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的流程,仿野生养殖水蛭
野生水蛭和人工养殖的区别
一亩地养殖蚂蟥大约10-20万条,一般0.2元/条,大概费用为20000-30000元。按照正常的成活率来算的话,一般每亩的产量大概在500斤左右(250公斤),水蛭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公斤600元,收益约为150000元左右。
水蛭属于特种养殖吗
去当地正规、大型的水蛭养殖基地去学。
养殖水蛭技术一般在当地正规、大型的水蛭养殖基地都有。水蛭又称蚂蟥,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晒干后可炮制成中药材。养殖水蛭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医用水蛭和野生水蛭的区别
分布范围不同
1、金边蚂蝗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多见于水田、水沟或池塘里。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吕宋岛。
2、水蚂蝗分布范围:蚂蝗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咸水之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分布于日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北起东北各省、内蒙古、西至四川、甘肃、南达广东等地。
科目不同
1、金边蚂蝗科目:金边蚂蝗属于医蛭形亚目医蛭科生物。
2、水蚂蝗科目:水蚂蝗属于颚蛭目水蛭科生物。
主要价值不同
1、金边蚂蝗主要价值:是广西特色的药用动物资源。菲牛蛭唾液腺分泌的天然水蛭素是世界上所发现的物质中较强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质。
2、水蚂蝗主要价值:医学上多以活体使用,不用来加工药品。。
野生水蛭和人工养殖的区别图片
水蛭又叫蚂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利用它可治疗心绞痛、脑 中风、跌打损伤等症。目前野生水蛭资源越来越少,而日本每年都要从我国 进口千吨水蛭,导致价格不断攀升。水蛭养殖成本低、见效快。现简要介绍 水蛭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供参考。 1.稻田条件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保水性好,面 积667~1334平方米为宜。 2.主要设施 ①沟。在田四周挖沟,深1.2米,宽2.0米,另 在田中开挖若干深0.4~0.5米、宽0.6~0.8米的道与沟连通, 成“井”、“丰”形。沟道面积占大田总面积25%左右。②堤。堤面宽1米, 高0.6米。③防逃墙及进排水口。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高0.3米的围 墙,进排水口设尼龙网防水蛭逃逸。 3.水稻插栽 选生育期长、茎秆坚硬、抗病虫、分蘖性强的水稻品 种种植。 4.水蛭种放养 水蛭种放养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300千克 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投放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培育微生物和水草, 保证一放养水蛭种就能让它吃到适口的饵料。水蛭种可到养殖场购买,也可 于春夏用浸透猪血的草把从天然水域中诱捕,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00~1 000尾。 5.平时管理 ①投饵。水蛭为杂食偏动物食性,主食水中微生物、 浮藻类,爱吃螺蚌肉、猪肝糜,嗜好吸食动物血。人工饲养可用畜禽血拌饲 料或草粉等,荤素搭配。还可将河蚌或螺蛳投放在沟中,让其自然繁殖,供 水蛭摄食。投喂要注意“四定”。“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定位”, 田中浅水边;“定质”,饵料新鲜,及时清除残饵;“定量”,根据水温等情况 调整投饲量,吃饱为止。②施肥。稻田一次性施足有机肥,667平方米施 3000千克。肥力下降时可施菜籽饼粉,667平方米施10千克,既补 充水蛭饵料又作追肥,少量多次。③用药。由于水蛭抗病力极强再加上稻田 的生态作用,故水稻及水蛭均极少发生病害。一般不需用药。④水质。平时 水层维持在20厘米左右,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⑤防逃。每天勤巡塘, 发现堤、防逃墙、进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及时予以维修。 6.加工销售 水蛭经过半年饲养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在稻收后即可 捕捉加工,捕大留小。将捕来的水蛭放入盛有5%~10%食盐水的容器中, 使其全部死亡,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摊在竹帘或凉席上晒干即可出售。优 质水蛭干的标准是:规格整齐,无杂质,含水率在20%以下。 ................................................................... 药用蚂蝗的人工养殖 药用蚂蝗为环节动物,水蛭科的宽体金钱蛭。医用蚂蝗亦可药用,但个体小,经济效益不如金钱蛭。药用蚂蝗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各地农药、化肥的使用,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养殖药用蚂蝗具有广阔的前景。养殖药用蚂蝗,具有以下特点。 1.药用蚂蝗对生物的环境变化适应性特强。不论高山平原,药用蚂蝗都能适应。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水塘饲养。 2.有惊人的耐饥能力。