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苗养殖,加州鲈鱼苗养殖设备
加州鲈鱼苗养殖技术要点
8——10厘米长可放大池塘饲养。池塘单产加州鲈鱼,鱼种规格要放大一些。一般可放规格为8-10厘米的加州鲈鱼。每亩放养1000-2000尾,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年底出池平均规格在250克以上,亩池塘单产加1州鲈鱼,鱼种规格要放大一些。一般可放规格为8-10厘米的加州鲈鱼。每亩放养1000-2000尾,经过5个月饲养,亩产量可达150-300公斤。
加州鲈鱼苗养殖技术与预防
加州鲈鱼种放养时间在4月中下旬。选择健壮、经驯化好的鱼种,放养规格 100~160 尾/千克,密度为3000尾/亩。鱼种在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药浴5~10分钟
加州鲈鱼苗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1、鱼塘条件:加州鲈鱼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漏水,水深1.5米以上,水质良好,无污染,通风透光,底质为壤土,面积不宜过大,以1~2亩为宜,配备增氧机。
2、放养密度:加州鲈鱼一般每亩投放鱼苗2000~2500尾,条件、设备好的鱼塘可放到3000~4000尾,适当混养鲢、鳙、草、鳊鱼帮助清理饲料残渣、调节水质。
3、饵料选择:加州鲈鱼养殖关键是要有足够的饵料鱼,可以利用鱼种池培育鲢、鳙鱼苗,也可以利用成鱼塘在塘中用网拦出部分塘体养殖小鱼,还可以购买野杂鱼或专用配合饵料。
加州鲈鱼苗养殖技术最新
加州鲈鱼苗工厂化养殖技术要提供优质的水源充足的氧气和食物,定期消毒
加州鲈鱼苗养殖密度
加州鲈养殖的方法:(1)加州鲈养殖的池塘要求。主养池塘面积1-2亩,水深1.5米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底质为土壤。最好能配备增氧机。小池精养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宜,土地或水泥池均可,池底质以土壤为好。要在鱼池相对处设置排、灌水口,以便克水时能产生微(2)加州鲈养殖的放养要求。主养池塘每亩水面放养加州鲈鱼种2000尾左右,条件好的可加大密度,同时适当放养鲢、鳙、鳊、草鱼等,以清除饲料残渣,控制浮游生物生长,调节水质。小池精养:鱼种一般每平方米放养30-40尾,同池放养的规格要求一致。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溶氧满足鱼体的需要。(3)加州鲈养殖的配合饲料。要求含粗蛋白45%-50%,可使用鳗鱼饲料,或用低质鱼肉浆混入适量豆饼、玉米粉等作饲料。每天于上午、下午各投饲1次,当水温在20-25℃时,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 (4)加州鲈养殖的混养要求。在放养常规品种的池塘中,适量混养加州鲈,能以塘池中野杂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在不增加饲料情况下,增加了优质品种产量。一般每亩放养30-40尾,到年终可以收获加州鲈15-20千克。如果池塘野杂鱼多,可适当加大放养量,产量更高。
加州鲈鱼苗培育
加州鲈鱼需1周年以上才成熟,自然产卵时间在2月-7月间,4月为产卵盛期。繁殖的适宜水温为18-26℃,尤其以20-24℃最佳。加州鲈为多次产卵型(3次),体重为1公斤的雌鱼怀卵4-10万粒,每次产卵2000--10000粒。以目前养殖技术水平,主要采取自然排卵受精方式,加州鲈受精卵为半透明粘性卵,卵径为1.3-1.5mm,粘附在鱼巢上。
加州鲈鱼育苗水温
加州鲈鱼:水温23-28℃,虽然加州鲈鱼原产地为纯淡水;但盐度只要保持在10%以下即可,一般可存活20-30天,一周换一次水,可与其他的鱼类品种混养。
加州鲈鱼苗什么温度养最好
加州鲈鱼卵在水温20~22℃时孵化时间31~33小时,水温17~19℃时52小时。
加州鲈的养殖方法
加州鲈烂身,经常性换水,降亚硝酸、氨氮,甚至停喂饲料,情况无变化,有什么配方药可以治烂身病?
成因
1、水质长期差、导致细菌过多。
2、投喂冰鲜内含菌过多。
建议
全塘少量多次泼洒生石灰,每亩10斤左右全塘泼洒。连续4到5日。不建议过于频繁的换水,换水后生石灰消毒净水即可。改善底泥细菌群。莫使用禁药等。坚持4到5日也可以治好。但是对于烂身过度甚至不吃料的鱼没有救治的办法。
加州鲈出血烂鳃,水绿色中浓度天气突变几天后,鲈鱼相继出现,出血烂鳃现象,几十条一天死亡。解剖鱼体可见肝脏有充血,鱼鳃也是暗淡充血,鱼身表面颜色暗淡。是否细菌性感染引起?
