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罗氏沼虾虾苗期的养殖关键点

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罗氏沼虾虾苗期的养殖关键点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罗氏沼虾虾苗期的养殖关键点

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

罗氏沼虾苗种的计划放养量除与计划产量、预计成活率有关外,还与饲养虾的个体大小、平均体重有关。一般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虾苗放养量=养殖面积(亩)×计划亩产量(千克/亩)×预计养成虾每千克尾数(尾数/千克)÷预计成活率

上式中“计划亩产量”是参照往年养殖实际能达到的产量,结合当年养殖条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预计可达到的亩产量,一般上海地区每亩可定为150~200千克;“预计养 成每千克虾尾数”,一般以60~80尾为标准;“预计成活率”按虾苗大小而定,淡化苗以40%~50%计,暂养苗可达70%~80%。因此,如果亩产200千克,成虾规格60尾/千克,放 养淡化苗成活率50%计,则需放养虾苗数为每亩2.4万尾。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之肌肉白浊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向池塘内泼洒石灰水,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

在水中放药,然后要记得多留意观察虾的状态

这种虾的养殖技术的话,其实还是比较挑战的,需要到专门的这种养殖技术去学习一些理论和实战经验。

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是诺达病毒。病毒颗粒球形,直径24纳米,无囊膜,对氯仿抵抗,病毒核酸对核糖核酸核酸酶敏感、对脱氧核糖核酸核酸酶抵抗,对单链特异性SI核酸酶敏感,为单链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核酸由2个片段组成,分别为3.0kb和3.1kb。将病虾的除菌滤液以1:50和1:250浓度浸泡健康罗氏沼虾苗,0-15分钟,试验7天开始出现肌肉白浊症状及死亡,第12天前后出现肌肉白浊症状及死亡达最高,成活率分别为40%和47.92%,对照组成活率为90.48%。

病虾腹部白浊的肌肉组织纤维肌浆内有嗜碱性包涵体,肝胰脏、血细胞、心脏和鳃组织胞浆内也有嗜碱性包涵体,包涵体内有大量以晶格状排列、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球状病毒颗粒,直径为23.6±3.8纳米;病毒颗粒还分布在有膜包被的细胞器中,形成在髓样小体中或分散在细胞浆中。用病虾的白浊肌肉投喂平均体长1.2厘米的仔虾,连喂8天,在试验的第5天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白浊症状,第8天开始死亡,发病率为75%,死亡率为62.5%;对照组则无一尾虾发病和死亡。

(一)流行情况

肌肉白浊病第一个病例发生在1994年广东从泰国引进的虾苗中,此后,逐步在国内的广大罗氏沼虾养殖地区和育苗场中流行,于1999年4-5月出现一个明显的暴发期。主要危害虾苗,在孵化阶段,当虾苗发育至骚状幼体第7-8期时(孵出第14-15天),即可发生幼体大量死亡,死亡率达50%-90%;幸存者一经淡化,马上显现白浊病症状。虾苗下塘后7-10天,如发现有个别白浊病症状的个体,条件适宜时,在3-5天内感染率迅速增加到50%以上。也曾在虾苗下塘2个月后才出现症状的病例及亲虾呈白浊病症状的个体,但较少见。该病在水温20-30℃时均有发生,尤以23-28℃时为严重。孵化池水的盐度波动大、绿藻少、氨氮含量高,池底污物积累多的孵化池发病多。新推池塘、底泥瘦瘠、塘水清瘦、藻类种群少、水体混浊或透明度大于50厘米的池塘发病率高,且预防效果差。

(二)症状

主要症状为虾体腹节肌肉呈现乳白色的混浊状,所以称肌肉白浊病。疾病早期通常先在第四腹节背部肌肉呈现一米粒状乳白色混浊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混浊斑点先向虾体后段扩展至尾节基部,然后再逐渐向第一腹节扩展,直至病虾除头胸部和尾节外,腹节的肌肉全呈乳白色混浊状。患病个体活力明显减弱,在池塘中多呆滞栖息于池边浅水区的草丛上,摄食减少直至停食死亡。在潘状幼体阶段,健康幼体在水中通常集群作旋转状游动。患病初期则作不集群的分散沉浮游动,随后食欲减退,体色无光泽,逐渐变黑,最后沉卧池底而死。