药用蚂蝗虽性贪食,摄食量大,且耐饥力特强,即便长期挨饿,豪不恐惧。 3.饲养。药用蚂蝗喜食无脊髓水生昆虫,如将水生昆虫按比例与药用蚂蝗混养,就不必投食,只要将水质管理好,即可生长得很好。 4.药用蚂蝗个体大,一般比普通蚂蝗大几十倍。 5.用工少,不论男女老少,利用业余时间,即可养殖。 6.药用妈蝗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只要引进优良种源,即可年复一年自行繁衍。药用蚂蝗饲养方法如下。 药用蚂蝗池的建造及饲养管理 1.池的建造。药用蚂蝗池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按建造的材料来分,有土池、砖池、水泥池、塑料薄膜池四种。按池设置情况来分,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之别。常见的池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什么种类和形式的池子,建造面积需多大,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和所具备的条件而定。作为家庭副业,大都建造土池和塑料薄膜池,面积一般以4~5平方米为宜,池形为圆形或椭圆形为好,也可利用废沼气池、旧粪坑,房前屋后的热水凼、低洼凼、水缸、金鱼缸等进行养殖。如果建造的池子四周都是旱地,土质又较坚硬的话,适宜建造土池。土池的建造方法很简单,先根据养殖要求挖池,将池底夯实就行了。池底面垫适量的秸秆和猪牛栏粪,以增加泥中的有机质;然后放入河泥或含有丰富腐殖质的肥土,厚约30厘米左右,泥面上保留30~50厘米水位,水面上的池壁至少保留25厘米高,有条件最好用1/3的面积种植茭白、莲藕、慈茹或水草,作为药用蚂蝗潜伏栖息、遮阳避暑之处。在水面相平的地方设一排水口,在排水口的对面设一进水口,进排水口都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拦住,以防药用蚂蝗外逃,整个池的周围用塑料网布围住即可。塑料薄膜池建造不复杂,如碰到沙质土的地方建池,必须建塑料薄膜池。建造方法,先根据养殖的要求挖池,深度比水泥池深30厘米,挖好后将整张的塑料薄膜平放在池里,塑料薄膜的四边用土压在池口的四边,接着在池底面垫土30厘米夯实,其余的设置和要求与土池相同。为了避免池水温度过高,在池外搭棚或在池内栽种水生作物。水泥池、砖池,适宜大面积工厂化养殖。少量科学试验养殖,可用缸或金鱼缸养殖,便于观察,但必须加网,防止药用蚂蝗逃跑。有条件,可建成冬季保温池。气温在15℃以上时,药用蚂蝗就能摄食生长。为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池底和水面都要设排水口,以调节水位,排水管敷聚乙烯细网,以防药用蚂蝗逃跑。 2.管理。在药用蚂蝗整个养殖期间,管理是否得法,直接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池底宜放入河泥或塘泥,以保持池底土质松软,亦可放入草沤制。塘泥深保持30厘米左右,水深要保持不低于30厘米,不可干池或漫池。水质要求肥、活、爽,含氧量充足,有利于药用蚂蝗生长。淤泥不宜过多放入猪厩肥、牛粪等有机肥料,防止水质过肥而造成污染。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药用蚂蝗浮出水面有不安现象。(2)保护水质良好,是取得高产的措施。为此,发现水质有沤坏现象,即换水。(3)养殖水源要防止农药污染;含碱性重的泉水不能用;水温过低的井水或泉水,要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应用。不然的话,大量温度过低的水入池,会引起池中的水温骤降,致使药用蚂蝗感冒,造成不应有的损失。(4)在夏天高温季节,为了避免因池水温度高而蚂蝗生长不良,应搭棚或利用瓜豆棚遮阳,改善池内环境。 药用蚂蝗的运输 运输药用蚂蝗方法,通常是随身带运方法。具体如下。人工带运:在网纱袋里面放些水草,将药用蚂蝗装入,扎紧袋口,再装入篓或箩筐内,即可运走。 药用蚂蝗的炮制和贮藏保管 1.药用蚂蝗的炮制方法。先将活蚂蝗用清水洗净后捞起,润透、切段片,然后晒或烘干,再将砂或滑石粉放入锅中炒热,取蚂蝗段片放入,拌炒至微鼓起,外呈焦黄色为度,盛起,筛去砂或滑石粉,冷透即可。 2.贮藏保管。放入盛有石灰的缸、瓮或白铁箱中,置干燥处,防虫蛀。
水蛭有养殖的吗
不论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还是在江河、湖泊,养殖方式虽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方式:即野外粗放养殖和集约化精养。选择哪一种养殖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条件差的,可就地取材,采用野外粗放养殖;条件较好的,可采用集约化精养方式,即建立高标准的养殖池,为水蛭的生长繁殖提供较理想的生态环境,通过工厂化养殖,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第一种水蛭养殖方式: 野外粗放养殖
野外粗放养殖是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圈定养殖范围后进行保护的一种养殖方式。野外粗放养殖,并不是不管不问,也要通过投放足够的种源,适当投放饵料,最后进行捕捞。一般有水库养殖、池塘养殖、沼泽地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洼地养殖及稻田养殖等。这几 种方式养殖面积较大,光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投资小,收益大。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不易管理,要时常注意预防自然敌害、防逃以及水位涨落的变化等。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两种养殖方式。 (一) 沼泽地养殖 沼泽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地底层有机物、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动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即可放养水蛭。