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养的动物有什么,特养动物有哪些
特养动物有哪些?
一 草食类特养动物此类特养动物以草食为主,如梅花鹿、马鹿、羚羊、香樟、牦牛、骆驼、肉兔、野兔等。目前除鹿、兔养殖有一定规模和繁育饲养水平较高及各有一些品种外,其他种类的养殖,尚处于进一步 特养动物开发探索阶段,尤其是品种、繁育、饲养技术、卫生防疫等方面需要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二 杂食类经济动物日前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有肉狗、香猪、小型猪、果子狸、麝鼠、竹鼠、蛇、蛤蚧、野猪、毛驴、猫、牛蛙、林蛙、美国青蛙等。由于此类动物繁殖速度快,市场容量有相当空间,常被炒种者利用以获取暴利,使农户受骗上当。三 特禽类经济动物这是当前颇受各地重视,况相发展的多种特禽统称,其中包括:黑风鸡、白风鸡、贵妇鸡、珍珠鸡、七彩山鸡、火鸡、褐马鸡、金鸡、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麻雀、山雀、鹌鹑、孔雀、鹧鸪、绿头鸭、野鸭、野鹅、肉鸽、鸵鸟、观赏鸟等,此类特禽的养殖技术不太复杂,场地设备要求不高,宜在各在农村扩大饲养,市场销售状况一般看好,尤其是作为营养滋补型和野味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四 毛皮经济动物中国狐、貂、貉、海狸、毛兔、獭兔、艾虎、黄鼬等养殖已有一定规模和经验。但受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很大,已多次出现市场销售大起大落现象,养殖户市场积极性受至一定影响。此外,中国毛皮动物在饲养和营养水平亟待改善,只有大力发展高档毛皮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据专家分析,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普遍存在蛋白质供应不足,缺少科学的饲养标准和日粮配方。五 水产经济动物此类动物种类正在增加,如银鱼、鲍鱼、鳝鱼、泥鳅、珍珠蚌、鳖、绿毛龟、鳄鱼、七彩鱼、金鱼、热带鱼、海豹、鳄、田螺、蟹、虾、海马等。除少数动物有较长养殖史外,大多数在繁育和养殖技术方面缺乏深入引进,在开发,加工,利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六 昆虫等类动物的养殖近年随保健药用和水产发展的需要,昆虫等类动物的养殖有较大发展,种类也有增加,如蝎、蚁、土元、蜘蛛、蝇蛆、蜈蚣、蚯蚓、蚂蟥、黄粉虫、蚕蛹、蜗牛、蝴蝶、稻蝗、鱼虫、白蜡虫、倍蚜等。此类动物随着社会对药物、仪器和工业原料的需要量增加,其中一些种类将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尤其是养殖技术的提高,能进一步推动生产的发展。
这是什么东西啊
这是火鸡,火鸡(学名:Meleagris gallopavo)亦称吐绶鸡,是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首先驯化成家禽的,时间大约相当于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欧洲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火鸡于十五世纪末输入到欧洲,引入中国的时间更晚。火鸡现在北美洲的南部还有野生的。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颜色较不鲜艳。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共有六个亚种,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远古四神兽的凤凰,神兽,代表贞洁与毁灭,具有吐火球,撞击等技能。不过您这还是雏形,需欲火重生一下。
这是珍珠鸡
火鸡
那些野生动物可以饲养
国家允许经营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 首批54种野生动物解禁 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可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现将这54种动物的中文名及别名介绍如下: 貉、银狐(银黑狐)、北极狐(蓝狐)、水貂、果子狸(花面狸)、野猪(仅限杂交种)、梅花鹿、马鹿(塔里木亚种除外)、花鼠、仓鼠(金丝熊)、麝鼠(水耗子)、毛丝鼠、豚鼠(荷兰猪、荷兰鼠)海狸鼠(草狸獭)、非洲鸵鸟、大美洲鸵(美洲鸵鸟)、鸸鹋((澳洲鸵鸟)、疣鼻栖鸭(野鸳鸯、番鸭)、绿头鸭(野鸭)、环颈雉(七彩山鸡、野鸡、雉鸡)、火鸡、珠鸡(珍珠鸡)、石鸡(美国鹧鸪)、蓝孔雀、蓝胸鹑、鹌鹑、巴西龟、鳄龟、中华鳖(甲鱼)、尼罗鳄、湾鳄、暹罗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猪蛙、虎纹蛙、蝎子、双齿多刺蚁、大黑木工蚁、黄京蚁、蜈蚣。 只许观赏的动物:鸡尾鹦鹉、虎皮鹦鹉、费氏牡丹鹦鹉、桃脸牡丹鹦鹉、黄领牡丹鹦鹉、白腰文鸟、黑喉草雀、七彩文鸟、橙颊梅花雀、红梅花雀、禾雀、栗耳草雀、金丝雀。注:括号内为动物别名。
养鸵鸟的价值?有什么用?
