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内陆地区怎么养殖海水鱼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内陆地区怎么养殖海水鱼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内陆地区怎么养殖海水鱼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

大黄鱼的身体结构只适合海水生存淡水养殖还未成功大多数人工养殖大黄鱼都是在靠近沿海的城市 搭建水渠 引用海水 或是做海水配比

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可以。

对于海水引入内陆,一般是用于近海的养殖,对于引入大陆内部,不怎么现实。

因为大陆的海拔高于海平面,海水引入内陆,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海水引流,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成本。

并且海水进入内陆,会改变当地的地下水和土质,不利于生态环境。

内陆海水养殖技术

主要是内陆没有海水呀,如果从海边运送海水,那成本就太高了,而海水是无法用盐勾兑的,因为海水里不仅仅有盐,海水里还有许多藻类和微生物。

海水鱼的工厂化养殖

1、选址

由于海葡萄的生活习性及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养殖地的选择上就需要慎重考虑。考虑到湿润度和盐碱度的问题,一般会优先考虑的是海滩以及沿海附近的位置,其次就是还可以在沿海地带利用现在比较先进的科技来进行养殖。

2、养殖

海葡萄一般都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所以只需要采购比较健壮的、没有病害的、颗粒饱满的、光泽度较高的海葡萄植株进行养殖,最后将选好的种苗栽种到选好的养殖区域即可。

3、施肥

在海葡萄还是幼苗状态的时候,这时所需的养分会比较多,主要采用专门针对藻类生长的有机肥料或者是高效肥料进行施肥,一般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一次施肥,这样可以促进海葡萄的快速和高效繁殖。等到海葡萄藻长高长长之后就可以根据它具体的需肥情况来进行了。

4、控温

海葡萄是热带植物,它虽然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但是它的抗寒年能力是并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控好水体中的温度,以免影响到海葡萄的生长。最适合海葡萄生长的温度一般是二十二到三十二度左右,其中最低温度最好不要超过两度,否则会被冻死。

5、防病

海葡萄是生活在海水中的一种植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海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虫害以及因水体污染所引发的一些病害,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的准备,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每隔一个月左右就需要杀一次虫,这样可以增强海葡萄植株的抗性。

6、水质

海葡萄养殖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它海葡萄的成活问题,所以在养殖的时候以及养殖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将水体进行多次的净化和过滤,尽可能的将水中的微生物清理干净,这样才能够保证养殖的海葡萄可以健康生长。

7、光照

海葡萄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要保证养殖场中有适合海葡萄生长的光照,可以让海葡萄群全面的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可以采用半遮光的方式来进行,但是遮光的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光照不足,造成海葡萄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需要投资多少钱

内陆养殖指的是在内陆的水域中进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及其幼苗的养殖活动。种类:包括鳟鱼、鳗鲡、鲤鱼、草鱼、鳙鱼、鲟鱼、罗非鱼、河鲀、青鱼、鲢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养殖;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鳌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养殖;河蟹、大闸蟹等蟹类养殖;以及河蚌、螺、蚬等贝类养殖。陆地淡水养殖通常是以工厂或者露天池塘的模式进行养殖,对环境条件如水温、溶解氧、pH以及其他环境参数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封闭性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可以将各种水质指标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因此陆地淡水养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相比之下,养殖户或管理者对水质条件的干预强度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再看看开放式的海水养殖。虽然海水网箱已经可以升级为深远海抗风浪网箱,有的还配备了水下智能机器人进行清污操作。但是网箱、鱼排、筏架等养殖设施对洋流、水温、溶解氧、pH等指标几乎没有控制能力。因此,海水养殖者对环境的控制作用极少,“靠天吃饭”的特点比较突出。除了洋流,一些异常的气候现象也会直接影响海水养殖,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与台风。

厄尔尼诺现象会极大地改变太平洋西侧与东侧海岸的温度曲线,太平洋两岸的的海水养殖业也因此深受其害。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局部海水温度会比往常高3-6℃,大量的冷水鱼会因水温骤升而死亡,造成渔业减产。以秘鲁为例,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2014年秘鲁海水渔业总产量仅为350万吨,比2013年下降了41%。