要定时进行观察,适当补充饵料。密度过大时,要适时捕捞。(二)稻田养殖稻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温适宜,又有水稻遮荫,从含氧量到丰富的饵料都适合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长有不同品种的水蛭。稻田养殖要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块,四周用围栏圈围起来。在稻田的中间,根据地块的大小,挖一个或几个池塘。一般以100 平方米中间挖一个1 平方米的池塘为宜,同时池塘与池塘之间,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宽各约30 厘米的保护连通沟,使池、沟相通。当晒田、搁田或施肥、喷药时,要把水蛭用动物血引诱到池塘或保护连通沟里,使水蛭免遭杀害。施肥最好改为球肥深施,喷农药最好改为低毒或无毒农药。
第二种水蛭养殖方式:集约化精养 集约化精养是采用人工建池、投喂饵料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一般有鱼塘养殖、场区养殖、室内养殖、庭院养殖以及工厂化恒温养殖等方式。这几种养殖方式放养密度较大,资金投人相对较高,要求饲养技术精细。但单位面积产出多,经济效益较好。 (一)精养的物理性质 1 .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同时因为水浅,水的上下层基本均匀,仅在刮风、温差变化条件下出现小的波动。为水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 .水色不定,水温呈季节性变化:水的颜色常因土质、水深、施肥种类及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而各有不同。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多时水体呈绿色,浮游动物多时水体呈黄色,腐殖质多时水体呈褐色或为酱油色,大量生长蓝藻时水体呈青绿色,鱼腥藻繁殖多时水体呈黄绿色,纤毛虫繁殖旺盛时水体又呈褐色,水蚤大量出现时水体则呈红色。 1 年中冬季水温最低,春季逐渐回升,夏季水温最高,秋季逐渐下降。在1 年中5~9 月份水温较高,是适合水蛭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时期。l 日中的平均温度,一般水温高于气温,平均温差水温低于气温,这样看来,水温比气温相对稳定。白天水温常低于气温,而晚上则水温又高于气温。3 .水体变质,则水中发出腐败臭味:如发现水体有特殊的腐烂味、臭味,则表示水体被污染,说明池底的有机物如吃剩的饵料、沉底的动植物残体、粪便等,腐败生成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此时则应及时换水或倒池清理,防止水蛭大批死亡。
(二)精养的化学性质 1 .酸碱度(pH 值)。酸碱度是指池塘中水的pH 值。主要是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与碳酸盐类之间比率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一般在6.5~9.5 之间。pH 值在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变化:黎明时,二氧化碳含量多,水的pH 值下降(变酸);白天,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水的pH 值升高(变碱)。实践证明,中性的水体或弱碱性的水体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发育。 2 .气体溶解量。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硫化氢和甲烷(沼气)等。一般较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当水中的含氧量大于0.7 毫克/升,水蛭就活动正常;当水中的溶解氧小于0.7 毫克/升时,水蛭就会纷纷爬出水面,到岸边土壤或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池塘中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水温的昼夜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含氧最多的时间是下午,这是因为水中绿色植物在此时光合作用旺盛,消耗了二氧化碳,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而黎明时水中含氧量最低,这是因为夜晚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而动物没有停止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呼出。 3 .无机盐溶解量。无机盐包括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等。这些盐类的溶解量对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动植物的数量,对水蛭的生长繁殖有着直接的影响。
5
