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氨氮升高的原因有哪些,养殖过程中氨氮如何形成的
养殖过程中氨氮如何形成的
因为在许多金鱼养殖场,由于采用了无滤池、无氧饲养方式,如果水的持续不断或我们管理上的疏忽,很可能会造成鱼池氨氮含量超标。
具体性能为金鱼体表,特别是腹部或身体两侧会出现大量的红血球或红斑症状,其次金鱼游泳软弱无力,拒绝进食,浮在水面等,这基本上可以判断为发生氨氮中毒现象。
但有时它可能是由寄生虫或细菌引起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自己的习惯和观察的角度来看待每一种情况。
水产养殖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在《渔业水质标准》书中规定氨氮含量应不超过0.02mg/L,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作用主要是游离氨,它的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且会随着碱性的增强而增大。
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所以在水产养殖中氨氮一定不能够超过标准含量。
养殖氨氮标准
水体pH值7.5-8.5,氨氮≤0.2、亚硝酸盐≤0.05、溶氧≥5mg/l。
养殖废水氨氮
因为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机物浓度高COD高达3000-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悬浮物多SS超标数十倍,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细菌,氨氮、有机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冲洗排放时间集中,冲击负荷大。
所以根据水质特点,先去除悬浮物与色度,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有机物、氨氮、有机磷采用生化处理,因污染物浓度高,从成本及处理效果考虑,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主要转化途径
对虾养殖中氨氮过高求解
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过高比较常见,我也不清楚你所说的氨氮过高是在什么时期或者什么情况下的出现的,我就针对所有的情况专门写一篇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离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而铵离子相对基本无毒。由于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在不同pH值条件下相互转换,因此在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同时,应注意pH值的调节。水体中的氨氮在pH值为7的中性条件下,非离子氨仅为氨氮总量的0.55%,95%以上是离子氨。
养殖过程中的氨氮来源:
1,深井水
很多地方的养殖塘都有抽取地下咸水用作水源或者用于补充水体盐度和矿物质的习惯。很多深井水的氨氮含量都很高,严重的甚至达到2.0mg/L以上。
2,肥水不当或者肥水过度
没有针对池塘具体所缺,盲目的使用水产肥料;在气温和水温较低的早春时节,使用肥水后未见起色,又加倍补肥。尤其是使用如尿素,碳铵等化肥和大量鸡粪的池塘。
3,重度消毒或者杀藻
水色较肥绿的池塘使用较重的消毒剂后,水中的藻类短时间里大量死亡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氨氮。
4,高密度标苗塘或者水中浮游生物旺盛
虾苗比大虾滤食藻类的能力强很大,池塘中的轮虫和枝角类也同样具有非常强的滤食藻类能力。高密度的标苗或者浮游动物旺盛,导致吸收氨氮的藻类被虾苗和浮游动物吃掉,同时这些虾苗和浮游动物的代谢废物又增加了氨氮的来源。有时候养殖朋友看到水色比较清,又错误的肥水,导致氨氮的进一步升高。
5,加水水源为水稻田河沟
有时候加水进来后发现水中氨氮比较高,多为水稻种植者施用了较大量的化肥
养殖过程中氨氮高的处理方法:
1, 针对深井水氨氮比较高的池塘,进水后建议把增氧机多开几天,增加曝气。施用科沐“水毒净”10亩/瓶进行解毒,利用“水毒净”中的多元有机酸和EDTA,解除深井水中重金属的毒性。解毒后引进小球藻种或者老池塘水,如此操作,等水色肥起来后,氨氮就自然被藻类吸收利用了。
2, 根据池塘水质的实际指标情况,正确的进行肥水,若出现因肥水过度导致的水体氨氮过高情况,可以选择多开增氧机的方法促进肥水速度。
3, 使用强氯精,漂白粉等卤素消毒剂进行消毒后,建议使用硫代硫酸钠2亩/斤,用于去除水体余氯残留。如果是倒藻等原因出现的氨氮过高,建议使用“优水爽”(芽孢杆菌等)5亩/包分解水中有机杂质和老化藻类,活化水体。使用“菌活一号”(乳酸粪肠球菌)发酵液泼水,20斤/亩,补充水体有益菌,降低水体PH。
4, 对于浮游动物旺盛或者高密度标苗塘,建议早喂料,多喂料,少肥水。让虾苗和水蛛有足够的食物,让水体中的藻类能够抽空生长繁殖起来。水蛛旺盛的池塘不建议肥水,建议等水蛛高峰期过了后再开始肥水。标苗的池塘等过苗后再进行肥水。因为氨氮高,很多时候,水蛛高峰期过后和过苗后,水色很快就肥起来了。
5, 进水时要多留意水源的水质,避免农田插秧施肥季节补水。尤其是有的地方福寿螺泛滥,水稻种植者甚至会使用高毒的五氯酚钠等水产违禁药品杀螺,这样的河水进入池塘后果极其严重。没放苗的池塘进了这种毒水,有的一个多月都试苗失败。
养殖氨氮降解方法
要降解养殖塘里的氨氮首先要清理养殖塘里的杂物,氨氮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动物粪便,饲料残留。死藻,杂草过多,外界的杂物,及池塘底部缺氧,或者底部的淤泥过多产生。降解方法有下面几种:
1.【红菌兵团】降解。红菌兵团以具有发明专利的类球红细菌为作用菌种,经现代发酵技术培养而成,本品有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多环芳烃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性,更有降解农药残留毒素、钝化重金属的特性。其代谢产物胞嘧啶、尿嘧啶、SOD、辅酶、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平衡藻相,提升沉水植物代谢纳污能力,优化养殖水体生态水平。
2.【冠菌龙生物反应器】降解,冠菌龙可用于高密度水产养殖和景观水质净化,定时自动的向池塘释放益生菌群,能够有效快速的分解残饵,粪便,死藻等污染物,还可连续持久地降解水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利于养殖生物内、外生态优化,减少病害,提高产量,降低养殖户成本,可建立长效稳定的水体微生物生态环境。
养殖过程中氨氮如何形成的呢
养殖过程中的氨氮,是残饵、对虾排泄物等含氮物经微生物降解转化形成的。
氨氮可为藻类直接吸收,也可经微生物进一步转化成其他物质。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引起氨氮突然上升:
(1)浮游动物过多或者大量藻类死亡浮游动物大量摄食微藻,导致氨氮无法被吸收,或者藻类大量死亡,也会消耗氧气,使水体溶氧不足,促进氨氮的累积。
(2)残饵过多在水质或天气变化时,对虾摄食量降低而未及时减少投饵量,造成大量饲料残留。
(3)过量施肥过量施加含氨氮(尤其是碳酸氢铵)的肥料,又未培养出藻类。
(4)池塘底质差池底沉积大量有机质,天气突变(尤其是连续阴雨天后气温连续升高)时引起泛底。
(5)对虾吸收消化差由于水质、水温、饲料质量等因素,引起对虾肠胃消化吸收率低,排泄物中含氮物质较多。
养殖水体氨氮来源
主要是生物污水、生活用水和农药残留等原因造成的。
1、生物污水。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2、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由居民用水和公共用水(含服务业、餐饮业、货运邮电业及建筑业等用水)组成、农村生活用水除居民生活用水外还包括牲畜用水在内。3、农药残留。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 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
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多少为正常
在观赏鱼的饲养过程中,特别是在水族箱中裸缸饲养,我们更是要时时去面临水中氨氮过高的问题。
那么在养鱼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对于观赏鱼的生长、发育都会有极大的影响,这个也得视观赏鱼的品种而定,有的观赏鱼对于氨氮还可以忍受,而有的观赏鱼只要水中稍微存有一点氨氮,立马就会挂掉。
一般的来讲饲养观赏鱼的鱼缸中,氨氮浓度应小于每升0.2毫克,如果超标过量鱼儿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或者氨氮中毒现象,甚至会引发观赏鱼的很多疾病而我们还不知自知,那么我们具体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去判断,水中的氨氮是否超标了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看水色
关于这一点养鱼老道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到过,正常的水色就应该是通透清亮的,略微有点发黄或者发绿并不碍事,但是如果出现白浊、黑污或者是黑褐色水质,那就肯定是有问题了,这个是很好判断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看水面的粘稠度
说白了就是要看水面是否有过多的油膜,或者是不是由于水质过脏、温度过高,而导致水质发酵,无论是我们供氧还是鱼缸上滤的下水,它们所带来的水面泡沫,一般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破碎,基本上就是几秒钟的问题,如果这些泡沫在很长时间之内不破碎,反而越积越多,这就证明了水质过老或者有机物过多。
看缸底杂物
这个也是很简单的问题,缸底杂物和鱼儿粪便堆积过多,就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粘稠物,这个可不是什么菌膜或者是青苔,就是大量垃圾的堆积物而已,我们应该去及时的清除的。
看物理过滤
包括了过滤棉脏不脏,是否溢流,是否应该清洗和更换,如果滤棉过脏,下面有生化棉的也要查看一下,这个细节我们不能忽略,特别是饲养的鱼儿过多,投喂量有相当的大。
腥臭味
鱼缸有出现刺鼻的腥臭味,这当然就表明水体的杂质太多,老化严重,氨氮含量已经是相当高了。
鱼儿状态很关键
我们不单单的要去看鱼儿的索食情况,更为严重的可能是鱼儿出现了融鳍或者红血丝和类似缺氧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都与氨氮过高有关,甚至于出现鱼儿不能够正常游动,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游姿。
通过以上的这些表现,我们都可以轻易的判断出,鱼缸水体的氨氮含量过高了,甚至于硝化系统崩溃,生化过滤全部受到污染。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我们也可以购买相关的检测试剂,这个网上都有售卖,价格也很便宜,我们可以根据说明书操作就可以了。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在达到0.02mg/L以上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如果高,可以设法降低。
辨别池塘氨氮中毒
氨氮中毒,实际上是非离子态氨(NH3)的中毒。轻者,生长缓慢,摄食与活动异常,易感染各种疾病;重者抢救无效,池鱼全部死亡。但因其症状与浮头有相似之处,如观察不细心,极易混淆,不能治其根本,甚至延误病情。