此外,温室效应还会催生出更多、更强的台风。早在1988年,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就模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来Nature杂志上又进一步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热带洋面温度上升了0.5℃,这使得台风的发生频率升高,每年都保持在90次左右,北大西洋飓风的破坏力增加了95%,而太平洋西北部台风的潜在破坏力增加了75%。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24个小时用臭氧

水产养殖可以使用臭氧杀进行水处理。臭氧水处理每升水含臭氧浓度不低于0.2mg即0.1ppm,就达到杀菌消毒分解污染物的作用。但是要小心在水产养殖水的杀菌处理时,因臭氧水浓度过高及过滤、曝气不够, 使强氧化剂致养殖对象死亡的事故发生。臭氧在净化过程中还有一个特点,不会改变海水的原有成分,能保持水中所含的对幼苗有益的矿物元素。如果将臭氧混合进温度达20~30℃的水中其还原反应更迅速,效果更理想。在育苗池水中泵入空气增氧时,每天定期加充臭氧,追踪净化水质,消除因投放饲料带入细菌病毒及其它污染物。增氧时追加臭氧净化效果直观,池中的水清澈见底,不发臭,没有过多的藻类。采用臭氧对场内空气的杀菌,消毒除异味,让泵入池水中的空气保持卫生状态。三步结合,实施立体化的杀菌消毒净化的措施,有效地遏制幼苗病害的发生。在水产养殖中臭氧的作用不是单纯用来杀菌,更大的作用是抑制藻类的繁殖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可降低新水率,减少因换新水而带进的污染。可减少用药量,减少因用药物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可降低死亡率

淡水鱼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可以养殖草鱼和鲢鱼,但成本高,养殖普通鱼不化算。

工厂化养殖

1:在室内海水池中采用先进的机械和电子设备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pH值、投饵量等因素,进行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方式。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

2:在车间内养殖水产经济动物的一种集约养殖方式。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养殖学(二级学科)。

草鱼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

日光照射,盐水中会自然生长大量的藻类,丰年虾无节幼虫经过十天以上的喂养就可以成熟。

丰年虾养殖方法

1、养殖丰年虾几乎不需要设备,它可以在含氧量很低的环境中生存,一般不需要进行打气增氧。在夏天高温季节养殖,这时水中溶氧量要一般都会比较小,如果丰年虾的养殖密度较大,投饵后的剩饵会变质造成水中溶氧不足,这时就可以用气泵打气补氧。

2、丰年虾的卵一般是冷藏保存,孵化前必须要提前在常温下干躁1周左右,否则孵化率会非常低。如果是小规模孵化可用下小上大的容器作为孵化器,在里面装入淡盐水,孵化用的水必须要用很淡的海水,大概是一半海水一半淡水,这样的孵化率会很高。

3、丰年虾的最佳食物是浮游藻类,丰年虾一般生活在盐水里,盐水经过日光照射,里面会自然会生长藻类,供丰年虾摄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喂食。在养殖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补充一些颗粒微小的有机物质,这样能提高丰年虾的数量。

4、丰年虾无节幼虫一般喂养10天以上就可以成熟,成年等丰年虾大部分是雌性,雄性很少。成熟的雌性丰年虾会带着卵囊,这时候它的营养非常高,可以进行采收。

丰年虾孵化后能活多久

1、丰年虾孵化后成活的时间不会很长,最多只能存活1个多星期。由于丰年虾是超盐水生物,所以将其孵化后一定要放在浓度为千分之五以上的盐水中饲养。

2、在丰年虾饲养期间,必须注意饲养密度,否则容易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丰年虾需要高密度精养,它的适宜生存温度是5-35°C,外界温度变高时需要对其打氧气。

3、养殖者可以买一些酵母粉给丰年虾喂食,同时使用海水素代替盐,这样能更好的维持水质,而且还有延长丰年虾寿命的作用

水产工厂化养殖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人造海水有“配方”,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1立方米水体可养殖石斑鱼60斤

