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鸭养殖成本与利润,鸭的养殖技术和成本
养鸭的养殖技术
鸭子的养殖技术
一是选好品种:比如优良品种金定鸭,这种鸭子产蛋期长。高产的金定鸭在换羽期和冬季能持续产蛋而不休产,产蛋量一年在260至300枚。
二是选择优质饲料:有少数缺乏技术力量的预混合料厂家给饲养户的饲料配方中,蛋白质含量或豆饼含量过高,鸭子食用后,造成营养过剩甚至死亡。所以应该到正规饲料厂家购买全价饲料,这种饲料包括了鸭子生长需要的各种必需的成分。
三是管理要科学:鸭子要按时防疫,避免得病。鸭舍要勤打扫,每天要给鸭舍地面垫上新草,注意给鸭子补光。
养鸭子需要多少成本
我来简单说说吧,既然养鸭子我想应该是大点规模的,分以下几点:①场地:场地一般要宽敞,根据养鸭数量而定,靠近水边为宜;②鸭仔:既然是养鸭为业,卖的是鸭子,不是鸭蛋,所以要选那种肉鸭来养;③饲料:要想鸭子长的快,肯定是需要喂饲料的,但是不要一味的喂饲料,否则成本太大了,一般掺合其他食物喂;④销路:联系饭店和烤鸭店,另外客户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宰杀,鸭毛可以直接卖到服装厂,供其生产羽绒服。注意:鸭子万一生病了,那你要谨慎了得了瘟病会很糟糕,一般血本无归,所以养殖也有风险,主要投资不多,如果你有场地饲养的话,也就是饲料值钱,一年一万只鸭子,养出来估计得两万左右的饲料成本,这里不包括其他食物,鸭仔一万只也就两万多块钱吧,价格不一定,所以你有个六七万就可以养殖鸭子了。我养过鸡,不过赶上禽流感的时候,不怕养不好,就怕有瘟疫,最后祝君成功养肉鸭的养殖肉鸭生产中,只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就会收到明显成效。。。。。抓好品种选择
在养鸭生产集中的地区常有这样的情景:许多鸭农同时养鸭,虽然出栏鸭的日龄相同,使用的饲料也一样,可鸭子的体重却相差很多,料肉比也大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鸭苗质量有好有坏。如果鸭苗品种纯正、质量很好,就耗料少、长得快、赚钱多。反之就会吃料多、长得慢、赚钱少。因此在购买鸭苗时应首选大型名牌企业生产的鸭苗。
(二)抓好饲养管理
有的鸭农经常说:“要让鸭快长,关键在饲养”。可见搞好鸭子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包含了许多养鸭生产技术要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笔者认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规模化肉鸭生产集中地区的鸭农大都是将饲养到一定日龄、体重达到肉鸭屠宰加工厂收购标准的商品鸭一次性全部出场销售。然后对饲养场所和生产用具彻底消毒,为进下一批鸭苗做好准备,在接收新一批鸭苗时又全部选择同一日龄的,为再一次同时出栏做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鸭群生长发育整齐,有效减少不同日龄的鸭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如果鸭农的鸭舍、鸭棚较多,一次全部进满鸭苗有困难,就应分舍分棚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绝不能将不同日龄的肉鸭放在一栋棚舍中混合饲养。
(三)抓好优质饲料
规模化肉鸭生产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富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饲喂专门化的肉用型鸭种,使其快速生长育肥,4~8周龄出栏,体重达2~4千克。由此可见,没有高质量的饲料和不合理地使用饲料是不能高效养殖肉鸭的。
1.一定要选购优质全价饲料。在肉鸭生产集中的区域,鸭农大都选用名牌厂家的全价颗粒饲料。但也有部分鸭农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型饲料加工厂或代
销处购买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检验合格证的饲料。由于饲料质量无保证,进而影响了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建议鸭农一定要买正规饲料厂生产的饲料。
2.一定要选购优质预混料。有的鸭农为降低饲料成本,自己购买大豆粕、玉米、糠麸等主料。然后再买预混料,自行调制鸭用全价料,这种做法是可以的,但需要提醒鸭农注意的是:预混料的营养成分、结构很复杂,没有一定专业技术力量的小型饲料生产单位是很难研发出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配方的。因此使用这样的预混料调制出来的饲料就很难做到营养“全价”,必然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户的经济效益。所以,鸭农自己购买预混料一定要选好厂家,选好品牌,注重质量。
3.一定要保证饲料营养全面。不管是购买饲料还是自己调制饲料一定要保证营养成分全面,符合肉鸭生长发育需要,这是搞好规模化肉鸭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由于肉鸭饲料中营养成分指标多达几十项,因此,鸭农很难凭感观判定饲料中营养成分是否全面。鸭农购买饲料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饲料产品标签,看清上面标出的营养标准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见表1)。
在此基础上,如果鸭农想进一步准确了解饲料中营养成分是否达到肉鸭需要量,可请专业部门对其进行检验。
4.一定要购买优质饲料原料。如果鸭农自己调制肉鸭全价饲料,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购饲料原料,千万不能购买发霉变质的原料,购买的原料中的杂质、水分必须在规定范围之内。各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要合理(见表2)。
5.一定要注意饲料饲用方法。要根据肉鸭的不同日龄和生长发育需要使用不同营养标准的饲料。育雏期间要使用雏鸭料,生长期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中鸭料或成鸭料。另外,还要注意投喂饲料的方法,有的鸭农图省事一次向喂料
