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型淡水鱼,养殖淡水小溪鱼
溪流冷水鱼养殖
养冷水鱼首先要注意控制温度,冷水鱼对温度也是有要求的,通常不能高于20℃。平时要注意投喂,每天可以喂食1-2次,每次不要喂太多。另外,定期要给它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卫生,这对于鱼儿的健康很有帮助。换水的时候最好清理一下鱼缸,将底部的污物抽走,以防水体恶化。
控制水温
养冷水鱼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水温,冷水鱼对水温的要求是不能高于20℃,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不过目前大多数时候提到的冷水鱼,其实是一些广温性的鱼类,它们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在0-40℃的环境中都能存活。
投喂食物
冷水鱼的种类有很多,它们的食性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投喂。通常每天要喂养1-2次,如果饲养的是成鱼,可以隔一天喂一次。喂食不要太多,如果水中有大量残饵,很容易导致水体恶化,从容影响鱼儿的健康。
定期换水
养冷水鱼也要定期换水,换水周期一般要根据水质情况决定。如果水体保持的不好,三四天就要换一次,但一般一周换一次就可以了。如果缸内有过滤器的话,也可以半个月或一个月换一次,每次换水要换四分之一左右。
注意清洁
养鱼一定要注意清洁,不仅仅要清理残饵,缸中的鱼便也要清除。如果有过滤的话,可以将其吸走,没有的话就只能换水的时候吸出了。另外如果有爆藻的迹象,也需要将藻类清理一下,以免影响水体的溶氧,导致鱼儿缺氧。
冷水鱼的养殖
1.苗种放养
可投放杂交鲟、虹鳟等价值高的淡水性冷水鱼类,投放规格应大小均匀,养殖苗种进池前应消毒,保证不带病入池,饲养池提前用生石灰全池消毒。放苗时运输水与饲养池内水温相差应不超过3℃。按照每立方米产20-50kg鱼计算投放鱼苗量。
2.饲料投喂
饲料可选用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根据养殖品种选择,一般在 38%-45% 之间。放苗后两天方可投喂,首次几次投喂应少量多次,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吃食情况逐渐加到正常量。每日定时定点投喂,鱼苗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3%-5%,成鱼为鱼总体重的 2%-4%,根据天气、水温以及鱼的摄食状况灵活增减。饵料颗粒大小应满足适口性,不宜经常更换饲料厂商与种类。
3.水质管理
饲养池水体高密度养殖,水质恶化速度快,因此,需保证饲养池水体交换量不低于5m 3 /小时,且定期排污,同时每周检测各个池的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有条件的可安装水质监测设备。
4.日常管理
坚持每日早、中、晚的巡查,及时捞出病鱼死鱼,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立即处理。做好每日投喂量、死亡量、用药情况、水温、水质等各项记录。对设备以及管道设施做好定期维护,确保各项设备运行正常。
鱼病防控防治
饲养池中高密度的环境下鱼体容易互相摩擦致伤;小水体的环境使得药物更容易均匀扩散,施药操作也更便捷,但用药量需精确。常见的冷水鱼品种如虹鳟、杂交鲟等其抗病能力较强,但发病后难以治愈,且对药物敏感性较高,故对鱼病方面主要以预防手段为主,保健壮体的药物为辅;药物选用以刺激性小的为主,施药时需严格控制药物浓度的精确度。
冷水鱼养殖基地
冷水塘适合养殖的冷水鱼品种比较多,但我觉得养殖娃娃鱼,虹鳟鱼和俄罗斯鲟鱼比较好,因为这些鱼类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还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并且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可食性比率高,很受市场青睐,经济价值较高,所以养殖这几种鱼比较好。
淡水鱼养殖
鲶鱼:最大的鱼((Catfish)
巨无齿(Pangasianodon gigas),又称为湄公河巨鲶,生活在10米深的主河道中。2005年在泰国捕获的一条雌性湄公河巨鲶,身长2.7米,重293公斤,成为有明确记录以来捕获的最大淡水鱼。湄公河巨鲶的远方亲戚们,如欧洲的欧鲶(Silurus Glanis)和南亚的坦克鸭嘴鱼(Bagarius yarelli,这中文名起得如此霸气),也可以长到非同寻常的巨大体型,世界上最大的鲶鱼还曾背过袭击人类的恶名。
鲟(Sturgeon)
鲟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鲟科有好几种都具有竞争世界最大淡水鱼称号的实力,包括鳇(Huso dauricus)、欧鳇(Huso Huso)和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而名头最响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与它们比起来只能甘拜下风。许多种类的鲟都具有洄游的习性,大部分时间在海里度过,因此也有人将其视为海鱼,但大部分科学家还是将它们归为世界最大淡水鱼。
鳇
又名达乌尔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黑龙江流域。在遥远的欧洲它们有个表亲:欧鳇。欧鳇的体型更大一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据称1827年曾有人在伏尔加河河口处捕获一条欧鳇,长度为7.2米,重达1476公斤,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湄公河巨鲶和巨骨舌鱼的最大的鱼类纪录。
溪流养殖鱼种
“溪哥”
这鱼只生活在清澈水域,肉味极为鲜美,我们叫“溪哥”嘴巴很大,张口最大可达眼部中央正下方,雄鱼体侧有10~14条蓝绿色不均匀横纹俗称红猫,雌鱼则银白色。
石斑鱼和溪石斑鱼区别
