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参养殖,东北人参养殖
东北人参养殖历史
人参每亩地大概能产1000斤到2000斤。人参在栽种后大约5年后收获,
在9月份收获质量较高,产能变高,能达到2100斤,甚至更多。人参的种植对土壤养分的要求较高,人参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养分充足的黄沙土和腐殖土壤中,土壤的酸碱值在5.5-6.5之间,酸碱值大于7的土壤不适宜人参的生长。
东北人参产量
出产人参最多的地方是东北地区。其中以吉 林长白山的人参最为著名。据统计,吉林人参的 产量,约占我国人参总产量的90%以上,产量居 世界首位。
东北养殖人参价格
一钱等于5克, 真正的野生人参基本不会有这么大的,即使有5克的野生人参也太小了,一些主要特征还不具备,不值钱的
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人参已经
在长白山区,挖参通常在谷雨后、白露前这段时间。
历史渊源:
“长白山采参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公元3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有人采挖人参。长白山区的人们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参与放山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原始森林中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因此放山是对人的胆量、智慧、体能乃至道德的考验和锻炼。为了生存和找到、挖掘、保存人参,客观上需要一些山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经过千百年来历代放山人的实践,逐步“闯”出并形成了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等构成的放山人自觉遵守的独特的民间风俗,暨长白山采参习俗,经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
民俗活动:
在长白山区,挖参通常在谷雨后、白露前这段时间。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几个人或十几个人一伙,称为拉帮,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即单棍撮。
拉帮进山时,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的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采参工具有鹿骨钎子、索拔棍、快当刀、快当斧子、红绒绳、油布、铜钱等。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地场,在窝风向阳山坳里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称之为压仓子。再搭个老爷府,供奉山神爷老把头。采参人搜山时横排前进,彼此距离约一棍,称之为排棍;排中间的人叫挑杆的;第一次放山的采参人(称初把)在边辊和挑杆的中间,也称之为压趟子。
扩展资料
长白山野山参
长白山野山参,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它的生长环境十分严格,要有一个乔、灌、草、藤兼备的植物体系伴生和以植物为基础的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食物链,各种植物的分泌物相互影响,具备自然演化、自我更新的能力。长白山野山参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年平均增重0.5克左右,30年的纯货才一钱重者较常见,遇恶劣气候蛰伏地下不出苗,消耗体内养分,重量甚至呈负增长。
人参系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以生态环境区分为“野山参”和“园参”。野山参是指在原始的深山密林中自然分布、自然繁衍、自然生长几十年以上的人参。种子是自然洒落地上或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任其在荒野环境中自然生长,没有任何人工管理痕迹,所以也称为“天然野山参”,人工栽培者称为园参。
东北人参种植
种人参很难,主要难点如下:
一是人参对土质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数十年以上的山皮土,腐植质含量很高,这样的土已经不多了。
二是不能重茬,种一次人参的土就不能再种了,参园就需要换土,而上面所说的陈年山皮土资源十分有限,制约了人参种植。
三是好的种植参需要移植到林下栽培,由于全面禁伐,林地资源有限,可供移植的林地所剩无几。
四是,在林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有地形、地貌、朝向、水源等多种条件要求。
五是,病虫害的防治也相当复杂。
六是,移栽后的林下参最终成活一般不到10%。
七是,林中管护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阴冷潮湿,对管护者身体有很大影响。这是两个问题,一是东北人参多少年能长大?二是为什么农村人说种人参太难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严格说人参品质不是按大小,主要看年头,也就是生长年龄,年头越长价值越高。我见过生长500年的人参,个头也不大。一两年的人参个头很小,鲜参也就一支烟那么大,晒干了比火柴大不了多少。
第二个问题,种人参真的很难,主要难点如下:
一是人参对土质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数十年以上的山皮土,腐植质含量很高,这样的土已经不多了。
二是不能重茬,种一次人参的土就不能再种了,参园就需要换土,而上面所说的陈年山皮土资源十分有限,制约了人参种植。
三是好的种植参需要移植到林下栽培,由于全面禁伐,林地资源有限,可供移植的林地所剩无几。
四是,在林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有地形、地貌、朝向、水源等多种条件要求。
五是,病虫害的防治也相当复杂。
六是,移栽后的林下参最终成活一般不到10%。
七是,林中管护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阴冷潮湿,对管护者身
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