的容器中加入过多的饲料,一天甚至几天鸭群都不能将饲料吃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鸭群采食情况少喂勤添,最好是定时定量添加饲料。这样既能保持肉鸭的良好食欲,又可节约饲料便于对鸭群的管理。定时定量给鸭群投喂饲料的基本要求是育雏阶段每3~4小时投料1次,随着肉鸭日龄的增加逐步延长投料间隔时间,适当增加每次投料量。肉鸭达到25~30日龄,每6~8小时投喂1次饲料即可。投料时间最好安排在白天,以利于鸭群夜间休息,减少体能消耗,促进生长发育。
(四)抓好鸭病防控
鸭病是对规模化肉鸭生产的最大威胁,因此,鸭农朋友一定要做好鸭病防制工作,确保养鸭生产的健康发展,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1.要注意消毒的范围:鸭舍和鸭棚内外、所有养鸭生产用具、运动场、堆粪场等都要彻底消毒,不留死角。
2.要注意消毒的方法:鸭舍、鸭棚的内壁和空间可用紫外线灯照射和化学药品熏蒸的方法消毒;鸭床和运动场可用2%~4%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等强效消毒药品喷洒消毒;喂料、饮水等生产用具可用低毒强效药液浸泡洗刷消毒;鸭粪可用堆积发酵并在粪堆表面喷消毒药液的方法消毒。
3.要注意消毒的时间:有的鸭农在鸭出栏后不及时清理粪便和打扫环境卫生,而是在新的一批肉鸭即将入栏前才匆忙清理环境卫生和实施消毒工作,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肉鸭出栏后马上清理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空舍或空棚20天,再次消毒之后才能将新一批鸭苗接收入栏。另外,要在养鸭期间做好消毒工作,养鸭用具经常洗刷消毒,清除鸭床上的粪便、垫料后马上对鸭床进行消毒
鸭的饲养技术
1、饮水方面养鸭子要注意育雏期前一周需要饮用凉开水,为了增强鸭子的抵抗力,调节肠胃平衡,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益富源动物食用液。
2、饲料管理方面鸭子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必须在饮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给予供料,特别是育雏前三天。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喂料器,保障每只鸭子的采食面积。饲料的添加应少量多次,防止发霉变质。
3、饲料配方方面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将影响鸭子的采食量,为了保证鸭群的营养,需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饲料。夏季需要配置专用的饲料,在保障氨基酸需求的前提下,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最低。
4、饲养方式养鸭的方式有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网养、笼养以及地面饲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养殖方式,网养的优势是可以减少鸭子与分辨的接触,从而降低发病率,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夏季,当然夏季进行笼养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可以有效减少鸭子与粪便的接触。地面饲养要注意不能用较厚的垫料,特别是不能用吸水性差的稻草,我们可以选择锯木屑或者水泥等地面。
5、疫病预防饲养区域的卫生环境对于养鸭是非常重要的,鸭舍一定要定期消毒杀菌,以预防为主,而且要定期给鸭子打疫苗。平时要多注意观察鸭子粪便的颜色及形状和鸭子的活力表现,如果发现有异常一定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影响其他鸭群。
养鸭的养殖方法
飞鸭兰花喜欢生长在散光的环境中,栽培在有树荫下的环境最好,保持充足的光线照射,但是不能在高温下长期暴晒。飞鸭兰花要保证好适宜的土壤条件,养在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中,土质适宜才能利于生长,才能促进发育。飞鸭兰花栽培期间需定期浇水
养鸭技术指导
品种选择。一般建议养殖户们选择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放养时间。一般最适合放养的时间是果树繁衍生长盛期,因为那个时候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疏菜、果实等食物,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也可以成为它的食物,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园地选择。一般在果园里进行放养比较合适。因为果园里的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对于果树的生长有很大的好处,像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笼养鸭的养殖技术
一 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二 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三 园地选择。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 棚舍建造。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应以6-7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五 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6、防止中毒:放养园的果树在必须喷施农药时,严禁喷剧毒农药。应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或低浓度低毒的杀菌剂农药。在喷药期间,实行限区围栏放牧,以避免因乱放而中毒。也可将鸭圈养3-5天,然后再放入放养区。在限区放牧时,可适当增加补饲量。
养鸭技术大全
鹅舍建筑设备
1、鹅场选址:肉鹅以食草为主,鹅场选址应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并且保证水源无污染,水源除了饮用外,鹅清理羽毛、放水、活动、配种等都离不开水。饲草资源制约着养鹅的成败,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中年和成年肉鹅每只一天可以消耗1.5~2.5千克青草,因此,肉鹅场的建筑地点,最好有较大的草地。
