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乌鸡需要注意些什么,养乌鸡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养乌鸡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方位使用禽用禽用促长菌剂功效:每只肉鸡/鸭等禽类从雏鸡/鸭等禽类到出栏共需要禽用促长菌剂30克左右,按禽用促长菌剂零售价30元左右1公斤/每瓶计算,30克折合人民币0.9元左右(按肉鸡/鸭等禽类出栏时间50天左右,每天每只禽养殖对象花费禽用促长菌剂成本:2分钱不到)。
功效如下:养殖对象生病率大大减少(既抗生素少用或不用);蛋鸡/鸭等禽类提前2周进入产蛋高峰期,且产蛋高峰期能延长8周以上,料蛋比下降10-20%左右,蛋壳的色泽比较一致,无砂壳蛋和畸形蛋,鸡/鸭等禽类舍的氨气浓度降低70%以上。育雏时的成活率在98%以上,出栏率在95%以上,每只肉鸡/鸭等禽类常规增重120克以上,料肉比下降10-20%以上,每只肉鸡/鸭等禽类净增效益2元左右; 按肉鸡/鸭等禽类提前十天左右出栏,可以计算十天左右省的养殖对象的饲料费及人工费;其它等综合效益更为显著。
最终养殖对象:由于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等综合原因,从而全面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鲜嫩无腥的纯正天然绿色食品
【用法用量】
1.环境处理:将地面原先的铺垫材料去除清扫后 ,用250倍禽用促长菌剂稀释液直接喷洒畜禽栏舍天喷一次,臭气减轻后逐渐降至7 天-10天喷洒一次。恶臭味进一步减轻后,可用500-1000倍禽用促长菌剂稀释液1 个月喷洒一次。
2.自由饮用:饮水按1000斤水加1公斤禽用促长菌剂(等量红糖稀释)的比例稀释作饮用水,全天候自由饮用。
3、拌合投喂:拌料按1000斤混合饲料加入1公斤禽用促长菌剂和等量红糖的比例,将菌剂和红糖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并搅拌均匀(水温不能超过40℃),然后均匀喷洒在混合饲料(草)上,用塑料布盖严放置3—24个小时再饲喂。
4.用禽用促长菌剂防治畜禽疫病:患病畜禽可全天饲饮100-200倍稀释液;病重的可用禽用促长菌剂直接灌服,每天2 次,禽类每只每次1 — 2 克。(上下左右均喷到),待干燥后,铺上新的铺垫材料 ,并喷施禽用促长菌剂稀释液。
5、发酵饲料:将饲料经禽用促长菌剂发酵后按5%—10%饲喂畜禽动物。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⑴、备料:
1斤禽用促长菌剂菌剂,1斤红糖(或蜜糖),500斤饲料,塑料桶或塑料袋。
⑵、制作:
先将一斤红糖(或蜜糖)用少量热水溶化后用井水(或放置24小时的自来水)稀释,待水温降至40度以下时,加入1斤菌剂混合均匀后导入500斤饲料中加水拌匀,所需水量约占饲料总量的35%左右(控制水分的标准是手握成团,一碰即碎)。然后装入桶中或袋中,分层踏实,排出空气,上盖密封,厌氧发酵。塑料袋要选择厚的,防止破裂进入空气。
发酵温度与时间:温度在20度左右要5—7天,温度在30—40度时要2—3天。
发酵时的操作重点是:①湿度(水多容易发霉,水少不宜发酵)
②厌氧(密闭不透气)
③搅拌均匀(若不拌匀,饲料易结成团不宜发酵且容易发霉)。
判断标准:ph值在5以下,气味酸甜带有芳香,表面产生白色菌丝,即发酵成功。如表面产生青霉或黑霉,闻有腐臭味,说明发酵失败,应该废弃。发酵饲料在密封状态下,可以保存6个月左右。
其它详见禽用促长菌剂使用手册。
备注:本产品应全程使用效果最好,如饮水和拌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如果您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可随时致电本公司。或与负责您区域的公司市场人员取得联系。
另附:试用方式
怎么养殖黑毛乌鸡
1、饲养方式
黑毛乌鸡的饲养方式和肉鸡饲养方式基本一样,笼养、地面散养、炕上平养或网上平养都可以,在农村炕上平养为最佳。黑毛乌鸡笼舍的建造必须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
鸡舍的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主要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其主要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这种鸡舍在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比较合适。
2、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30天,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黑毛乌鸡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前期增重。
(1)、消毒防鼠: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2000∶1的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喷洒消毒,再把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同时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