远离海洋几十公里的内陆竟然能养出深海鱼!在惠阳区良井镇秀峰村,一座不起眼的厂房内就藏着这样一个水产养殖基地。在这里,大大小小约5万尾石斑鱼在人造海水中悠游,畅快地健康生长。

这是惠州市海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该企业是惠州首个进行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的本土企业。“经过多年研发,我们用一套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攻破了深海鱼内陆养殖的各种难题。”该公司总经理张燕发说。

走进该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个整齐分布的大型养殖池映入眼帘,当记者靠近养殖池时,池中的鱼便成群快速聚上前来,激扬起阵阵水花。一旁的工作人员将手中的深海鱼专用饲料投入池中,马上又激起一番争抢饲料的场面。

环顾养殖场,犹如置身一个现代化工厂,养殖场配置了循环水养殖系统,24小时运转。“我们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集机械、电气、化学、生物、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运用蛋白质分离、臭氧及紫外线消毒杀菌、生物硝化作用等技术,对水质进行精准处理和监控。”张燕发介绍,通过这套系统,能确保池中海水清澈,让鱼儿生龙活虎,健康成长。

张燕发原本在深圳从事工业用水环保处理相关工作,2013年来到惠州。张燕发的弟弟张海发就职于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为海洋生物学博士,他和团队研究将海水鱼搬进厂房里养,研发的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于200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一技术是以健康苗种培育、养殖系统内水质调控、病害生态防治及健康养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海水鱼类养殖方法。

张燕发通过弟弟了解到这项技术,寻思出一条创业之路:“何不把养殖水跟环保处理结合起来呢?”不过,不同于工业水环保处理,养殖水得从生物环保处理来着手。于是,张海发开始了漫长的研发之路。

张燕发在惠阳区良井镇找到了一家废旧工厂。在试验中心的全程技术指导下,他将一个大厂房改造成养殖车间。从2014年起,张燕发开始研发、试养,最开始,他投入了近十万元,购买了1万尾鱼苗。由于当时的设备不成熟,水体处理达不到标准,随着水质的突然变化,不到一个星期,这些鱼苗便全军覆没。痛心之余,张燕发不断琢磨。他从设备入手,在生物滤池匹配、生物滤料等方面进行改进,运用机械动力设备把水软化,通过生物还原技术,把死水变成活水,不断调整水质,使水能循环使用。经过三四年的研发,设备终于成熟。

除了设备,解决深海鱼养殖的海水问题也让张燕发费了不少心思。众所周知,深海鱼必须在海水环境中养殖。然而,将海水从几十公里以外运到养殖场,成本太高,不现实。“一开始,我们以为养深海鱼的水,只要是咸的就可以了,往淡水里加点海盐调配调配不就得了?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张燕发说。生活在这种“海水”环境中的鱼,没过几天就奄奄一息,一命呜呼。

于是,张燕发与专家一起到惠东、福建等地考察海水情况,发现了问题。海水经过暴晒后,水分蒸发,在盐田里形成结晶体——— 盐,同时还有一部分没有形成盐的水残留,当地人称之为卤水,卤水中含有深海鱼生长所需的丰富微量元素。往养殖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卤水后,果然问题迎刃而解。

张燕发不停地奔走在农业工业化的道路上。多年来,他带领企业始终执着于对绿色渔业的不懈追求,如今,他们自主研发出了适用于内陆地区养殖石斑鱼等名贵海水鱼类的健康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1立方米水体可养殖石斑鱼60斤。这套设备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

养殖场也从一开始的300立方米水体扩大到2000立方米水体。目前,养殖场养了大大小小的深海鱼5万尾,包括虎龙斑、老虎斑、东星斑、龙趸等中高端海水鱼类品种。

这些深海鱼鱼苗从福建、海南、山东、大亚湾等地采购,重约十克,养殖12个月以上,达到上市条件时约500~750克重。等到这些深海鱼陆陆续续养大,一天只有几百斤鱼可卖,供不应求。产出的深海鱼主要销往广东本地和福建、上海等地的批发市场、高档酒楼及一些餐饮企业。让食客们惊喜的是,尽管正值伏季休渔期,但他们依然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深海鱼。零用药养出的无公害深海鱼,肉质鲜嫩,不带泥腥味,颇受食客欢迎。