2、鹅舍设计:鹅舍的建筑设计,总的要求是: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干燥防潮,经济耐用。鹅舍的建筑因鹅群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育雏舍、育肥舍、种鹅舍及孵化室等几种。鹅虽是水禽,但鹅舍内最忌潮湿,特别是雏鹅舍更应有一定高度,排水良好,通风。水源与肉鹅舍之间应设有运动场,最好为水泥地面,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水面与运动场的连接处不能太陡,坡度不应超过40°。
肉鹅饲料准备
1、青绿饲料:青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青绿饲料含水量高,能量低,粗蛋白含量高,容易消化,成本低廉,是目前肉鹅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也是农村发展肉鹅养殖用量最多的饲料。适合肉鹅采食的青绿饲料品种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蔬菜类饲料、作物茎叶、水生饲料、青绿树叶等。青贮饲料主要在冬天缺少青绿饲料时使用。
2、精饲料:精饲料是肉鹅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玉米、大麦、稻谷、麸皮、饼粕类等,肉鹅的精料种类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肉鹅交配繁殖
1、种鹅选择:种鹅是养鹅业的基础,对种鹅的选择称为选种。选择种鹅时,其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可以反映出种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可作为判断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2、种鹅配种:一般的公鹅品种,180~200日龄达到性成熟,就有了配种能力,但是,往往在300~360日龄以上时才开始配种,这样种蛋的受精率会更整齐,便于管理。公鹅使用年限以3~4年为宜,过老的公鹅由于体质较差,其受精率也会相应降低。
母鹅饲养到7个月左右开始产蛋,开产后鹅蛋重量达到100~130克时,就可以配种了。当种鹅到了适合配种的年龄,就应按照1:4或者1:6的比例进行公、母搭配,放置于同一个鹅舍里,使其自然交配。因为鹅有水中交配的习性,公、母鹅在水中嬉戏时便完成了交配。
肉鹅孵化管理
1、种蛋选择:作为入孵的种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用三氯异氰脲酸粉,以1:200的浓度浸泡种蛋5分钟,然后将蛋壳上的粪便等污染物清洗掉。选蛋时,蛋壳上有破洞或破损的地方不能用作种蛋,蛋形以卵圆形为最好。
2、摆蛋翻蛋:肉鹅种蛋选好后摆入蛋盘,放进孵化机,开始孵化。新的小生命即将诞生了。在孵化时,首先要控制好孵化机的温度,以皖西白鹅为例,肉鹅种蛋的孵化温度应掌握在37.2℃~38.2℃之间。其它品种会略有不同。为了使入孵的蛋上层、下层,以及每个蛋的各个面都受热均匀,必须进行翻蛋。一般每隔4~6小时翻一次,一直翻到鹅出壳的前三天。
3、凉蛋照蛋:孵化器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做到空气新鲜,使氧气输入含量不低于17.5%,最佳为21%。在孵化期后期或者在夏季孵化时,特别是孵化到17天以后时,需要进行凉蛋。目的是让鹅胚胎排出过剩的体热。可打开孵化机门,间隔抽出蛋架上的蛋盘进行散热。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使用灯光或者日光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是否符合胚胎的长相,主要有三照,当鹅种蛋孵化到第7天时第一照,15~16天时二照,23.5~24天时三照。
6、适时出雏:以皖西白鹅为例,当种蛋孵化到第28.5天~30天时,开始出雏。第30.5天~31天时,大量出雏并出壳完毕。
雏鹅饲养管理
1、及早开水:雏鹅从孵化室运出来后,立即安排到事先准备好并消毒过的育雏室里,稍事休息,应立即开水,也就是供给充足饮水。
2、适时开食:雏鹅在第一次饮水后,紧接着就要开食,开食是在雏鹅开始“起身”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的精料为颗粒状雏鹅料,一般由细小的谷食类原料制成。开食的青料要求新鲜,易消化,以幼嫩、多汁的青菜为最好,青料要切成1厘米左右的细丝状。开食的时间约为半小时。以皖西白鹅为例,开食时的喂量一般为每1000只雏鹅一天5千克青料,2.5千克精料,每隔2~3小时昼夜饲喂。以后逐步改为饲喂次数减少,饲喂量增加。
3、良好放牧:放牧就是让雏鹅到大自然中去,采食青草,饮水嬉水,运动与休息。通过放牧,可以促使雏鹅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性和抵抗力。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外界气温高时,可以结合放牧让雏鹅到水中逐步适应水性。
4、及时分群: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论何种育雏方式,都要防止鹅群“扎堆”,这是提高育雏成活效率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适时控制鹅群密度,一般在第1周,直径35~40厘米的围栏中养雏鹅15只左右,以后逐步减为养10只左右。
成鹅饲养管理
1、中鹅饲养:雏鹅经过舍饲育雏和放牧锻炼,进入了中鹅阶段。在我国,对于一般品种来说,中鹅就是指4周龄以上至70日龄左右的肉鹅。这个时期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出适应性强、耐粗饲、增重快的鹅群,为下一阶段选留预备种鹅或转入育肥鹅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中鹅的营养需要,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5%、豆粕27%、麸皮3%、预混料5%。预混料主要包括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以及添加剂类饲料等。