鱼群氨氮中毒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起水、抢食不紧不慢,时而游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喂量不多,食场周围则平静无鱼。但在池塘四周却可见到有鱼溜边漫游,甚至出现大白天浮头不散现象(此现象在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时也会出现)。这一阶段也随之有数量不等的死鱼现象,多见个体大者先死。
当进入氨氮中毒严重时,鱼群全池浮头。开增氧机后鱼群回避不近,向四周散浮,施洒增氧剂也不见浮头缓解,增氧无效。留心观察,可见病鱼呼吸困难,吃力张口,鳍条摆动加快。有时出现游动不安,甚至狂游乱窜;有时静静张口露头。时间不长则出现游动乏力,鳃盖及口裂张大,时而缓慢下沉,时而不由自主身体失衡侧卧。进而可见浮头鱼群游动无力,背鳍不时颤抖,呼吸微弱,身体侧翻,体色变浅,不久则昏迷而死。
这时如将病鱼捞起,细心观察,则发现鳃丝颜色乌紫或紫褐。打开腹腔,见到血液不凝,血色发暗,紫而不红。同时肝、脾、肾的颜色均呈紫褐,并有淤血现象。
氨氮中毒的主要原因:
1.水体有机物过多、透明度低、水质老化。
2.水体pH值较高。
3.底层水缺氧。
氨氮中毒的“三不分”:
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没有昼夜、没有天气好坏之分。
氨氮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当氨氮的浓度超过0.2毫克/升时,这就是氨氮超标了,超标的氨氮进入到鱼体后,与血铁结合使鱼的携氧能力降低,造成鱼类中毒麻痹而死亡,氨氮的毒性与水温和PH值成正比,当水温越高,PH值越高时,氨氮的毒性越大,对鱼类产生的毒性危害也就越大。
底层水缺氧,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也会使氨积累,因此提高底层水的溶氧量是防止氨积累和改良水质的重要措施。
养殖生产中要定期检测水体的氨氮指标,尽量把氨氮值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具体的措施有:每年清塘时清除含大量有机质的池塘淤泥,制订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混养模式,合理利用水体空间,避免盲目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种植水生植物,选择消化率高的优质饲料,降低鱼类的粪尿排池。
投料时要适可而止,尽量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水质老化时会产生很多的有机悬浮物,池底堆积有粪便残饵时,应及时排污,同时适当换水。
夏季高温季节,水体PH值高时,适当开动增氧机,搅动水体,使氧气含量高的上层水与较低的下层水混合,降低水体中氨分子的总含量,通过增氧、曝气,还有底泥的搅动后,顺畅水体物质代谢的各环节,从而有效地把氨氮值控制在安全的指标值之内,保障养殖鱼的健康成长。
氨氮超标的调节
当氨氮超标时不宜施用生石灰入池,因碱度越高,离子态的铵就越易转化成分子态的氨,从而对鱼造成毒性。
①、氧化:氨氮超高时,可选用氧化剂如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②、分解:用化学和生物水处理剂分解。比如使用硫代硫酸钠全池泼洒每1立方米水体用1.5克,即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1000克(2斤/亩)。
③、降碱:施用明矾,每亩可用0.5~1公斤加以控制。也可用盐酸或醋酸调节水体pH值,使其低于7.0可以解除氨氮毒性,盐酸调节一般每亩用300毫升~500毫升,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
④、加氧:增加水中溶氧,换水、加水,加开增开增氧机,或用增氧剂(注:增氧剂用酸性增氧剂为宜)。
⑤、解毒:用有机酸等解毒剂,稳定水中离子和补充碳源。(本文转自【水花鱼】。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水质调节氨氮水产养殖
养殖氨氮要控制在多少
1、正常水温在18-35度,但是25-32度才是最适宜水产生长的温度。
2、PH值应该在6.5-8.5,如果低于6.5,肥效将无法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
3、盐度一般在0-1%。如果盐分过高会影响到淡水生物的正常繁殖。
4、氨氮;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硫化氢;0—0.1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中枢神经,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6、亚硝酸盐;0—0.02mg/L,过高会引发出血病,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7、有效磷;0.2—1mg/L,低于0.2水体中的优质藻类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水华,不利于鳙、鲢、蚌的生长。
8、透明度;20—30cm,过高肥度不够,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9、溶解氧;≥3mg/L,小于3mg/L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小于2mg/L时会出现浮头,小于1mg/L会出现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水产养殖水质达到以上条件便是符合养殖标准的,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水质管理,以免因为青苔、水藻、有害菌等的影响造成养殖失败。所以一般工厂化养殖都会选择涂刷专业养殖漆,避免水藻、青苔的生长,也方便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