(三)精养的生物组成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池塘中的生物组成有明显的区别。但一般由以下几大类生物组成。 1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一般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动植物。它们的活动能力有限,大多是靠水体流动而被动地移动,它们是池塘生物组成的主要部分,对水蛭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浮游植物主要包括低等的浮游藻类,如夏季大量繁殖的蓝藻(微囊藻、鱼腥藻等)、绿藻(鼓藻、空球藻、团藻),春季秋季生长旺盛的硅藻等。 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大多是单细胞的有机体,如草履虫、喇叭虫、尾棘虫等。 2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漂浮植物如水浮萍、芜萍等,它们完全漂浮于水面或水中。 ( 2 )浮叶植物其叶面漂浮于水面,而根生长在池塘底土中,如菱、若菜等。 ( 3 )挺叶植物其根植于泥土中,而茎、叶挺立于水面之上,如芦苇、莲子草等。 3 .底栖动物:底栖动物中包括软体动物中的蚌、螺类,甲壳动物中的虾、蟹类,非浮游性的枝角类、挠足类等,还有水蛆蜕、摇蚊幼虫、蚌蟒幼虫等。 4 .其他动物主要包括鱼类、蛭类、水蛇、鳖、水鼠等。 5 .真菌和细菌在严重污染的池塘中,各种危及水蛭生命的真菌和细菌大量繁殖,对水蛭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野生水蛭与养殖水蛭的区别
蚂蟥(mahuang)(Whitmania)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蛭纲,水蛭科。我国常见的宽体蚂蟥(Whitmaniapigra),又称马蛭。身体较大,略呈纺锤形,背腹扁平而肥壮,长6~13厘米,宽1.3~2.2厘米。背面一般为暗绿色,有5条黑色间杂淡黄的纵行条纹。体分107环,眼点5对,排列在第2、3、4、6、9环上。前吸盘小,口内的颚上有齿,但不发达,能剌伤皮肤,但不吸血;后吸盘较大。在我国各地的水田、河湖中常见,捕食螺类等小动物。冬季钻入泥土中越冬。
中药水蛭,俗称蚂蝗,为水蛭科动物蚂蝗、柳叶蚂蝗及水蛭的干燥体,水蛭入药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具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传统中医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在分类学上属环节动物门,蛭纲,有医用价值的为颚齿目,下分医蛭科和门蛭科多个种类。水蛭是祖国医药大宝库中的一味中药,我国中医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对蚂蝗的药理特性早有记载。传统中医学上主要以水蛭虫体干燥炮制后入药。性平、味咸苦、有小毒。功能破淤通经,主治血淤经闭,症痕积聚。
水蛭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本世纪50年代,英国一位名叫麦克瓦特的化学家排除万难,终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物质--水蛭素。水蛭素在水蛭体内含量甚微,但神通广大,仅仅几微克就会使血液无法凝固。水蛭叮住人体后可源源不断地吮吸人血,就是水蛭口内放出蛭素的缘故。目前,从水蛭身上提取的蛭素在医学上已大显身手。据临床试验证明,它有缓解动脉臂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对渗出物吸收等功能。所以蛭素用途很广,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肌梗塞等棘手的病症。
在生物化学方面,可以借助水蛭素来进行人体凝血酶的定量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内外对水蛭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野生资源却日益枯竭,致使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近几年来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为此,国外许多国家如英国、俄罗斯等国家正致力于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工作。英国在八十年代就成立了水蛭科学家协会,同时开设了生物制品公司。俄罗斯的莫斯科国际医用水蛭研究中心每年饲养水蛭达150多万条,已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经研究发现,除活体水蛭和利用水蛭加工成的药品可治疗多种疾病外,水蛭提取物还可制成疗效奇佳的美容药品。目前,该中心每年出售大批相关产品及活体水蛭到美国、西班牙等国家。
我国国内,水蛭的研究也已起步多年,对水蛭自然发育规律及生长习性、水蛭的自然育苗及工厂化育苗、水蛭与水生植物的高效种养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水蛭野生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在我国,过去水蛭作为一种中药材,从未有过匮乏之虑。水蛭是一种生物,它的生长繁殖与自然气候及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作为野生药材资源的水蛭,虽然是一种再生资源,但它的生长强度和繁殖率不是无限止的。如江苏省是水蛭产量大省。其中洪泽湖和高邮湖一带,金湖、射阳、盐城、赣榆,开发较早,90年代初期,是全国水蛭的大商品提供基地,江苏年产量以前一般在50-100吨之间。但近年普遍反映收不到货,大约产量15吨。由于国内外对水蛭的需求量较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也已涌现了多家生物制药厂,致使野生资源急剧下降。
由于数量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多,水蛭收购价格一再攀升,目前市场价已达180-200元/公斤,有时甚至到了有价无货的地步。因此,保护现有的水蛭野生资源已成当务之急。