天气突变!这是问题的核心,规律被打破,环境会有什么改变?鱼体质会有什么影响?!如果从平衡原理出发,鱼正常的环境及机体体质是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一旦有“突变”的出现鱼表现就是“发病”。解决问题从管理开始。
方法: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环境剧烈变化引发的后续应激反应,务必加强解毒抗应激工作,可以用多维生素(如艾乐)加有机酸混合泼水,同时加强内服保健工作,例如维生素+胆汁酸+三黄粉。
加州鲈鱼塘出现了蓝藻达半月之久,无法消除。如何解决?
蓝藻的产生在于两个条件。
第一:氮磷比过高。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大水体比较多。
第二:水体有机质过多,该塘一般属于这种情况。
建议
首先使用生石灰、或净水类药品净水。然后全塘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分解有机质,特别是底部有机质,可放一些含枯草芽孢杆菌的改底产品。多开增氧机,该藻鞭毛游泳,多开增氧机则自己消失。对于边角的蓝藻,如需快速消灭,可在风吹到边角后,直接用强滤镜高浓度泼洒蓝藻区域,立即杀灭。
准备有鱼上市了,请问刮鱼前需要什么预防措施,确保安全刮鱼?
建议
1.捕鱼上市注意工作是减少鱼应激,防止鱼过度跳跃引起鳞片脱落,脱粘及留存的鱼因机械损伤,应激等而诱发疾病。
2.为减少风险,提高效益可在上市前适当停料1-2天,在下网前1小时泼洒300克/亩泼洒姜可有效提高起捕率,减少机械损害等。
加州鲈鱼烂尾、烂肚。水体总是亚硝酸高,怎么办?
加州鲈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水质隐患是诱发烂尾烂身的最大可能。如果亚硝酸盐长期过高,各种皮肤问题及败血症就警钟长鸣。
建议
日常在饲料中补充多种维生素,定期泼洒光合菌是预防的基础。当烂尾出现时,可以生化黄腐酸配合光合菌外用2天,内服并止并发感染的氟甲奎配合多种维生素3-5天。
加州鲈尾鳍有点烂,腹部出血。
加州鲈尾鳍有点烂,腹部出血,不排除细菌性肠炎病的可能性,应该还与烂鳃、赤皮等其它细菌性并发有关。
建议
调节好水质后再对症用药,如内服氟苯尼考+三黄散+保肝胆汁酸,外用国标碘两次隔天一次全池泼洒。
建议使用碘制剂全塘泼洒,同时加强增氧。
另外胆汁酸的添加可以弥补水产动物自身胆汁酸分泌不足,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有助于减轻饲料难以消化吸收对鱼体肝胆带来的高压和负担,减少肝细胞的损伤。此外胆汁酸的添加,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毒解毒,预防鱼类脂肪肝。
加州鲈苗种培育要点
1、科学选择鱼苗下塘时间和地点
放苗位置首选池塘溶解氧丰富的上风口。放苗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避免强烈光线下下塘,以减少加州鲈鱼苗的强光应激。
2、鱼苗下塘前要监测水体的理化因子
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稳定而正常时鱼苗才可下塘。
3、下塘前试水
鱼苗投放前两天在池塘边放一小网箱,投放少量鱼苗在网箱内试水24小时,若箱内鱼苗95%以上成活且活动正常,可进行正式放苗。
4、入塘前调温、兑塘水
鱼苗下水前,将装鱼苗的氧气袋放入鱼塘20-30分钟,以平衡氧气袋内水与塘水的温差。待氧气包内水温与塘水温温差小于0.5℃时,打开袋口,向袋内逐次缓慢加入与袋内等体积的塘水,再将袋口扣压入塘水面以下,缓慢倒出鱼苗。此法可降低袋内与池水的温度差和离子浓度差,使鱼苗缓慢适应塘水环境,减少应激伤害。(见水花入塘视频)
调温
05、合理掌控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应根据水源条件、天然饵料数量、管理条件、管理水平等灵活调控,一般亩放养密度在8-12万尾/亩。
06、及时补肥稳饵
加州鲈鱼苗下塘后,根据池塘的“鸡花”数量及时采取补肥等措施稳饵培饵,杜绝因“鸡花”数量不足而导致加州鲈鱼苗出现互相残食的现象。如池水较肥,只是“鸡花”数量较少,合理使用增氧机或用铁链拖动池底、翻动底泥,使池底“鸡花”休眠卵充分激活、发育即可。水瘦的苗塘,应使用肥水产品,培养池中藻类数量,实现快速培育“鸡花”的目的。
07、分期、逐步提高水位
在加州鲈育苗下塘后的7-10天开始,随着鱼苗的快速生长,每隔3-5天加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0-15cm。一般加水3-4次,到驯化前使池水深度达到1.2米左右即可。
08、及时防控寄生虫疾病
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对加州鲈鱼苗危害巨大。调节好水质,保持水体良好的藻相和安全的理化指标是预防该病的显着措施。另外,每3-4天对加州鲈鱼苗进行寄生虫疾病的镜检监测,可有效预防寄生虫疾病给加州鲈鱼苗造成的重大损失。一旦发现有寄生虫疾病出现,选择正规厂家的相关杀虫药及时进行治疗即可。
