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粘虫如何保护自己
黏虫保护自己的方法
黏虫,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bai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黏虫只在幼虫阶段对农业产生危害。喜在温暖湿润麦田、水稻、草丛中产卵。怕高温干旱,相对湿度75%以上,温度23~30度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存活。但雨量过多,特别是遇暴风雨后,黏虫数量又显著下降。
黏虫成虫飞翔能力强,有假死和迁飞的习性,对糖、醋、酒液和黑光灯有很强的趋性行为,喜昼伏夜出。白天在枯叶丛、草垛、灌木林、茅棚等处隐藏。在夜间有2次明显的活动高峰,第1次在傍晚8~9时左右,另1次则在黎明前。
黏虫成虫3、4月间由长江以南向北迁飞至黄淮地区繁殖,4、5月间为害麦类作物,5、6月间一代化蛹羽化成虫后迁飞至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为害,6、7月间为害小麦、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二代化蛹羽化成虫后向南迁飞至山东、河北、河南、苏北和皖北等地繁殖,为害玉米、水稻。
黏虫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蜜补充营养,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产卵。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桃、李、杏、苹果、刺槐、油菜、大葱、苜蓿等。
黏虫成虫产卵部位趋向于黄枯叶片。在玉米苗期,卵多产在叶片尖端,成株期卵多产在穗部苞叶或果穗的花丝等部位。产卵时分泌胶质黏液,使叶片卷成条状,常将卵黏连成行或重叠排列包住,形成卵块,以致不易看见。每个卵块一般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多者达200~300粒。
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8~10天;第一次蜕皮需6~7天;第2次至第5次蜕皮,依次各需3天左右,第6次蜕皮需6~7天。黏虫每蜕一皮,个头长大,食量随之增大。3龄前的黏虫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玉米、高粱、谷子的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
我国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2~8代。河北省1年发3代,以为害夏玉米最重,春玉米较轻。黏虫为害夏玉米,主要在收获前后咬食幼苗,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是夏玉米全苗的大敌,故应注意黏虫虫情,并及时防治。
防治黏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黏虫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在北纬33°(1月份0℃等温线)以南黏虫幼虫及蛹可顺利越冬或继续为害,在此线以北地区不能越冬。黏虫幼虫6次蜕皮变成蛹、直至再变成黏虫蛾后不再吃植物叶子,而改食花蜜,故不再对农业产生危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黏虫害虫在山西省暴发。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山西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3] 山西山西省再度动用飞机灭虫。黏虫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2012年8月,国内华北、东北地区暴发黏虫灾害。大量黏虫羽化成黏虫蛾后,飞回南方产卵越冬,由此造成黏虫基数比较高。2013年5月至6月,黏虫幼虫在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羽化成黏虫蛾,向北方飞迁,进入山西省产卵孵化,产出黏虫幼虫,这次危害山西省农作物的是当年生第二代黏虫。2013年5月以来,山西省北中部降雨较多,适合黏虫孵化发育,最终暴发黏虫灾害。上世纪大同地区暴发蝗虫灾害。为控制虫害,经省有关部门协调,空军某部调来一架飞机,实施空中洒药作业,及时控制了虫灾,收到良好效果。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蜂药(蜜蜂兽药)的历史啊?不止中国,还有整个世界,越细越好,谢谢了
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期,就有人土法饲养在大森林里收集来的蜜蜂
蜂药,中药名。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疏叶卷柏的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入药。可治水火烫伤,虫蛇咬伤,蜂刺伤及出血,疮毒痈疖等。
基本信息
中药名 蜂药
别名 翠云草、翠羽草、石打穿、水梭罗、家昌金、小爬岩草、地虱子、风轮草。
原植物 Selaginella remotifolia Spring[S.kraussiana(Kunze)A.Br.]
药用部位 以植物的全草入药。
功效分类 祛痰止咳药;解毒消肿药;凉血止血药。[1]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疏叶卷柏
编辑本段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淡;凉。归肺经。[1]
功效主治
祛痰止咳;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痔疮;疮毒;烧伤;蜂刺伤及出血。[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塞鼻。[1]
编辑本段
药方选录
⑴治肺热咳嗽:鲜蜂药30g,棣棠花9g,鹿衔草15g。煎水兑蜂糖服。(《贵州民间药物》)
⑵治黄蜂刺伤,红肿辣痛:鲜蜂药一把,拌口涎搓烂,揉擦患处,以消肿为度。(《贵州民间药物》)[1]
编辑本段
药材来源
品种考证
出自《贵州民间草药》。[1]
药材基源
为卷柏科植物疏叶卷柏的全草。[1]
产地溯源
产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1]
编辑本段
采收储藏
四季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1]
编辑本段
化学成分
植株含α,α-海藻糖(α,α-trehalose),蔗糖,水苏糖,棉子糖,麦芽糖,卷柏糖(selaginose)即2-O-α-D-吡喃葡萄糖基α,α-海藻糖(2-O-α-D-glucopyranosylα,α-trehalos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异柳杉双黄酮(isocryptomerin),还含多肽类。[1]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