约在20毫米左右,等到六个月后,它们的体积会是现在的一倍大。接着工人将它们铺在海底,这时不再以长度决定收成,而是要看生蚝的重量。当到了生蚝收获的时候,工人会放下这台前面负责挖你,后面负责输送的机器,他会喷射强大水流,把生蚝从海底冲起来,送入输送袋,随后传输到分拣站。工人则挑出体型达标的生蚝,将其放进筐子里。体积不达标的生蚝和其他杂物会回到海里。接着生蚝会放在装有。紫外线杀菌过的海水槽中静止24小时,将所有的细菌全都冲洗出来,通过这样处理的生蚝生吃起来才更放心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