09、控好pH值,预防气泡病
加州鲈最适pH值为7.8-8.5。在pH值长期过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加州鲈鱼苗出现气泡病或者产生类似气泡病的症状。
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定期加注新水、维持塘水中一定数量的“鸡花”、合理使用增氧机等措施可有效保持水体嫩爽并防止水体pH值过高,
加州鲈鱼苗的养殖方法
在养殖加州鲈鱼时,可选择混养或者单养的模式,选定再放养鱼苗,加州鲈鱼是食肉性鱼类,因此饲料应以活鱼或者鱼块为主,在加州鲈鱼的生长中,应抓好水质管理,每隔10至15天换水一次,并做好病害防治措施。
(一)养殖模式和苗种放养量
池塘养殖加州鲈鱼有混养和单养两种方式。混养既可以利用成鱼池、亲鱼池进行,也可以利用鱼种池进行。通常选用每0.067公顷产300~400千克的中低产成鱼或鱼种池进行,以利用池中的天然饵料鱼为主,每0.067公顷可放规格为3~5厘米的加州鲈鱼夏花20~50尾。如采用人工投喂饵料鱼的,则每0.067公顷放养加州鲈鱼夏花80~100尾。经过5~6月的饲养,年底出池规格可达每尾200~300克,每0.067公顷产加州鲈鱼5~15千克。
池塘单产加州鲈鱼,鱼种规格要放大一些。一般可放规格为8~10厘米的加州鲈鱼。每0.067公顷放养1 000~2 000尾,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年底出池平均规格在250克以上。
(二)饵料及投喂方法
养好加州鲈鱼,关键是要有足够的适口的饵料鱼。目前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利用鱼种池培育鲢、鳙鱼苗;二是利用成鱼塘,在塘中用网拦出部分塘体养殖小鱼;三是购买野杂鱼;四是购买专用配合饵料。
加州鲈鱼属凶猛鱼类,以活鱼为食。活鱼的投喂量若以尾数计,可以放养量的2~3倍喂之。若以重量计,一般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10%~12%。每天喂2次,即上午9~10时1次,下午3~4时1次。若投喂死鱼块,则须经过食性驯化,一般将饵料鱼剪成适口的鱼块,高抛,使之落入水中有一个游动的感觉,刺激或引诱加州鲈鱼吞食。经过这样7~10天的食性驯化,加州鲈鱼一般会抢吃抛吃的鱼块,高抛鱼块时,要相对固定投喂的地点,范围要大一些,以便让更多的加州鲈鱼抢到食,使之生长均衡。放养初期,加州鲈鱼因个体较小,摄食能力不强,投喂的饵料鱼要精细适口,少量多次。9~12月份,加州鲈鱼长大了,鱼块可投大一些,数量适当多一些,要使其吃饱吃好,加快生长。人工配合饵料的投喂方法与投喂死鱼块的方法相同。
(三)饲养管理
主要抓好水质管理,水位管理和鱼池环境管理。加州鲈鱼为凶猛鱼类,喜欢食动物性饵料。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因此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不宜过肥。
特别是夏秋季,由于投喂大量饵料,极易引起水质恶化,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注入新水。一般每10天至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3。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为加州鲈鱼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水位管理也很重要,加州鲈鱼放养初期,由于水温偏低,池塘水位可以浅一些。7~8月份,随着水温、气温升高,要逐步把塘水加满,扩大养殖空间,以利其生长。汛期和台风季节,还要做好防汛防台工作,严防漫水逃鱼。鱼池环境管理主要是使鱼池清洁安静。加州鲈鱼喜欢清洁安静环境,吃剩的饵料鱼块、配合饵料,塘边杂草及水面垃圾要及时清除。保持环境安静,每天投喂巡塘外,一般不要多打扰、多惊吓,以利其安静舒适地生长。
(四)鱼病防制
加州鲈鱼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病害较少。目前发现的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疖疮病和锚头蚤等寄生虫病。水霉病、疖疮病用食盐溶液药浴效果较高。对于锚头蚤等寄生虫病,一般可用(0.5~0.67)×10-6的敌百虫全池泼散,防制效果甚为理想。
鲈鱼常见6种疾病
鲈鱼常见6种疾病有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水霉病、寄生虫病、腐皮病。所以在鲈鱼的养殖中,应做好相应管理。
养兔
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