鸵鸟全身都是宝,大约有90%以上可作为商品。
鸵鸟肉属于红肌肉,其质细嫩,兼有猪肉和火鸡肉的美味,口感好,比牛肉、猪肉和鸡肉还要好,富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的含量低,含有21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1只成年母鸵鸟年可产50只商品肉鸟,可产精肉2250千克,鸵鸟肉的产量是牛肉的9倍。
鸵鸟以食草为生,无药物残留,故为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1只雌鸵鸟每年产蛋80~120枚,长约15.54厘米,宽度为12.69厘米,鸵鸟蛋是禽中之最,平均蛋重1329克,最大可达1500~2000克。1只鸵鸟蛋相当于24个鸡蛋,可食,口感细腻,味美可口,营养丰富。鸵鸟的蛋壳厚而硬,且有牙色光亮,可作各种雕刻和彩绘饰品,工艺价值颇高。
鸵鸟皮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皮革,其质地柔软而坚韧,其耐用度为牛皮的5倍。由于鸵鸟皮中含有天然油脂,能抵御龟裂、变硬及干燥。鸵鸟皮上的羽根形成天然圆形图案,制成的皮革品价值颇高。
每只鸵鸟可产羽毛1000克,用于现代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和装饰品。绒毛也很名贵,1只鸵鸟可产1.8千克左右的鸵毛,可作为高档时装配料。优质绒毛质地细软,手感极好,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售价更高。
鸵鸟油可用作高级化妆护肤品。鸵鸟的内脏、雄鸵鸟鞭和鸵鸟骨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鸵鸟眼角膜的有机组织结构与人眼睛很相容,可作人的角膜代用品。鸵鸟筋已成功地移植人体。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有鸟中最大的鸟类,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草食性、抗病力强和适应性广的优点。非洲鸵鸟原野生于非洲,在世界上以南美人工饲养较早,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于1988年开始人工试养成功,1992年已有很多地区引进鸵鸟人工饲养、繁育。但现时仍处于种苗繁殖与推广阶段。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绿色工程,饲养鸵鸟已被世界公认为现代的新兴畜牧业。
特种养殖是近十多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我国从1982年兴起养鸽热揭开了特种养殖的帷幕,至今已形成特种禽类、特种兽类、特种水产并驾齐驱的格局。
特种禽类:自从1982年至今,我国养鸽业已历经三起三落,当前乳鸽市场稳中有降,全国存栏种鸽近200万对,市场供求平衡。1986-1987年,广东率先从美国引进美国鹧鸪、美国雉鸡(山鸡),继而鹧鸪热、养雉热风靡全国,至1993-1994年跌入低谷。当前,这两个品种已进入商品化生产。广东市场每只商品鸪批发价8元左右,商品山鸡每500克8-10元。珍珠鸡、鹌鹑、野鸭也早已形成商品化生产。1992年底,广东率先引进非洲鸵鸟,1993-1996年鸵鸟养殖一哄而上。当前,全国有鸵鸟养殖场400多家,存栏鸵鸟约20万只,约占全世界总数的20%。盲目过热的发展,加上国内尚未形成皮毛的开发与加工能力,鸵鸟价值难以实现,使鸵鸟养殖业在1997年跌入低谷。
特种兽类:近年来,全国养鹿业方兴未艾,据悉,全国存栏茸鹿约47万头,年产鹿茸近百吨,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北、新疆、内蒙古、青海、山西、台湾等省区。但世界鹿茸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养鹿业正面临挑战。我国养狐业也几经兴衰,1997年出现升温,全国狐皮年产约40万张,创历史最高纪录。但养狐宜在北纬30度以北,南方养狐皮毛质量较差。海狸鼠曾在我国形成热潮,但由于商品海狸鼠难以为大众化市场所接受,早已被淘汰出局。
特种水产:1985年前后,养鳗业、养虾业、养蟹业、珍珠养殖业先后在各地崛起,至今都已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市场风波。1993年,我国1吨鳗鱼最高价曾卖到20多万元,而去年鳗鱼市价大跌,每吨日本大鳗从7万元跌至4万元,欧洲鳗从10万元跌至3万元,1999年至今我国养鳗业跌入低谷,陷入困境。1990年,甲鱼养殖在我国兴起,我国甲鱼年产量已从1990年的约千余吨猛增到1999年的3万吨。受东南亚各地洋甲鱼源源进入广东市场和我国甲鱼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影响,每公斤甲鱼市价已从初期的600元连续下跌到目前的100-120元,接近成本价。甲鱼苗也从原来的每只35元跌到3-5元。近年来,螺旋藻、鲍鱼、七星鱼的养殖逐渐兴起,目前鲍鱼、七星鱼这两个新品种市场仍较稀少。
特种养殖已成为前景看好的新产业,在我国养殖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使特种养殖业能按市场规律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科学决策,稳中求胜。投资时应对项目、品种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综合分析,向专家、行家请教。2、提高品种的含金量,形成名牌产品。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才能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优质名牌产品。3、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市场是无情的,也是有其必然规律的,在种苗阶段物以稀为贵,但到商品化生产阶段。市场供应量骤增,甚至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跌。市场对每个品种的需求都是有限度和变化的,有时甚至出人意料、应客观地把握市场动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多我转”。4、开发精深加工、形成产业化。我国养鸵业陷入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鸵鸟的皮毛加工跟不上所致。5、强化行业管理。畜牧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加强对种用场企的管理,实施定期鉴定、验收制度。同时应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品种生产性能,促使行业正常发展。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