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鳊鱼养殖技术,网箱养殖鳊鱼视频
鲩鱼养殖方法
青鲩鱼也叫大青鱼,它最喜欢的就是鲜草,各种新鲜的草叶,包括红薯、玉米等。
它也喜欢吃脆螺、幼蚌、玉米、麦子、花生、蓝莓、葡萄等。
有些鱼塘养殖的青鱼则喜欢吃颗粒饲料,要根据实际鱼情而定。而且,青鱼在不同的季节对食物的喜好也会发生变化,高温季节喜欢吃素食,低温季节喜欢吃荤食。
鲩鱼怎么养殖
首先来认识一下皖鱼是什么鱼?
鲩鱼一般指草鱼,草鱼是人们习惯的叫法,因鲩鱼喜吃草,一个是通俗的叫法,一个是比较高级的叫法,叫法不一样,鱼还是同一种鱼的。草鱼的俗称还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
皖鱼养殖方法技术
1、池塘建设
草鱼养殖基地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运鱼方便,饲料资源丰富,环境条件良好。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2、鱼种投放
草鱼养殖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自繁自育的鱼种的亲本应来源于有资质的国家认定的原料场,苗种经无公害培育而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备品种优良性状,条件具备的最好自繁自育为好,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
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可选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钟20~40毫克/升、食盐每5~20分钟用1~3%、每15~30分钟用8毫克/升,高锰酸钾每15~30分钟10~20毫克/升等药物浸泡消毒。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主养草鱼占80%,配养鱼(鲢、鳙、鲤、鲫等)占20%。
3、投喂方法
草鱼在幼鱼阶段口径小,不能投喂粗大、坚硬的草料,宜投喂小浮萍、莎莎草等草料,或将鲜嫩的长叶草铡碎后投喂。以后,随着鱼龄增大,口径也慢慢增大,这时候就可以过渡投喂鲜嫩草料了。对草鱼喂草,每天要定时、足量、均匀投喂,力求将草料撒开,让鱼吃饱、吃好。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等具体情况调整投喂量。要严禁投喂存放过久和霉烂变质的草料,避免草鱼感染疾病。
4、草料要求
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草鱼喜欢吃鲜嫩草料,这样可以使得草鱼长得快、生病少等,因此,投喂草鱼的草料,应尽量选用鲜嫩草料。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草鱼厌食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投喂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和采集的*生长叶嫩草为好。
以上就是关于皖鱼也就是草鱼的养殖介绍了
鮰鱼怎样养殖
而目前市场上的改底药物很杂乱,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吸附型:主要成分以硫代硫酸钠、沸石粉、活性炭为主;
(2)絮凝型:以聚合氯化铝为代表性。
优点:吸附水中的颗粒有机质、氨等有害物质,沉降到池底,水色会在短时间内变的比较清爽。
不足:由于把过多的有机物、氨等有害物质吸附到池底,加重底部耗氧,进而发生底臭,经常使用会导致水体反复性强、泡沫多、底热、底皮、细菌病、寄生虫等问题多,增加了养殖风险。
(3)生物型:多数生物底改,都是吸附剂加芽孢杆菌。
优点:就是吸附剂的效果,清水快。不足:池塘底泥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活菌,此时的限制因素不是活菌,是溶解氧。而吸附剂将有机质吸到池底后,加重了底部负担,耗氧量更大,更容易臭底,不如直接底部增氧。所以建议缺氧池塘或阴雨天不能用。
(4)氧化型:“超能底改王”
特点:通过氧化作用,迅速降解底泥中的亚硝酸盐、氨等有害物质并结合成似蛋白类水体营养素,重新被藻类、水草吸收利用,缓慢释放、时间长、无刺激性,改底效果好。晴雨两用,不耗氧。养殖任何阶段都可以使用。
(5)防虫型:
特点:缓慢释放、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可作为改善底质及防虫的长期使用。
(6)解毒、增氧型:特点:具增氧、解毒双重功效,增氧效果持久,本品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无刺激,避免一般增氧剂(过碳酸钠、过氧化钙)刺激大、时间短的缺点。
鲩鱼养殖方法图解
中山脆肉鲩的养殖经过了特殊过程。第一步是养鱼苗,大约用一年时间养成半斤左右的小鱼,再花一年时间就可以养成5至7斤重,此时,它和普通的鲩鱼还没有任何差别。