2、育肥阶段:中鹅饲养70日龄后,应先从鹅群中选留种鹅,作为种群定向培育。剩下健壮无病70日龄以上的中鹅作为育肥鹅群。经过70天的饲养,虽然肉鹅体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都有一定的膘度,如,皖西白鹅3千克左右就可以上市,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体重仍偏小,肥度还不够,肉质含有一定的草腥味。为了进一步提高鹅肉的质量和产肉量,必须饲喂丰富的能量饲料进行育肥。育肥时间以15~30天为宜。
3、后备种鹅:中鹅养到70天后,留作种用的那部分鹅被称为后备鹅,饲养后备鹅的目的是提高肉鹅种用价值,为产蛋和配种作准备。这时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因此要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首先青绿饲料要让其自由采食,精饲料要定时定量饲喂,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1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后备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豆粕20%、麸皮9%、石粉6%、预混料5%。后备种鹅到100日龄左右时要公、母分开饲养,直到开产或配种,防止早熟鹅滥交乱配。
4、种鹅饲养: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鹅的繁殖性能,繁殖高产健壮的后代,为肉鹅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种公鹅在配种期主要是保证其旺盛的精力和性欲,以便高质量完成配种任务,无论是配种或非配种期,种公鹅对饲料的要求都不是太高,只要满足其日常需要,参照后备种鹅的精料配方就可以了。
母鹅在产蛋期,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要明显增加,尤其是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更多,如果营养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蛋质量。产蛋期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6%、豆粕22%、石粉7%、预混料5%。精料饲喂要定时定量,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250克~2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青绿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养鸭的养殖技术视频
1、鸭子剁块,洗 净血水(冷冻鸭要先用冷水泡至化冻)。上锅加满冷水,加拍碎的老姜,大火煮开将鸭块倒出沥水,挑出老姜,洗净锅,擦干。
2、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蒜瓣、葱白段、八角、桂皮、姜片煸炒,倒入鸭块加少许酱油翻炒。倒入整瓶啤酒,一点点醋(放醋的话肉比较容易烂)盖好盖子,大火煮开(把土豆、香菇切块,土豆块可以大一些,备用),多煮一会,这样汤汁看起来比较浓。
3、换小火慢炖,汤剩一半的时候加土豆块、香菇,换大火沸一下再调回小火。
4、三分钟后换大火,加入适当酱油(上色用)翻炒,大火收汁。放鸡精起锅,装盘后洒葱末。
养鸭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1、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鸭棚来养鸭子。 应在鸭棚周围,围上高约50厘米的金属网。 鸭子属于水禽,鸭棚里常常湿漉漉的、到处是粪尿。
2、让鸭棚保持干燥的方法是除掉粪尿、通风日晒并撒上干燥的沙子,或者事先在地面铺上用竹篾、木板做的留有小空隙的地板。
3、要对鸭子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4、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
养鸭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一.鸭场与设施要求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 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m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
3 .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1. 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2. 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2. 生活管理区设有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4.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5. 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要求
(一)卫生要求
1.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并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消毒剂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按照GB/T 16569-1996的要求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
3. 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鸭舍入口设供工作人员鞋消毒用的消毒池或消毒盆。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二) 蛋鸭免疫
1. 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