(三)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鉴定。

(四)预防措施

基本同幼体弧菌病的预防措施。完全淡化后的仔虾一定要肥水下塘,定期泼“养殖保”等益生菌,对有发病征兆的幼体孵化池,全池遍洒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含有效碘5%),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5毫克,收到较好效果。仔虾培育池,必须先将水变肥,透明度在30-40厘米时,再外泼一种复方消毒药,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5-1毫克,同时内服药饲(虾健康1号或强克99),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想要养罗氏沼虾,好不好养呢?

罗氏沼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而要加强水质的调节、控制。虾苗入池后1个月保持水位在40~60厘米,以后逐渐加深水位,8~9月加至最深。注水时要用尼龙筛绢网袋严格过滤,严防敌害生物入池。在夏季,可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去15~20厘米,并要安增氧机调节水质,一般池水呈淡绿、油绿为佳,发现水质不适,及时大量换水。生长季节水的透明度在25~35厘米即可。并要注意及时清除污物,严防污水、农水入池。

淡水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建好虾池

虾池应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深1~1.5米,池底要平坦,防渗性好,长方形,东西走向,1~3亩为佳。

做好准备工作

彻底清塘。虾苗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泥鳅、野杂鱼、青蛙等。设置附着物、隐蔽物池中应放置树枝、网片、瓦块等,并种植水草,供虾苗附着。附着、隐蔽物占池塘面积的20%以下。培肥水质。虾苗放养前3~5天,注水30~50厘米,施牛、羊、马粪700~1000千克/亩,培育饲料生物。

虾苗的放养

在4月底或5月份,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放养虾苗,放养的虾苗应体质健壮、无病伤、规格整齐。单养罗氏沼虾,每亩可放养2~3厘米的虾苗10000~15000尾;鱼虾混养,以虾为主,每亩可放养2~3厘米的罗氏沼虾苗8000~10000尾,配养不与沼虾争食的鲢鳙鱼50~120尾。

科学投饲

罗氏沼虾属杂食性,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草、藻类;饼类、米糠、麸皮等都可摄食。一般放苗后20天内投喂蛋黄,豆渣、豆浆等。6~9月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要在30%以上,饲料的粒度和长度分别为0.3厘米和1~2厘米,一般不应投喂粉状饲料,以利沼虾摄食。可每日投喂2~3次,早、晚(或再加午夜)各1次,夜间投饲量可占全天投饲量的2/3。主要生长季节,日投饲量可占池塘虾总重的5%~7%。要坚持定时、定量、定质投饲,沿池四周均匀泼洒,并根据天气及虾的摄食,活动等情况而灵活增减。

加强防病。每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达20ppm,或泼洒漂白粉达1ppm,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这种虾非常的难养,因为需要去具备特定的条件才能够养育,而且所需要的条件也是非常的严格,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养。

这种大虾并不好养,因为它需要很高的存活环境,必须保证干净的水质和充足的养分才能养活。

不好养。这种虾对于水质和环境的要求特别高,所以一般人根本养不活。

很好养活的。这种动物的养殖周期是非常短的,而且只要控制好水的质量就可以提高存活率的。

养虾


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罗氏沼虾虾苗期的养殖关键点
  • 螃蟹淡水养殖,淡水螃蟹养殖建池技术视频
  • 螃蟹淡水养殖,淡水螃蟹养殖建池技术视频 >> 螃蟹淡水养殖,淡水螃蟹养殖建池技术视频...

    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罗氏沼虾虾苗期的养殖关键点
  • 花卉养殖日记,花卉市场日记
  • 花卉养殖日记,花卉市场日记 >> 花卉养殖日记,花卉市场日记...

    怎样确定罗氏沼虾虾苗放养数量,罗氏沼虾虾苗期的养殖关键点
  • 蚂蚱养殖,蚂蚱养殖大号棚推荐
  • 蚂蚱养殖,蚂蚱养殖大号棚推荐 >> 蚂蚱养殖,蚂蚱养殖大号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