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黄金泥鳅生长周期,养殖泥鳅周期

黄金泥鳅生长周期,养殖泥鳅周期黄金泥鳅生长周期,养殖泥鳅周期

泥鳅养殖时间是多长

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25分钟。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

3、池水管理

开始的时候池塘水深保持在10~20cm之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应及时添注新水或增氧。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定时用漂白粉消毒。

泥鳅养殖时间是多长啊

泥鳅养殖时间一般是5~6个月就可以上市,但是如果用催产的技术的话那就要4个月的时间

泥鳅需要养多长时间

泥鳅苗3~4公分(俗称夏花)具有钻泥习性,养成商品鳅,至少需2~3年。养殖密度不可过多,否则生长缓慢。

泥鳅,一般活动适温在18℃~30℃。在水温25℃~28℃时生长最快,30℃以上,即钻入泥底或草丛中栖息。水温下降10℃以下开始冬眠。次年水温上升5℃以上,开始出穴活动。4~10月份生长旺盛。喜夜间觅食,凡水中或泥中的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均是它的良好食料。

泥鳅能养到多大

金鳅鱼容易活的。

金色泥鳅好养。金色泥鳅是小型冷水鱼品种,泥鳅的变异品种,我国的原生物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它们体色通体金黄色,体态优美多姿,体型匀称饱满,游姿优雅飘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金色泥鳅好养,与普通品种没有太大差异,保持水质稳定即可。

泥鳅能活多长时间?

泥鳅属鱼纲、鳅科,是温水性鱼类,生命力强,喜在常年有水的稻田、池塘里生活,食习广杂,繁殖力强。

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腐殖的淤泥中,喜在底层活动。夜晚出来觅食,以昆虫、扁螺、水草为主食,也食腐植质。

泥鳅肠壁薄、肠管直,血管分布多,能进行呼吸,当水中缺氧时,除鳃外也能用肠呼吸,此象多发生在气候骤变,低压暴雨来临前。冬季水干涸钻泥中,靠湿润环境用肠管呼吸,也能维持生命。

泥鳅活动适温在18℃~30℃。在水温25℃~28℃时生长最快,30℃以上,即钻入泥底或草丛中栖息。水温下降10℃以下开始冬眠。次年水温上升5℃以上,开始出穴活动。4~10月份生长旺盛。

喜夜间觅食,凡水中或泥中的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均是它的良好食料。

人工养殖泥鳅周期多长

【养殖周期】泥鳅的养殖期一般为3-4月。【简介】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小,只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药。

泥鳅养殖周期多长时间

泥鳅的生长周期大约是5-10个月。它的特点是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刚孵化出来的幼苗,体长约0.3厘米。一个月就可以长到3厘米左右。6个月就可以长到10厘米。一般在3-4月份上市。

泥鳅养殖多久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

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泥鳅要养多久才干净

泥鳅如果是干净无污染河水一般可养1个月左右;自来水养可活半个月左右;用纯净水养只能活7天左右。此外适宜的温度也很重要,泥鳅可在15-30℃的水温里生存,最适合它的水温是24-27℃。养十天半个月的要记得换水,保持水质干净。

自来都是通净化处理,在水质净化时加入了沉淀和消毒,让水中的活性成份流失了许多,用它来养泥鳅,一般只能养10至15天左右,自来水含氯,俗称漂白粉味,泥鳅的皮肤浸透性较强,在换水时最好先用太阳晒上24小时,有利于泥鳅活得更久。

泥鳅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答:刀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刀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

刀鳅鱼(即中华刺鳅)又称钢鳅、刀鳅、石锥,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中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

泥鳅怎么养的时间长

1.如果在家中饲养泥鳅,首先要给它一个足够大的生存空间。以水族箱为例。让它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动,身心愉悦,就能正常生长。

2.泥鳅在放入水族之前,先放在大的盆中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把所带的垃圾杂质吐出来,这样是为了适应水族的环境。要注意不要和鳝鱼类一起混养。

3.水族中的过滤及增氧装置要能够正常工作。泥鳅同样需要流动的活水以及充足的氧气。同时也可以放置一些水植,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的含氧量。

4.水族中的水温要控制在25度上下,恒温的环境有利于它的生长。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其杀菌消毒的作用。喂食以鱼虫、小虾及合成食料为主。

扩展资料: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养驴


黄金泥鳅生长周期,养殖泥鳅周期
  • 科技苑肉鹅养殖技术,科技苑肉鹅品种介绍
  • 科技苑肉鹅养殖技术,科技苑肉鹅品种介绍 >> 科技苑肉鹅养殖技术,科技苑肉鹅品种介绍...

    黄金泥鳅生长周期,养殖泥鳅周期
  • 蟾蜍养殖前景如何。,蟾蜍养殖基地在哪
  • 蟾蜍养殖前景如何。,蟾蜍养殖基地在哪 >> 蟾蜍养殖前景如何。,蟾蜍养殖基地在哪...

    黄金泥鳅生长周期,养殖泥鳅周期
  • 家庭养殖宠物狗能赚钱吗,宠物狗养殖赚钱吗
  • 家庭养殖宠物狗能赚钱吗,宠物狗养殖赚钱吗 >> 家庭养殖宠物狗能赚钱吗,宠物狗养殖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