“现在解决了技术设备上的问题,扩大规模是当务之急,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卖80吨左右深海鱼。”张燕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准备进行包装推广。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探索经营方式,希望以农民参股的形式,带动村民投身绿色渔业,帮助农民就业、增加收入,希望未来将优质石斑鱼年产量扩大到500吨以上,带动农户增收180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具有节水节地、环境友好、健康环保、生产可控、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深海鱼在内陆养的绿色化养殖方式,解决了一部分渔民靠天吃饭的问题。通过循环水系统养殖的深海鱼,避免了海水中病原体的侵扰以及近海养殖容易重金属超标的困扰,并且一个高效养殖池能有相当于半亩池塘的高产值。

深海鱼在内陆养的养殖模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惠阳区良井镇党委委员杨建粦表示,惠阳区渔业养殖成规模的比较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十分节能高效,符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中高端深海鱼类也迎合了现代人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追求。杨建粦说:“目前我们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对深海鱼养殖项目非常重视,计划对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前期计划打造一百亩养殖示范场,探索规模化养殖。”

内地海水养殖

内地是可以养殖基围虾的。基尾虾以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著称。现将基尾虾的淡水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以0.13公顷~0.2公顷、深1.5米~2米为宜。池底平坦,底部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四周开挖环沟,宽4米,深0.5米。池底防渗可以选择HDPE土工膜。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虾苗放养前,池塘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清除野杂鱼和虾的其他敌害生物。在放养前20天左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0公斤~150公斤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7天,每亩水面投放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主要是畜禽粪),接着注水50厘米深。注水时注水口用4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虾的敌害生物进入虾池;约7天后,池塘中便出现大量桡足类及轮虫等浮游动物,此时是虾苗下塘的最好时机。

虾苗放养

因基尾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因此,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2)。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放养前1天,用体长2厘米~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6小时,然后再放养基尾虾,每亩水面放养8万只~10万只;若经中间强化培育后,规格达1厘米~1.5厘米,每亩水面放养5万只~6万只,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的条件和技术状况而定。放养的虾苗要求外壳光洁晶莹,规格均匀,体质健壮,强跳有力。

饲养管理

1.投饵管理:养殖前期(虾苗体长3厘米),即虾苗下塘的前1个月,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细微颗粒饲料。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沼虾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6%。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小杂鱼等。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以及水质好坏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如水温在25℃~30℃时,基尾虾摄食旺盛,应抓住时机,多投喂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0.3%~0.5%多种维生素和骨粉之类的添加剂,以保证虾生长的营养需要。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1/3,傍晚占2/3,生长旺季半夜可增投一次。

2.水质管理:虾苗下池时,水深控制在60厘米,并保持10天左右。以后每隔7天加水1 次~2次,每次加水深度10厘米~20厘米,最深水保持在1.5米~1.6米。池水满后,定期放掉底层水。选择晴天上午放水最佳,放掉50厘米~60厘米底层水,让阳光尽可能照射水体,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以加速虾的蜕壳,利于生长。要注意施肥培肥水质和机械增氧。施肥要根据水质肥瘦程度进行调控,控制水色为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对于虾塘底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虾类,因此,虾塘底质改良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定期撒施生石灰对改良虾塘水质和底质有一定效果,每亩水面用量10公斤~15公斤。

收获捕捞

基尾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养殖80天~100天,即可达到7厘米~10厘米长的。也可进行轮捕,收捕方法有三种:地笼、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

稻田选择

稻田要求靠上下水渠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畅通,交通方便。具体要求如下。

1.条件:养虾稻田基本与稻田养蟹面积相似,以2~5亩为好,最大不超过10亩。

2.田间工程:在确定养虾的稻田四周或田内挖有“口”、“王”字型环沟,沟深0.8~1m,宽1~1.5m,养虾沟占稻田面积15%,从沟内取土加宽加高四周堤坝,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双层防逃网。