但在第三年,如果在25°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喂养蚕豆,鲩鱼的肉就会慢慢变得脆起来。经过120天以上的蚕豆喂养,就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脆肉鲩。大多数脆肉鲩的养殖户都是买回养殖2年的鲩鱼来培养脆肉鲩的。
鳡鱼的养殖技术
鳡鱼大家都知道,被誉为淡水中最凶猛的鱼类,而且鳡鱼在水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身手敏捷,只要是被它盯上的猎物少有逃脱的。在江河中几乎没有天敌,什么鱼都吃包括黑鱼,而且非常贪食,见食就抢,无论荤素,最大的鳡鱼能生长到两米,体重能超过120斤,也被称作经济类养殖鱼的最大天害。
1.二月立春后到十一月份:立春之后鳡鱼就还是活动,鳡鱼会在四到六月份,在江河水流湍急的地方产卵。鳡鱼的幼鱼从江河游入附属湖泊中进食,发育,在秋末后鳡鱼会和幼鱼一起游到干流的河床过冬,鳡鱼的生长非常迅速。
2.五月份到十月份最活跃:鳡鱼最活跃的时间就是五月份到十月,五月份后鳡鱼产卵后,需要补充能量,这个时间的鳡鱼非常凶悍,见鱼就吃还能吞下比自己嘴巴大的猎物,这段时间是大型鳡鱼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小体型的鳡鱼发育的时候。而且鳡鱼在淡水中没有天敌,在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越是大体型的鳡鱼路亚的难度就越高。
3.早上和傍晚:一天之中早上10点以前,还有晚上太阳落山前3个小时都路亚鳡鱼的最佳时机,这个时间里,水温温和不会特别高,而且受夏季温度的影响很多鱼会在这个时间开始觅食,所以鳡鱼也会在这个时间寻找它的猎物。
鲮鱼的养殖方法
鲮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鲮鱼又名土鲮、鲮公、花鲮等,是一种亚热带鱼类。
冬季低水温在13℃以上处常年可见,低水温在11~
1 3℃的,则冬季少见;冬季降到11℃以下的地区, 则没
有自然分布。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不仅
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还是鳜鱼的适口饲料。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侧扁, 腹部圆。头小, 吻钝。口小,
下位,呈弧形。有吻须和颌须各1对,吻须较长,颌须极
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鳞片中等大小。体色自上而下由青
灰色逐渐转为银白色,并有耀目的光泽,两侧胸鳍上方有
8~l 5个鳞片具宝蓝色的彩斑连成一片,形成一菱形的斑
块。各鳍淡灰色,除背鳍外,其余各鳍的末端略呈赭红色。
2.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温暖的江河及其附属水体
的底层。性极活泼,善跳,对水流的反应十分灵敏,喜活
水,稍有水流便能引集大量的鱼。在池塘中常因池埂满水
或缺口等,而发生大量逃鱼的现象。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
温为22~28℃,水溶氧量l毫克/升,鱼能正常吃食;溶氧
量0.24~0.65毫克/升, 会浮头:溶氧量在0.16毫克/升
以下,会窒息死亡。
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0℃,低于7℃则不能生存。
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当水温低于14℃时,鱼就聚集于
深水区不太活动。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池养的越冬鱼,
通常置于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增加防寒措施。
3.食性
杂食性鱼类, 自然条件下,常以植物为主要食料(主
要是浮游植物),同时也摄取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碎屑,还
吃少量的浮游动物。池养条件下,吃食人畜粪便、各类油
饼、酒糟、糠、麸、蚕蛹等。食性与鲢鱼基本相似。鲮鱼
49
鳃耙紧密,适于滤食细小食料。它的肠管较长,但对具有
纤维质或胶质细胞壁的浮游植物也难于消化。
仔鱼当卵黄囊快被吸完时,开始摄食轮虫、桡足类幼
体和小型水蚤,随着鱼体长大逐步过渡到成鱼食性。
鲮鱼吃食与环境关系密切,水温14.6~29.4℃时,食
欲旺盛: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鲮鱼的摄食强度,甚至
停食。在相同温度下,水中溶氧量又是摄食的牵制因素。
在水温佳条件(22.8~25.4℃)下, 当溶氧量下降到
0.24~0.65毫克/升时,大部分个体也要停止摄食:当每
升水溶氧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