水蛭人工养殖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水蛭资源日益枯竭,一是因为收购价的上扬,驱使人们大肆滥捕。二是环保意识的薄弱,使水蛭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人工养殖就是要制造出适应水蛭生物学要求的最佳生存条件,让它尽快地增重个体和更多地繁殖后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比从前有了更高的要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尤其是健康保健上的误区,心血管疾病正在上升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而由水蛭提取的水蛭素,有望成为这一顽症的克星。医学科学揭示,水蛭素在人类健康保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学上对水蛭素的需求愈来愈多,靠自然资源的再生,目前己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在当前水蛭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原料价格的节节上扬。而由此引发药品价格的暴涨,将使许多患者失去治疗疾病的机会,并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为了弥补这一自然资源的短缺,保护珍贵而有限的野生资源,人工养殖水蛭势在必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养殖水蛭营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水蛭的人工养殖不仅是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作出贡献,而且不失时机保护了野生种源,维护了生态平衡。这一特种养殖业,对繁荣地方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致富农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水蛭人工养殖的可行性
野生条件下的水蛭,只要有基本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生存并繁殖后代。据我国有关专家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对水蛭的品种、习性、食性和繁殖方式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已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饲养方案,能够确保水蛭人工养殖成功。水蛭食性杂,生长快,如在废鱼池内稍加改造就可以养殖,一些符合要求的低洼农田,湖滨滩地,也可进行人工养殖。人工开挖水蛭养殖池比鱼塘要求低,土方开挖量少,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农村副业。
水蛭养殖周期为一年半,最大个体可达65克,平均也在35-50克左右,亩产量能达到100公斤以上。就目前的市场行情,亩产值不下18000元,纯收益可达10000元以上。
可见人工养殖水蛭,投资不多,养殖技术也并不十分复杂,而见效迅速。其成品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水蛭的自然生长习性与地域分布
蛭类约有500多种,绝大多数营淡水生活,极少数生活在咸水,个别种类在陆地。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过吸血生活。蛭类吸食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如医蛭类的水蛭对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它们都喜吸食。
蛭类的口端位于前吸盘的中央,有一个可外翻的吻,吻高度肌肉化。颚齿目无吻,口腔内具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颚板,旁边有细齿,吸血后寄主皮肤上留下"Y"形切口。蛭类吸血后可数月内不再取食,医蛭科水蛭甚至可以生存一年半不取食。
蛭类感觉器官发达,上皮层中具有成丛的感觉细胞,具有触觉及化学感觉功能。身体前端2-10个眼中具有感光细胞,表皮中游离的神经末稍,具有温觉及触觉功能,能迅速测出水中温度的微弱变化,从而很快找到寄主。
生物种群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及湖畔,温暖湿润的草丛,是水蛭乐于栖息,摄食和生儿育女的场所。酸性水质及湍急的河流没有分布。
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潜入底泥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成两个新个体。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
蛭类主要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个别种类具有鳃,如鱼蛭科的鳃蛭,具有囊状的鳃,因是体壁的一种延伸,不具备鳃的完善功能。
在水中,水蛭靠身体的收缩和舒展作波浪式游动。在陆地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及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水蛭吸食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蛭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
水蛭生命力较强,在环境适应的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在我国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的湖泊、河汊中,这个范围最适合水蛭生长,如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广。
在野生条件下,从孵化出的幼蛭发育至成蛭,需要4-5年的时间。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饵料丰富,温湿度条件适宜,生长发育时间可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2-3年。
蚂蟥和水蛭大概只是名字不一样罢了!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