溪石斑鱼是属于淡水石斑鱼的一种,只是这种鱼只属于小溪的特殊鱼种,它只停留在干净的水域里,对水质要求很高。这石斑鱼又叫光唇鱼,生长在南方山区的沟涧溪流石缝,或者是深水潭的底部。鱼体表呈灰黑色,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嘴角两边各长有一根须,成鱼体长约12至15厘米,重约50克左右,最大150克,以溪流中的石虫、小型水生动物和微生物为食。其外形美观,体格健壮,抗病能力强,喜欢跳跃。喜欢群居三五成群集体活动,初夏也就是五六月间以及深秋初冬时节是垂钓淡水石斑鱼的最佳季节。
溪流冷水鱼品种
1.能繁殖的冷水鱼有三文鱼,虹鳟,鲟鱼,雅鱼,锦鲤等。
2.冷水鱼是鱼的一个种类,主要是人们按照鱼类对于生活环境,尤其是水温的要求,高于20度水温就不能存活,所以叫冷水性鱼类。
3.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他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
4.因此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至18℃为宜。
5.以水温较高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6.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鱼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
7.鱼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鱼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
8.鱼池供水条件不好,采用串联鱼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池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对下方池鱼的危害。
适合养殖的冷水淡水鱼
冷水性鱼类是淡水中生活(包括降海类型)的鱼类能适应较低水温的生态类型。这种鱼类多生活于北半球的山涧溪流,可以在水温较低的水体中生长发育。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0℃,最适温度为12~18℃,所能适应温度的上限是22℃,极个别的种类可以极短时间的适应24℃的水温,当温度升高时,即水温超过20℃时,冷水性鱼类会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停止摄食和生长发育,直至死亡。 广义的冷水性鱼类是指所有生活环境水温较低的种类,只要其生活环境水温低于某一温度点即可,尤其是北半球45℃以北和海拔较高地区的许多种类都称之为冷水性鱼类。按此定义,我国有冷水性鱼类近90种,包括7目、12科、36属和4个亚属,主要种类有:细鳞鱼、哲罗、花羔红点鲑、乌苏里白鲑、各种大麻哈鱼、茴鱼、胡瓜鱼、公鱼、大银鱼、狗鱼、鱥类、雅罗鱼类、裂腹鱼类、一些鳅类、江鳕、刺鱼和杜父鱼等。
溪水冷水鱼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他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
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以水温较高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鲟鱼 益气补虚,活血通淋
适合山溪冷水养殖的鱼
比如说:
1、白云山鱼
白云山鱼主要分布在广州的小山溪中,这是一种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亚洲语种,颜色搭配十分清丽,饲养起来相当简单,直到目前依旧是相当抢手的。
2、泰狮
泰狮的是一种侧视观赏型,适合在玻璃缸中饲养,另外不同的品种有着不一样的形态特点,还有相当丰富多彩的颜色选择。
冷水鱼养殖条件
养殖观赏冷水鱼 ,不能长时间2~3天喂一次 。假如有条件的话 可以每天投喂1~2次 。
但是切记每次的投喂量不可过多,如果投喂过多 ,不能短时间吃掉的话 ,就会腐烂变质 ,影响水质 ;再就是有些鱼,不知道饱,吃的过多容易撑出毛病 。切记,鱼往往是被撑死的,而不是饿死的 。
假如有条件的话 应该投喂活食如鱼虫、水虱等,有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
冷水性鱼类养殖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以水温较高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鱼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鱼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鱼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
冷水鱼放养密度虽然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养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以上时,因此,冷水鱼放养应保持在10~14千克/立方米范围内,这样即可大限度地利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分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残食与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
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饵率3%左右,成鱼2.5%左右。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最关键的是长期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以减少鱼病发生。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