(2)、保温控湿:由于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调温,温度过低会造成雏鸡生长受阻,扎堆挤压,导致白痢病爆发;如果湿度过大,会导致球虫病的发生,所以要保证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育雏室要备有温度计,随时掌握育雏室的温度。
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是1周龄内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4℃至32℃,湿度为65%至60%;1至2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2℃至28℃,湿度为65%至60%;2至3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7℃至25℃,湿度为65%至60%;3至4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5℃至23℃,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
除使用温度计外,还要学会“看鸡施温”。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雏鸡易拉稀感冒,互相挤压,层层扎堆;温度过高雏鸡张嘴喘气,远离热源,精神懒散,食欲不好,大量饮水。
(3)、饮水开食:雏鸡出壳20小时后,就可进入育雏室,先饮水,后开食。开始饮水应用5%至10%的白糖水,饮半天,可提高成活率。10日龄前的雏鸡要饮温开水,水温要与室温相近。饮水最好采用雏鸡饮水器,饮水器里应经常保持不断水,让雏鸡自由饮用。饮水2至4个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用水浸泡一下,以一抓即散为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饲料可直接喂饲料厂生产的全价饲料。但不论喂哪一种饲料,开始3至5天,饲料必须加0.2%氯霉素或0.2%新诺明,或在饮水中加氧氟沙星等广谱抗菌药物,控制鸡白痢病的发生。黑毛乌鸡与其他鸡种的不同之处就是先天性的白痢病特别严重,所以在育雏期药物要相互交替使用,不得间断,用塑料布喂3至5天后要逐渐换上小木槽或塑料槽,白天3至4小时喂一次,晚上4至5小时喂一次,总之要保持不断水、不断料。
3、营养标准
黑毛乌鸡的饲养,不论喂哪一种饲料,都必须达到营养标准,合理的营养是提高黑毛乌鸡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育雏期内的饲料,粗蛋白为19%,粗纤维小于6%,钙为0.8%至1.3%,磷为0.6%,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育成期内的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0.7%至1.2%磷为0.55%,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4、饲养密度
合理掌握黑毛乌鸡生长时期的密度,可使黑毛乌鸡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黑毛乌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黑毛乌鸡生长时期的密度,一般是1至10日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龄,密度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龄,密度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龄,密度为15至12只/平方米。
5、饲养标准
黑毛乌鸡的饲养标准是依据鸡群不同日龄、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而制定的。一个好的饲料配方要兼顾两个方面,首先是必须或尽可能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其次是要依价格筛选饲料的品种,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配方。
作为肉用品种,黑毛乌鸡的产蛋鸡就是种鸡,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育雏阶段(0-42日龄),育成阶段(43-150日龄),成鸡阶段或产蛋阶段(151日龄至淘汰)。
药用仔鸡则分为两个生理阶段,即生长期(0-42 日龄)和育肥期(43日龄至出售)的饲养标准可以看出种鸡的育雏阶段需营养较高,育成阶段的营养需要较低,而产蛋后的种鸡不仅营养需要较高,对各种单料的质量要求也高,有些料则不能用或只能少用,如未脱毒的棉粕饼、菜籽饼等,有些药物也在禁用之列,如呋喃类、磺胺类等。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