放苗前的准备

1.清田:对耕整完的田块,每亩施生石灰50~75kg,杀死田中的野杂鱼和细菌等。

2.培育基础饵料:清田7~8天后,稻田水位稳定在5~10cm,选择上午晴天施有机肥200~300kg;尿素3kg,过磷酸钙5kg,全池泼洒,以培育田中的生物饵料。

3.水稻的栽插:水稻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倒伏和病害。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每亩穴数不少于15000。待秧苗已返青开始投放虾苗。

苗种投放

1.虾苗淡化:人工养殖基围虾苗种大多数为工厂化生产的,一般孵化苗海水比重为1.015~1.020左右,要移到淡水中养殖首先要淡化,将养殖虾苗淡化到1.002~1.003以下才能移入稻田中养殖。

2.苗种质量:虾苗体长为0.7~0.8cm,体质健壮,体表黄褐清洁整齐。供苗时池内与外界水温相似、温差不超过2~3℃。

3.虾苗放养量及放养时间:每亩稻田放苗3~4万尾,最多不超过5万尾。

饲养管理

1.投饵:虾苗下塘后一个月时主要摄食稻田中浮游生物,一个月后生长到2~3cm,投喂细微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对虾饵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6%;如水温达到24~30℃时,基围虾摄食旺盛,日投饵料增加到8~10%。每天投3~4次,傍晚一次饵料多投占全天的40%,有条件的地方从外部废坑或稻田捞取浮游生物和野杂鱼做辅助饲料。每次投饵以虾2~3小时吃光为宜。

2.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虾苗早期饲养水位保持在5cm左右,以后随着稻苗的生长水位逐渐加深。中期水位不得低于10cm。水质清新、肥度适中,养虾沟透明度在35―40cm之间,水色为淡绿色为好。每隔20一2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亩7.5―10kg。

水质清新和理化因子相对稳定是基围虾蜕皮生长的重要保证,对虾与鱼类相比,水质条件要求高于鱼类,它们对水质污染反应较敏感。已知每升水溶氧在8―9mg时,可促进基围虾脱皮生长,而低于3―4mg时,则不利于生长。基围虾适宜pH值在7―9之间,低于7以下时,不利于蜕皮变态。在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稻田的1/2,特别在雨季里日交换水量要达1/3以上,严防缺氧。

3.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整个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5次,每次用量10―15ppm,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还需及时补充钙质有利于虾蜕皮生长。

4.做好记录:从放苗到捕捞建立档案记录,管理制度。每天对气温、水温、换水和注水及虾生长速度,摄食情况等搞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收捕

基围虾的收捕时间:主要看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一般在稻田中养殖90一110天即可生长到8―10cm商品虾。正值水稻成熟季节.这时在收割前将虾收捕完后可以开镰收割,常用收捕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地笼收虾:在傍晚时将地笼下在稻田的养虾沟处,第二天早晨收笼,每笼可收0.5―1kg,每亩田可下25―30片笼。

2.拉网捕虾:将稻田水归入边沟,然后用小拉网在稻田沟内拉网.一般连续拉3―4网。起捕率达40一50%,拉网时间在傍晚进行。

3.干田放水收虾:水温在10一15℃时虾停止摄食和生长,这时稻田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收捕,剩下数量不多,可放干边沟水干法收捕。

水产知识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内陆地区怎么养殖海水鱼
  • 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养殖方法,小尾寒母羊养殖技术
  • 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养殖方法,小尾寒母羊养殖技术 >> 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养殖方法,小尾寒母羊养殖技术...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内陆地区怎么养殖海水鱼
  • 茶花养殖注意事项,茶花香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茶花养殖注意事项,茶花香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茶花养殖注意事项,茶花香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内陆工厂化养殖海水鱼,内陆地区怎么养殖海水鱼
  • 虎刺梅夏天怎么养护,棘梅养殖技术
  • 虎刺梅夏天怎么养护,棘梅养殖技术 >> 虎刺梅夏天怎么养护,棘梅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