2. 推荐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8~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60~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三 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四.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 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 雏鸭饲养
① 开水:“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
②开食: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③饲喂次数:(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4. 雏鸭管理
① 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离鸭背20cm处的温度应达到:第1日龄32℃,(2~7)日龄31℃~28℃,(8~14)日龄28℃~25℃,15日龄以后保持在25℃~20℃。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② 密度:(1~7)日龄25~30只/ m2,(7~14)日龄20~25只/ m2,(15~28)日龄15~20只/ m2。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 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每天1次~2次,一周后增加到3次~4次,每次5~10分,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差低于5℃时,需运动20分左右。
(二) 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3Lux~5Lux之间。(Lux:勒克斯)
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产蛋期(17~72周)饲养管理
1.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2%~3%。
2. 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1400g~1500g。
3.从产蛋初期(100~120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3次,夜间9~10点增喂1次。
4.从产蛋率达到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5天为宜,每天替换比例为20%。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150g左右。
5. 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6.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7. 室内相对湿度宜为60%~75%。
8. 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8~9只/ m2。
9.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14小时,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增加1小时,每隔7天增加1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光照明,弱光强度为3Lux~5Lux。
10. 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11. 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12. 鸭蛋收集:
① 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② 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③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五.废弃物处理:鸭舍清理出的垫料和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肉尸处理应符合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
六 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雏鸭数量及鸭舍编号、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产蛋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养鸭子养殖技术
1. 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鸭棚来养鸭子。应在鸭棚周围,围上高约50厘米的金属网。 鸭子属于水禽,鸭棚里常常湿漉漉的、到处是粪尿。
2.让鸭棚保持干燥的方法是除掉粪尿、通风日晒并撒上干燥的沙子,或者事先在地面铺上用竹篾、木板做的留有小空隙的地板。
3.要对鸭子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
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4.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
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
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
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
5.鸭子不能随便抚摸,因为鸭子的警戒心比较强。
我们要先轻轻地抚摸它的身体,再用双手托住它的腹部,抱起来。
触摸鸭子之后,为了防止传染上鸭子带有的病菌、防止沙门氏菌等霉菌感染的发生,应该用药性肥皂或酒精等洗涤消毒。 6.锻炼鸭子下水的方法是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
下水上岸后,要让鸭子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